第三百五十八節 老兵永遠不死,隻會逐漸凋零【四千字】

字數:11279   加入書籤

A+A-


    “鋒芒畢露不是好事?”

    有工匠冷冷的嗬斥道,雖然林櫟的玉雕集團有幾件創意不錯的玉雕款式,但林櫟還沒到秦核舟那種無法撼動的高度,多的是工匠站出來抨擊。

    “作品先做人,連做人都沒學會,我怕是做不出什麽頂尖的作品來。”

    “就這態度,可以知道作品也是半斤八兩。”

    “連基本的德行都沒有,別出來誤導收藏者了。”

    譴責聲此起彼伏。

    這群玉雕師也很有意思,在技藝上找不到抨擊點,在創意上找不到抨擊點,就開始抨擊人品,冠以莫須有的罪行。

    說得一句比一句難聽,簡直是把林櫟渲染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

    “七千年玉雕文化,斷絕在這小子身上!”

    “如果不阻止這小子,玉雕非得淪為下三俗的諂媚藝術不可!”

    有玉雕師深惡痛絕。

    見狀。

    中華玉雕協會會長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不管那一個行業,都有新貴與舊貴的碰撞。

    新貴要衝破重重阻礙。

    舊貴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撓,一旦失敗就會被無情淘汰。

    這是兩者不可調和的矛盾,勢必有一個走向衰落。

    因此。

    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一個個都卯足了勁指責對方。

    對於這種爭論,看似是道德、作品、做人的紛爭,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利益!

    不然誰有閑功夫浪費口舌?

    春秋戰國時期,那些為了理想而辯論的諸子百家早已一去不複返了。

    會展中心內,真正為了藝術去奮鬥、去爭得麵紅耳赤的玉雕師,寥寥無幾。

    否則整個玉雕圈,也不會隻有數位名師了。

    有些充其量隻是一位‘能工’。

    祖輩雕花鳥,爺爺雕花鳥,爸爸雕花鳥,輪到自己了,也雕花鳥。

    祖輩雕佛像,爺爺雕佛像,爸爸雕佛像,輪到自己了,也雕佛像。

    子承父業。

    一成不變。不變就罷了,審美也跟著停留在祖輩雕時代,拿著一本流傳了上百年的圖譜,當作資本。

    然後,混到幾十歲有了資曆,就開始倚老賣老的,以老氣橫秋的態度,去幹預開創進取的年輕玉雕師。

    這就是‘能工’,也稱老而不死的賊。

    不過。

    有些事情,知道卻不能戳破。

    於是中華玉雕協會的會長選擇一言不發。

    秦淮皺了皺眉。

    上一次就有玉雕師刁難他徒弟,被他擋下了。

    這一次還來?

    袁隆平老爺子讓你們吃飽了沒事幹就是來顛倒黑白的嗎?

    秦淮搖了搖頭,已經是不耐煩,故而緩緩起身,閑庭信步的走上台前。

    目光逡巡一周。

    爭論聲……如潮水一般,緩緩退去。

    秦淮緩緩一笑:“諸位,很抱歉,我和知更鳥還有個約會,先失陪了。”

    說罷,徑直往會展中心外走去。

    走了兩步,便在門口停頓了下來,回頭望著陸小玉、林櫟、江然,輕輕鬆鬆,語氣平靜:“你們也一起走罷,回家和老爺子喝杯茶,插一朵花,讀一頁書,練習練習玉雕技藝……”

    就這樣。

    秦淮和他的知更鳥約會去了。

    隻留下滿室的錯愕與麵麵相覷。

    和知更鳥約會?

    現在是冬季啊,你從哪裏約會知更鳥?

    就是找個借口想離開!

    恐怕我跟知更鳥有個約會=我不想聽你們BB了。

    眾玉雕工匠無語凝噎,啞然失言,還真是一個清新脫俗溫文爾雅有格調的借口啊。

    秦淮離開了。

    回到家中。

    倒不是逃避這些亂象。

    而是商美人有更好的方法,逼迫這些玉雕師改變,甚至說,他們不改變就會淘汰,就會讓位給更優秀,更有衝勁,更有想法的玉雕師。

    故而秦淮完全沒有將這些頑固派的玉雕師放在心上,更懶得多做說明。

    ……

    這些天。

    秦淮在撰寫保護戰爭紀念碑的提議書,沒日沒夜,筆耕不輟。

    想法有很多,提案通過的速度非常快,畢竟現在對於烈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但是。

    因為秦淮列舉的保護措施太多了。

    一直沒能完全通過。

    秦淮提議建造一座戰爭時期幸存老兵的口述博物館。

    將老兵對於戰爭的親口講述,一五一十的錄製下來,存放在博物館中,以千千萬萬個老兵的真實口述,還原那一段沾滿血淚的曆史。

    用曆史最真實的一麵,讓後人銘諸肺腑。

    但是。

    辦不到。

    秦淮鎖緊眉頭,坐在書桌前,月光照在身上,拂了一身還滿。

    桌上寫的東西非常厚。

    這也是他的作品,就像朱老先生保護運河,秦淮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運河不會消失。

    老兵卻會凋零!

