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對峙
字數:6092 加入書籤
寒安怎麽都沒有想到子恒今日到了殿試的現場。
他不是說他已經被逐出家門,連通文都不能用了麽?那現在這算是怎麽回事?
而且她給他去了那麽多信,為什麽一封也不見回?
為什麽他完全不提他已經歸京的事情?
還是,他知道了什麽?
寒安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子恒卻若無其事的走到她麵前來,道:“安兒,我有些話需跟你說。”
儀姐兒背對了寒安,所以也不知道她麵上神情有異。聞言遂笑道:“你們可真是一刻也不能分開。”她伸手指了指後麵,“喏,後麵有個小隔間,你們要說悄悄話,盡可以去那邊,沒人聽得見。等快要殿試的時候,我們再叫你們就是了。”
寒安根本反應不過來回什麽話,還是子恒笑著說道:“有勞了。”
然後強硬地把寒安拖走了。
等進了裏麵的小隔間,外麵所有的聲音都被隔絕在了外麵,子恒鬆開了寒安的手,低下頭來看著她,過了會兒才問道:“安兒就沒有什麽話對我說?”
寒安心裏麵過了好幾個念頭,抬起頭來看向他,“子恒什麽時候回來的?怎麽提前也不說一聲,害大家擔心了。”
蘇子恒看著她,卻發現她目光裏根本沒有一絲愧疚悔恨的影子,於是冷笑了一下,“盼著我回來做什麽?回來給你當替死鬼不成?”
他果然知道了!
寒安心裏一咯噔,猛然伸手去拽住了他的手。
“子恒你聽我解釋。”
子恒沒有掙開她的手,隻是將她往裏麵又引了引,“你說啊,我聽著呢。”
他看著寒安閃爍不定的目光,笑了一下,“我也很想聽聽看,你說的,和那日我親耳聽見的,有什麽不一樣。”
寒安估摸著是蘇大人告訴了他這些,礙於她在他麵前一向柔弱的表現,寒安抬起頭來,眼裏波光粼粼。
“我不知道誰跟你說了什麽,所以我連解釋都不知道說些什麽。子恒,我隻是感到難過,你隻聽一麵之詞,卻不肯給我一個辯解或者對峙的機會麽?”
蘇子恒看著她眼裏的淚光,伸手捏住了她的下巴。
他湊過去,輕聲說道:“安兒,你大概永遠想不到,我那日就在屏風後頭,所以看得一清二楚。我相信我的眼睛,相信我的耳朵,卻不會再信你。”
寒安的眼睛驀然睜得老大。
他就在屏風後頭?
寒安終於明白了,她是被蘇大人那個老狐狸給擺了一道。
被發現了,自然也就不用裝了。寒安推開他,麵上的柔弱也都不見了。
“那你今日來找我,是想說什麽?該說的,那日我想我也說明白了。”
蘇子恒隻是笑了一下。
“安兒,我今日來,隻是想要告訴你。既然你都敢這樣利用我了,總要有一點我會報複回來的覺悟,對不對?”
寒安猛然看向他,“蘇子恒,你的君子風度呢?”
蘇子恒冷冷地看著她,“寒安,沒有哪個男人的真心在被人踐踏之後還能保持理智。你自作孽不可活,又何必要我手下留情?”
他話一說完就走了出去。
寒安扶著椅子慢慢地坐了下來。
真是沒想到,居然在蘇子恒這樣單純的人身上突然翻了船。
坐了不到半刻鍾,外麵卻傳來寒淩叫她的聲音。
“安姐姐,安姐姐……”
寒安站起身來,走了出去,“怎麽?殿試快開始了麽?”
寒淩點了點頭,笑著打趣她,“安姐姐,剛子恒出來的時候還說呢,沒事兒不要打擾你。真是貼心。”
寒安隻是勉強笑著。
她想到蘇子恒先前的神情和言語,本來準備邁出暖閣的腳步頓了頓。
“淩兒。”
她輕聲喚道,目光放遠,竟完全不能聚焦。
“怎麽了安姐姐?”
寒淩站在她身邊來,問道。
“淩兒……”
寒安心思轉了轉,“我有些不舒服,這附近可有暫歇的地方?”
寒淩伸手指了指,“有倒是有,但是安姐姐,很快就要殿試了,安姐姐現在不過去,真的沒關係麽?”
寒安安撫似的笑了一下,“不礙事,我很快就來了。你先去吧。不必等我。”
寒淩張口想說些什麽,寒安卻順著她指過去的那個地方快速走了過去,很快就不見了人。
“誒,安姐姐……”
她想叫住她,寒安聽見了,腳步卻更快了。
寒霜看見隻有寒淩一個人過來了,不免問道:“寒安呢?”
