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顧問掏出的神器

字數:3087   加入書籤

A+A-




    甘草匯合了約翰之後又一次開始了閃擊的征程,不過這次甘草心中充滿了擔憂,因為據約翰給他詳細說明的,這裏是通向蘇軍首都的方向,難道曆史又將再一次重演?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德意誌團已經升級為了大德意誌裝甲師,甚至上麵好像有意加強他們這支部隊一樣,已經往這裏塞進了好幾支王牌部隊了,而且編製還在不斷的擴大,隱隱有成為軍級編製的架勢,看這樣子,當打到蘇軍首都的時候估計就是成軍之時啊。不過還有另一點讓甘草完全看不懂了,那就是德軍好像完全放棄了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而沒有了虎式,以後那些因為戰局的劣勢而出現的極端產物,虎王坦克,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獵虎坦克殲擊車,還有鼠式坦克和e100,甚至是隻有圖紙的巨鼠這一係列極端的黑科技是不是就沒了?

    第一批的豹式坦克已經交付到了大德意誌裝甲師,據說後續的幾批也在路上了,原因好像是因為福克斯顧問也就是裝備部的負責人利用他的專業知識指出了虎式坦克重重的不足,並且全力研發豹式坦克,現如今的豹式,性能已經遠超曆史同期,達到了黑豹最終版本,接近了第一代主戰坦克的標準,德軍現在隻用四號坦克,而計劃今後將全部替換為豹式,型號的簡潔,零件的通用,而且也因為工業的整合而使得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提升。不過另一件讓甘草完全意想不到的就是,蘇軍的裝甲部隊竟然出現了為數不少的is-1和is-2,也就是kv85的升級領袖版本,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出現了一些t34的升級版t44中型坦克,該說幸好沒有出現t54嗎?那可是第一代主戰坦克了。

    整個戰局已經完全超出了甘草的理解,而雙方的整個科技樹也以超越了甘草接受極限的速度不斷飆升著,呃,好像隻有蘇軍那邊是這樣,德軍這邊一切都很ok,都很平穩,畢竟是在陳昊的幫助下提前兩三年研發與量產了黑豹,可是蘇軍那邊卻很奇怪,同時走了好幾條科技樹,而且蘇軍的坦克雖然一直都是以低成本和盡量高的性能還有極大的量產能力而聞名,可是這種提前了三年將這些坦克搞出來,而且還是同時搞了好幾種的情況下,蘇軍的坦克產能逐漸有些跟不上勢頭了,雖然他們好像通過種種方式從盟軍那裏要來了大量的補給與物資,但是生產能力的極限卻是無法突破的,而且也因為技術的不成熟,這些坦克難免會有故障,完全不複另一個時空中曾經曆史上近千輛t34在毫無後勤的情況下連續好幾天不間斷的日夜行軍,奔襲幾百公裏最後竟然還能有四分之三的坦克順利到達了目的地的那種可靠性。順帶一說,那場戰役好像就是最後到達了目的地的幾百輛t34對著德軍的虎式發動了自殺式衝鋒,將德軍最後的反擊希望給破滅了。

    這種情況在陳昊做出的一個舉動後更是達到了極限,那就是碎甲彈的出現,在這裏要重點介紹一下坦克炮彈的種類與相關情況,第一種炮彈就是最常見的穿甲彈,而穿甲彈分為裝藥穿甲彈與硬芯彈,裝藥穿甲彈,顧名思義,炮彈穿透坦克的裝甲之後會在坦克的內部爆炸開來,造成高爆效果同時有大量的破皮殺傷能力。而硬芯穿甲彈則是完全依靠動能殺傷,殺傷範圍就是一條直線還有穿透坦克裝甲時所帶出的裝甲破片,而硬芯穿甲彈之後的型號更是如今穿甲彈的主流,那就是脫殼穿甲彈還有他的升級版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就是俗稱的長杆穿甲彈。