    秦淮要做的事情,更為緊迫。

    因為親曆戰爭的老兵已經越來越少。

    2008年走了2個老兵。

    2009年走了17個。

    2010年走了81個。

    2011年走了87個。

    2012年走了271個。

    2013年走了378個。

    在我們中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陸地領土上,

    僅有幾千名還健在的抗戰老兵。

    最年輕的84歲。

    最老已經超過98歲。

    不久的將來,他們都將離去,秦淮需要與時間競賽。

    如果老兵全部凋零了。

    那麽。

    今後。

    將再也沒有老兵,來為一個民族來細細講述這一段屈辱的曆史。

    “我決定自己掏錢,來做這一件事情。”

    秦淮麵色凝肅,征詢商雅的意見。

    “想做就去做!”

    商雅莞爾一笑,她隻會全力的支持秦淮。

    “好!”

    秦淮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就開始想盡辦法尋找消失在人海中的老兵。

    【我在XX烈士陵園看到了很多犧牲的戰士,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二十歲上下,到目前為止,還有一百三十位烈士家屬沒有出現在掃墓隊伍中,我想他們可能遇到了困難,希望能有網友告訴我,在你們那裏,還留存著多少老兵,都有誰,並且告訴我具體地址。我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一百三十位烈士,找到親人。】

    【老兵永遠不死,可他們正在凋零,請幫幫忙,讓我們能夠知道老兵的所在……】

    商雅透過平台,連發兩條動態,配上麥克阿瑟將軍那句話:老兵永遠不死,隻會漸漸凋零,用這種方式向所有粉絲,發起了求助。

    畢竟有三千萬粉絲啊。

    如果能利用起來,絕對是一股極其龐大的力量!

    看到動態,粉絲們先是一愣,沒想到秦淮小哥哥現在‘不務正業’,竟然跑去做其他事情?

    但隨即他們就理解了。

    能堂堂正正鑄造出《正視我》這種作品的秦淮小哥哥,本身就擁有無以複加的社會責任感。

    那件作品,不是貪求口碑,而是真真正正的要做實事。

    一時間。

    許多網友紛紛聲援秦淮,並且開始有意無意的關注身邊的老人家,詢問是否是老兵,或者了解老兵的動態與去向。

    甚至有網友專門往鄉下跑,就為了能夠幫上忙。

    接下來的兩個月,秦淮收到了無數關於老兵的消息。

    商雅專門聘請團隊,來整合這些消息,然後,讓團隊跟著秦淮,前往那些曾經見證一段曆史的老兵家中。

    那是一段珍貴的曆史。

    老兵們的口述更是無比珍貴。

    如果老兵們真的凋零了。

    這段曆史就真的消散在時間長河中了。

    故而秦淮非常著急,急急忙忙的帶著團隊跑,開出高薪,就是為了讓團隊能夠抓緊時間。

    有時候,當秦淮趕到時,老兵已經壽終正寢了。

    那個時候,秦淮絕望得想哭。

    每一個老兵,都是一座博物館,而一座博物館,就此轟然倒塌,竟然都來不及從中搶救出一片瓦!

    何等的心痛!

    基於此,秦淮愈加匆忙。

    一個月。

    兩個月。

    三個月。

    半年。

    一年。

    兩年。

    三年。

    秦淮從二十五歲,來到二十八歲。

    記錄老兵口述,搶救性打撈塵封曆史的工作從未停止。

    他采訪的對象有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的老兵,還有那些果黨的老兵。

    三年間,他的團隊共錄製了四千老兵,超過兩百萬分鍾的紀錄影像!

