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武術館計劃

字數:354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上午,劉信帶著林華設計好的宣傳方案,回到了白鷺鎮。

    “馬德山,你過來。”劉信把徒弟叫來。

    “師父你有何吩咐?”馬德山恭恭敬敬。

    劉信轉了轉眼珠:“你知不知道整個建陵城,武風如何?我想搞一個大眾化的武術館,你看有沒有搞頭?”

    “有搞頭,絕對有搞頭!”馬德山一秒鍾的猶豫都沒有,他跟著師父鞍前馬後,雖然說發過誓無怨無悔,但心裏頭還是希望能夠學到師父那神乎其技的本事的。劉信要開武術館,他舉雙手雙腳讚成。

    “不是我開,是你開。”劉信一盆冷水潑下。

    馬德山心涼了半截:“師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收入越來越高。大夥兒對於生活方麵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安全與健康便成了很多人尤其是都市白領的重要考量。所以說起武風,整個建陵城市區內,是非常繁榮的。各種跆拳道館、自由搏擊館供不應求,名額都被報得滿滿的。所以師父你要開武術館,生意一定不成問題……隻是讓我去開,是不是不太妥啊。”

    “有何不妥,你這麽厲害,還怕教不出成果嗎?”劉信瞪眼。

    “不是怕教不出成果,徒兒是怕……怕丟人呐。”馬德山老臉滿是委屈,“現在在市區裏搞相關行當的,都是小輩中的小輩,甚至很多都不是江湖上混的,學了一點假把式也敢開館蒙人。這些人的師爺爺見到俺,說不得也要叫一聲前輩;整個建陵城有點能耐的,都知道我老馬的厲害。我這麽一個人去開武術館,實在是太掉價了。”

    不是馬德山要違逆劉信,實在是劉信這個要求,太強人所難。以馬德山的江湖地位,好比頂級跑車中的法拉利。道上有頭有臉的見到他,都要恭敬地鞠躬甚至叩頭,要他去開武術館教普通人,好比用法拉利去拉煤,實在是暴殄天物。

    “我不是要你親自去教。”劉信聽了馬德山的抱怨,趕緊解釋,“我的意思是,咱們就在白鷺鎮,搞一個武術館。然後依靠你的能耐,將名頭打出去。這樣就有無數的人流湧向咱們白鷺鎮,打通白鷺鎮和市區的壁壘,這樣我無論需要宣傳什麽,都可以直接進行。”

    “我明白了,師父你敢情是拿我當宣傳工具啦。”馬德山恍然大悟。

    劉信故意板起臉:“正是如此,難道你不願意?”

    “願意願意,我這就給師父你去辦。”

    ***

    原來林華給劉信出的方案,最重要的就是三個字:讓人來!

    農家樂這種旅遊,在城市化過剩之後,風靡全國,幾乎各地都有相關的產業。就拿建陵城為例,白鷺鎮不是第一家,甚至連前五家都算不上。其他鄉鎮早就有眼光超前的人,建設了相關的產業。

    所以劉信想要搞農家樂,宣傳就不是簡單地廣而告之,而是和其他鄉鎮的一場人氣爭奪戰!

    林華相信劉信的能力,隻要劉信想弄農家樂,即使未必有多強,一定不比別家的差。這時候,能把都市裏的白領、閑人吸引到白鷺鎮來,就是最大的本事。

    白領們不比村民,早就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傳媒轟炸,所以他們不相信廣告,更相信的是朋友圈的推薦。能把人吸引來,那就有機會向他們展示農家樂,隻要有一部分人滿意,向自己的交際圈進行擴散,那麽就會有人被吸引來。這裏麵的人,再有一部分繼續向朋友推薦……客流量也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想不火爆都難!

    那麽回到問題的本質,如何將人吸引到白鷺鎮來?

    噱頭——這是林華給出的dá àn。現在人最喜歡的就是湊熱鬧,隻要製造出足夠大的噱頭,一定可以將人們的關注吸引過來。

    不過林華也不知道白鷺鎮有什麽噱頭可製造,這個難題作為方案後的作業,留給了劉信自己思考。

    劉信思考的結果,就是開武術館。

    現代社會科技日益發達,中國人又本性喜靜,很多傳統的東西都走入了地下。武術便是其中之一。

    武俠片越發達,人們對於武術的質疑便越高,理由很簡單,因為生活中根本見不到那些打鬥,你拍diàn yǐng也要借助道具,所以一定是假的……這樣的觀念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以至於外來的跆拳道、泰拳等在國內大行其道,真正屬於這片土地的武術卻蒙上了塵埃。

    但是,生長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每個國人其實都有一個武俠夢。因為見不到,所以懷疑。一旦見到了,那所有的懷疑都將轉化為狂熱。馬德山這樣的高人能屈尊拜師劉信,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劉信要做的,就是露出真正武術的冰山一角,用這個去激發國人的武術熱忱。同時也給自己的農家樂,帶來一場特殊的宣傳。

    ***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段長不到1分鍾的小shì pín,由劉信傳給了林華。

    shì pín的內容很簡單,在寬約20米的河邊,站了一個尋常身材的年輕人。伴隨著一聲“開始”,年輕人從河岸邊,猛然衝向了河內。神奇的是,年輕人並沒有落到水中去,而是踏著河麵上不規律的漂浮物,仿佛蜻蜓點水一般,從水麵奔跑而過。10秒鍾之後,順利到達對岸。

    shì pín還沒有完,就在年輕人達到對岸後,他抄起了早就準備好的一根長竹竿,直接捅入水中。在水裏來回掃蕩,證明水中並沒有暗樁一類的zuò bì器材。剛剛他踩著過河的漂浮物,也真的是漂浮物而已。

    輕功水上漂!

    紫電傳媒立即啟動,用一個新注冊的名叫“天武館”的微博賬號,將shì pín上傳。這個時間段,點擊量量和轉發量,都是0。

    然而僅僅過了半天,這段shì pín的量,就超過了200萬。因為很多的微博大v、紅人,都對這段shì pín進行了轉發。小一點的紅人一條轉發幾千塊,大v一條上萬甚至幾萬。為此,劉信花了將近100萬元。

    大v、網紅的號召力是顯而易見的。又過了半天,這段小shì pín被頂上了熱搜榜,並以病毒一樣的速度,在網絡上開始蔓延。

    “輕功水上漂,究竟是假shì pín,還是真功夫?”

    這樣一個話題,成為了網絡新晉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