    第二種就是高爆榴彈,沒什麽好說的,主要是對付步兵使用。

    第三種就是破甲彈,這種炮彈同時也是反坦克火箭筒所使用的彈藥,這是一種化學彈,因為其不依靠動能殺傷,所以並不會像穿甲彈那樣隨著射程的增遠而逐漸削減穿深能力,具體原理就是彈頭撞在裝甲板上時炮彈內部產生化學高爆反應,形成一股向固定方向壓縮釋放的高熱射流在裝甲板上穿透一個小孔殺傷車內人員,被這種炮彈打穿,車裏的人基本上都是燒死的。

    最後一種則是傳說中的對蘇神器,碎甲彈,碎甲彈就是一坨塑性炸藥,因為彈殼非常薄,所以在同等的口徑下裝藥量足足是高爆彈的三倍!其殺傷原理就是擊中坦克的裝甲時,薄薄的彈殼在巨大的衝擊力作用下變形或破碎,裏麵的塑性炸藥像膏藥一樣緊緊粘貼在裝甲表麵,既不破碎,也不飛散,在延時引信的作用下,緊緊粘貼在裝甲外麵的炸藥內部定向爆破,巨大的力量傳遞到坦克內部,巨大的力量致使裝甲內壁崩落一塊幾千克重的的碟子形碎片和數十塊小碎片,這些碎片在坦克裏四處飛濺,將車內乘員殺傷,設備擊壞,外形完好的坦克就此失去戰鬥力。碎甲彈英國早就已經研究出來了,隻不過一直用作反工事彈藥,陳昊根本不需要自己研究,隻要讓那些彈藥專家看看英國的東西然後山寨就是了。

    至於為什麽要說碎甲彈是對蘇神器呢?很簡單,因為蘇軍的坦克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最大的弱點,那就是他們太依靠也太信賴傾斜裝甲了,t34用的45毫米裝甲可以無視德軍換炮前的90多毫米穿深的炮,而100毫米的正麵傾斜裝甲可以有效抵擋280穿的脫殼穿甲彈,多麽實用的裝甲?不是嗎?於是,蘇軍的小弟之一就在審判日戰爭中被盟軍的小弟教做人了,蘇軍的t62對戰女王的百夫長,無論從哪個方麵看,t62的性能都是完全碾壓百夫長的存在,何況t62坦克還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坦克,何況百夫長還裝了限速器,完全沒有一丁點中型坦克的機動能力,跑起來可能還沒有德意誌的虎王重型坦克快,可是最終的結果為什麽是t62被完虐?就算是蘇軍的小弟太蠢,軍事素質過低並且不懂任何戰術,但結果也不該輸的這麽慘才對,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敗給了碎甲彈,因為碎甲彈的作用原理,雖然會因為傾斜裝甲的效果而導致塑性炸藥覆蓋不完全,粘貼不牢固等等情況,但總的來說影響真的不大,碎甲彈的效果麵對傾斜裝甲時幾乎可以完全展現出來,於是正麵裝甲無論是首上還是褲襠都隻有100毫米裝甲的t62坦克徹底完蛋了,隻要被命中一發就可以宣布這輛坦克已經報廢了。

    在這裏也是這樣,因為追求量產的效率而稍稍降低了質量的黑豹坦克,雖然看上去很強,但實際上有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為了產量而不能使用太大倍率的炮管,而炮管越長就代表著炮彈所能在炮管裏加速的時間就越長,出膛速度也就越快,動能更高,穿甲能力也就更強,但在炮管變長的同時所需要的技術含量也就會越高,生產也就越發的困難,所以現在的黑豹坦克炮彈的穿甲能力很一般,強的隻是機動和防護能力,還有火控係統,在蘇軍更高級的坦克出現之前黑豹的火力弱點根本不是任何問題,因為完全夠用了,隻要沒打偏,就肯定能擊穿,而如今蘇軍出現了更高級的坦克後尤其是裝甲方麵的提升,對於黑豹火力的要求自然也就提升了,不過碎甲彈的出現就完全彌補了這個弱點,甚至還使得原本的弱點成為了最強點,而且因為四號坦克也使用了相同口徑的炮,所以完全能夠通用碎甲彈。

    因為這其中種種的優勢,蘇軍裝甲部隊開始出現了更大的傷亡,大量坦克被擊毀,這使得蘇軍不得不開始研究雙層裝甲與複合裝甲的使用,但這也會使蘇軍坦克的產量變得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