    有很多八九十歲、上百歲的老人,說了很多東西,關於抗戰,關於舊時曆史……

    許多老人家在采訪過後一年就溘然長逝了。

    他們最後一刻,永遠停留在了鏡頭中……

    一開始,近九成的被訪老兵會緊張,導致口述采訪無法進行。

    為了讓他們打消顧慮,秦淮和團隊需要一點點和他們溝通磨合。

    有一次一次為了訪一位老兵。

    秦淮和團隊極其有耐心。

    耗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拍了一百多盤膠帶,方才將曆史……妥善保管起來。

    每一次采訪。

    秦淮都會受到感觸。

    老兵們一生中經曆了太多的人和事!

    而且。

    這個世界上,幾乎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群……

    他們為民族的付出無比巨大,是一身的傷痛,是滿身的槍口,還有一生無法消除的對戰爭的陰影。

    戰爭是會讓人發瘋的。

    海明威就是因為經曆了戰爭,導致精神失常。

    而我們的老兵,當年抗日時的環境更加艱苦,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侵略者麵前,他們隻有老舊的槍械,不能完全禦寒的衣物,以及每天都經曆的戰友死亡。

    ……

    能健康活到今天的老兵,都有超常的堅強和平和的心態。

    在當時,祖國一片晦暗的環境下。

    這些老兵的每一個選擇,都充滿著痛苦和殘酷。

    秦淮這種生在和平年代的後輩,根本無法體會,隻是從老兵們的講述中,感覺到一片頭皮發麻。

    令秦淮痛心的是,這些曾在戰場上和東瀛侵略者拚刺刀,在炮火和流彈中僥幸活下來

    為中華民族奮勇殺敵的英勇戰士們,有近六成的晚年,過得異常艱辛。

    他們顛沛中生,寂寥中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身上傷痕累累!

    可他們最後被遺忘在了幽暗的角落,受盡侮辱和歧視。

    甚至遭到子女的記恨。

    譬如有一位九十一歲的老兵,他無兒無女,隻能與八十歲的妹妹相依為命,吃喝拉撒都在一個沒有窗戶,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裏。

    譬如國內唯一健在的飛虎隊隊員龍啟明,七十多年前,他駕駛戰機與東瀛侵略者浴血奮戰。

    而九十一歲的他,因肺部嚴重感染住院治療,在醫院花費一天就要三千五百元,靠退休工資和醫保難以為續……

    ……

    譬如有一位九十多歲的遠征軍戰士。

    每月可以領到五十或一百塊的救助金。

    有一次,他去領救助金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他這個錢沒有了。

    老人回到孫子家中,孫子見沒錢,當即指著老人破口大罵:“你這個老不死,還有臉回家?!”

    ……

    這位即使在敵人刺刀麵前,也沒有低下頭顱的英雄。

    最終,卻在孫子的辱罵聲中,換上了最幹淨的衣服。

    服毒自殺。

    當秦淮趕到時,隻看到一座長滿了雜草的墳墓。

    秦淮隻能在墳墓前枯坐了一上午。

    ……

    老兵們把青春獻給了祖國,為祖國留盡熱血,在炮火中衝鋒。

    然而。

    戰爭勝利了。

    老兵們被遺忘了。

    孤零零的困在戰爭的陰影下……沒有任何立場去為自己呐喊。

    很多老兵這一輩子都在等待。

    並不是等物質上的回饋,僅僅是希望能得到一個承認——他們當年是去抗擊侵略者的!是去保家衛國的!是在為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打仗!

    他們需要被尊重,需要被感激,需要我們遇到他們時,向他們敬一個禮。

    ……

    秦淮將這些全部都記錄下來了。

    整整三年。

    輾轉三十二個省。

    存款揮霍一空。

    還向寧致遠和趙道元借了兩個億,也有其他企業的捐助。

    用這些錢,為老兵們造簡陋卻冬暖夏涼的房,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幫助,希望他們安度餘生。

    ……

    秦淮慶幸他做了一件這樣的事情。

    比他在雕刻上的創意,在藝術上的創新分量更重。

    老兵們的口述曆史,是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老兵們一點不比說書的遜色。

    因為那是他們的親身經曆!

    他們或許在噩夢中會一次次的想起那段遭遇,猶如鐵馬冰河,踏破夢境。

    他們或者會突然記起,當初一起鼓勵著勝利後就回家娶媳,卻在子彈下,永遠無法醒來的戰友。

    他們絕對不會記錯任何一個細節。

    他們甚至記得炮彈彈坑的紋路。

    記得那棵焦枯的樹上有幾個肉瘤。

    記得戰友胳膊上的痣。

    那一刻。

    他們將熟時的表情。

    他們回憶時候的眼神。

    仿佛帶著秦淮和一個團隊,身臨其境的感受那段曆史。

    真實。

    卻又心酸。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