不遠處的蘇子恒聽見,往她們這邊看了一眼。果然不見寒安的影子,他轉過頭去,什麽也沒說。
寒淩湊近寒霜,“安姐姐說她身子有些不舒服,看樣子恐怕是來不了了。”
殿試哪裏是可以兒戲的場合?寒安在京又沒有人可以幫她說話,要是殿試都沒露麵,惹惱了陛下,恐怕什麽都得不到。
先前不是還好好的?
寒霜的目光轉向站在不遠處的蘇子恒,低下頭,掩住了自己眼睛裏的神色。
寒安一路跑出來,避開侍衛,隨便找了一間屋子進了內,捂著砰砰跳的心,心裏還有些後怕。
她突然想起來,要是蘇大人臨時反悔,在殿試上把這事兒給抖落出來了,恐怕她會吃不了兜著走。連蘇子恒都悄無聲息的回京了,可見蘇家是早有打算。這個時候,跟他們對上,實在不是什麽明智之舉。
小黃門很快過來,讓他們快些準備好,陛下馬上就要宣見了。
寒淩看了看門口,“看來安姐姐今日真的是來不成了。”
寒霜撥回她向外麵望出去的目光,道:“謹慎些,等會兒就要上殿了,若是寒安沒有來,那也是她沒有緣分,之後再另外想辦法就是了。”
寒淩點了頭。
隨著小黃門的宣召,這一次通過會試的子弟們,排成了兩列,逐漸向殿上走去。
寒霜一步一步,走的極穩。
她終於回來了。
這麽久,她終於回到了這個地方。
殿試並不是直接麵見皇上,而是要經過四次當庭對答的考核才能到達最後。
第一關就是蘇父。
他在人群中看了一眼,並沒有看到寒安的影子,心中暗道她識時務,於是安下心來,開始對學子們進行考核。
寒淩在十一位,在寒霜前頭,於是先被念到了題目。
考察寒淩的那位先生是平素和寒家交好的一位大人,他先笑了笑,道:“你一路過關斬將,能至此處,也是難得。那你便說說你對先前頒布的利民令的理解吧。”
是政令的相關題目。
利民令總括三十餘條律,其中包括生計、種植、紡織、百工等七個項目,涵蓋了各個行業應該遵循的一些規則,寒霜先前在曦城反駁柳嬤嬤的那條“節約”,就是出自利民令。
寒淩凝神想了想。
她和寒霜曾經在天寒地凍的時候去探尋貧苦百姓的生活,因此對於利民令的諸多條例都非常熟悉,並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她道:“利民令涵蓋頗廣,並且在各個領域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不以家世作為準則,乃是真正利民。安曾經在冬月見過賣炭翁的苦楚,也曾遂家姊遍訪山間,才終於明白我錦繡王朝之下還有這些衣食都不足的人。”
“他們遍居錦繡王朝的各處,因並沒有位高權重而為人忽略,甚至他們的聲音都被淹沒在市集的喧囂裏,淹沒在達官貴人漂亮的衣食布匹裏,實是大憾之事。故此,需要了解民生,需要這樣的利民令。”
“但是,實則利民令還有些許不足。”
“它因是律,而不是法,對眾人的約束力總會少些。京中的富貴人家,真正全條做到利民令的實際不多,但不會有人強硬地去約束他們。尋常百姓雖得了這一二分薄利,生活的艱辛卻還是會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前人雲,哀民生之多艱,當是實情。”
“所以,利民令要推行,並要足夠嚴厲的推行,否則百姓終究難以衣食無憂,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隻會是一句空談。”
她躬了躬身,“學生想到的就是這些,還望先生指證。”
監察的大人撚了撚胡須,“好,好,好,你說的很好。可見你是對民生這一事上了心的。我已是沒什麽能說的了,來,這是你的通過牌,你去吧。”
寒淩躬了身,笑著道:“謝過大人。”
她向寒霜得意的晃了晃手中的通過牌,又指了指那邊的盡頭處,無聲的說:大姐姐,我在那邊等你。
寒霜笑著點了點頭。
她目送著寒淩走了進去,負手立在原地,將思緒都放空了。
真正一步一步走到這裏,她反而並不覺得緊張和難熬了。大概是最艱難的那一段時間已經過去,現在她能夠想到的都是未來。
她既然都已經走到了這裏,自然不會再讓人將她拉下去。
寒霜前麵的考生一個又一個的參與了對答,因寒安沒有出現,所以倒還少了一位。等前麵第十七位答完之後,寒霜捋了捋長袍,慢慢走了出來。
監察的先生念了排名。
“第十八位,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