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
字數:2818 加入書籤
北朝二百四十五年冬,大雪綿綿不絕的下了好幾日都沒有停歇的意思。
臨近年關,京城各大府邸的走動也多了起來。
今年北朝雨水充沛,百姓收成不錯,各個地方呈上來的奏折也寫的很讓皇帝高興。
可唯一讓他高興不起來的便是,禦史台狀告葉國公府三公子,衛國丈府大公子和兵部尚書府二公子還有丞相府大公子及四xiǎo jiě的奏折已經被他壓了好幾天了。
至於為何壓了這麽久,其原因便是這幾位祖宗拉著當今太子逛了回舞坊,其實這世家貴裔的公子哥逛青樓舞坊也是尋常事,可偏偏他們還帶了個還未出閣的姑娘去,最重要的是把太子也拉了去。
皇上對此頭疼的很,這些個紈垮子弟他不知罰了多少回了,可也不見哪個長記性。
至於這丞相府的四xiǎo jiě嘛,那更是個惹不得的主,想當年她當街把安國侯府的小世子給打了之後,安國侯夫人告到太後那裏,那小丫頭當著眾人的麵到是態度誠懇的道了歉,結果第二天又在學堂裏把人家堵到茅房裏給打了一頓。
之後,安國侯夫人嚇的也不敢進宮告狀了,連夜就把兒子送出了京城。
其實後來才知道丞相府四xiǎo jiě打那安國侯小世子是因為他整日纏著她,想和她一起玩,結果把人家給惹毛了。
這一日,下了十幾日的大雪終於停了,丞相府門前也迎來了皇上身邊大內總管太監魏公公。
魏公公帶來了皇上的口諭,宣:丞相府大公子穆珣,四xiǎo jiě穆嫿隨他進宮麵聖。
魏公公本以為這差事很好辦,哪知他頭一個先去了葉國公府就吃了個閉門羹,葉三公子幾日前就去京城外的佛音寺給一府老小祈福去了。
接著他又去了衛國丈府,還是一樣的dá àn。
來了這丞相府他一眼就看見丞相穆寒風那哭笑不得的表情,頓時明了,看來又是白來一趟,那兵部尚書府也不必去了。
魏公公緊趕著回宮複命,皇上與皇後正在鳳慈宮陪太後說話。
他進去一通跪拜行禮後才對皇上稟報道:“奴才辦事不利,沒請到幾位公子,xiǎo jiě進宮來。”
皇上一怔,皇後先笑了起來,“母後,您瞧,您常說京城裏這些個後生中沒一個聰明的,可依兒臣看這些祖宗聰明得很!”
斜倚在軟榻上的太後鳳眼一眯,笑罵道:“淨是會耍小聰明的滑頭小子,那個丞相府的四丫頭是怎麽回事,哀家記得她娘是顧大將軍的mèi mèi,難道真是出身將門就不知禮數!寒風也不管管?”
皇後看了眼神色不明的皇上,才笑道:“母後這可冤枉人家了,丞相夫人雖出身將門,但禮數卻是極為周全妥當的,不過她極為寵愛女兒,寒風又很愛重夫人,所以那四xiǎo jiě從小到大就是那副樣子。”
“罷了罷了,這年關將至,皇帝政務頗多,就不要理會這些小輩了,太子那裏哀家和皇後會去敲打的!”太後朝皇上囑咐道。
皇上麵色恭敬,點頭答道:“
母後說的是,太子那裏就煩請母後教導了!”
皇上幼年登基,全靠太後與母家葉國公府扶持才能手握政權,成年後太後也沒有貪戀權力,直接就將朝政大權交給了他,所以,皇上對太後很是尊敬。
京城裏幾家重臣府邸終於因為太後的一句話而恢複了迎接新年的喜慶。
紛紛派遣府中下人去接在佛音寺祈福的兒子回來過年。
於是在過年前一日,京城百裏外的佛音寺一時間人滿為患。
住持方丈帶著各府前來的人在幾位公子xiǎo jiě所住的禪院外等候,派了個小和尚進去通稟。
小和尚心驚膽顫的走進禪院,隻見院子裏的梅花樹下一名穿白色錦衣的少年坐在石桌前撫琴。
而一名黑衣少年則隨著琴聲開始舞劍,旁邊還坐了兩名少年和一名少女。
“嗬嗬嗬,玄墨每年都彈這首曲子,今年我總算是聽出點門道了!”穿淺粉色綾羅衣裙的少女輕輕笑出聲來,聲音清脆悅耳,比琴聲更讓人向往。
坐在她旁邊喝茶的藍衣少年頓時也笑了,“mèi mèi素來不愛好這些風雅之事,今日莫非是見蕭宸舞劍才看出點什麽的!”
少年俊朗的臉上浮起一絲曖昧的笑意,讓人不由得去胡思亂想他話裏的深意。
舞劍的少年聞言手中軟劍突然轉勢朝他刺來,藍衣少年連忙抬手用茶杯堪堪擋住軟劍,笑容滿麵的道:“蕭宸,你這未免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吧?”
被他喚作蕭宸的少年冷聲一笑,“穆珣,少把你那些齷蹉心思說出來帶壞了嫿mèi m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