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第一場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A+A-


    “把他帶上。”陳小哥想也不想說。

    許崢苦著臉:“解約了,咱們怕是請不動。”

    陳小哥冷笑了一聲:“請不動就讓你覺得可靠的人守著,還有,賓館的老板錢不要少給,這地方咱們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都要從他那兒打聽。”

    有了定計,許崢也安心了下來。

    出乎三人意料的是,老張不請自來,陳小哥正要帶人出發,他便冷著臉直接上了另外一輛車。

    第一個拍攝地點是一大片平原,地麵光禿禿的寸草不生。

    廣闊浩渺的平原襯著頭頂一片湛藍的天空,這樣的風景令人癡醉。

    這一場是黃博一個人的戲,主要拍攝的是黃博捕鷹的畫麵。

    黃博的妝已經化好,陳小哥則在幾個鏡頭位置來還的輾轉,不斷的交代著一會兒鏡頭轉換和移動的細節。

    攝影是一門學問,特別是電影拍攝,要對膠片的長寬有很深的了解,這樣出來的成片比例才會合理。

    是一個十分吃細節的職業,光線,角度,特寫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實戰經驗積累才能有所建樹。

    但陳小哥是一個特例,此時他對著一個年紀比他稍長,剛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青年比劃著手腳,表情無比專注的說道:“一會你主要拍的是鷹飛到地上被捕的畫麵,你按照我跟你說的去做,就沒有問題,我喊開始的時候你再開機。”

    “行,陳導放心,我在學校裏有過實踐的。”青年笑著點頭說道。

    陳小哥拍了拍他的肩膀,便跑到了五十米外的一個鏡位,對那個同樣年輕,但也已三十出頭的攝像老師說道:“你這個鏡頭是拍黃博特寫,開機二十三秒,你到之前我跟你說的那個位置拍遠景,一氣嗬成,就不用補鏡頭,沒問題吧。”

    “放心,不過我還得找個人來幫我抬機器,不然太重了跑不快。”

    陳小哥點了點頭,對著忙碌的工作人員大喊道:“來個場務,一會幫忙抬機器。”

    陳小哥看了一眼時間,又抬頭看太陽,當下也不敢在拖延下去,再過半個小時,隨著太陽的移動,原本設計好的機位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過度曝光。

    “各就各位,演員,攝像,道具,全部準備好了,3,2,1,開始…”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四周聲音安靜了下來,為了讓畫麵更加逼真,所以陳小哥這一段直接用原聲,等成片出來剪輯好之後,在稍作修飾。

    隨著他的一聲口令,原本還人聲四起突然安靜了下來。

    黃博趴在地上,頭上戴著打著連著一頂帽子的墨鏡,安靜無比的趴在地上。

    很快,當地的獵鷹人指揮著自己的鷹飛到原先設計的鏡頭下,開始啄食。

    陳小哥眼觀四路,這時候黃博手中的繩子一緊,陷阱機關一觸即發。

    鷹被捕到了,黃博從地上快速的興奮爬了起來,從口中吐出些黃土,拿起一半幹淨,一半布滿飛塵的墨鏡往頭上一放,咧著嘴就朝著遠處狂奔。

    本來這一場戲是沒有台詞的,但黃博很了解陳小哥想要拍出什麽效果。

    墨鏡上的痕跡表示黃博這個角色肯定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才會有露出的一半沾滿黃土。

    在這種漫長的等待,有了成果之後的喜悅是肯定的。

    所以這時候,黃博不僅跑的十分歡快,口中還不停的喊,為自己獵到鷹而興奮的大喊大叫,看著那奔放的跑步姿勢,怎麽都覺得和諧自然,沒有任何演飾的痕跡。

    陳小哥滿意的點頭,隨後目光落到了遠處正在拿著機器奔跑的攝影師和場務,由於之前陳小哥的交代,他們也盡量放輕了聲音。

    黃博在陷阱旁邊,看著在籠子內不斷叫喚的鷹,小心翼翼的伸手進去一把抓住,然後臉上浮現出了十分暢快的笑容。

    陳小哥不由的感歎,人和人之間確實有著巨大的差別,黃博雖然當了十年群演,但都很少露臉,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鏡頭下發揮。

    此時他的笑容及其外化,足以反映內心情緒,外化是一個演員的基本功。

    外化就是將內心的情緒用表情以及肢體強烈表現出來,而內化卻更難,陳小哥記得有一個人曾說過,哭是不需要哭的,但是要讓觀眾覺得你在哭,甚至你沒哭,觀眾哭了。

    這也算是一種境界吧,陳小哥倒是挺好奇那個說出這一番話的老戲精,他叫葛由。

    最後一個遠鏡頭拍攝黃博的背影,有是由高向低處拍,雅丹的特殊地貌第一次被拍攝進了膠片。

    陳小哥喊了一聲哢,重複的調取了回放,回放當然不是成片,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還是很有參考意義。

    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說道:“這一場就到這裏,大家回去吃完飯,下午還有一場。”

    陳小哥所在的世界的電影和另外一個時空略有不同。

    這個世界的拍攝儀器和另外一個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是往數碼攝影走的,而這個世界的趨勢是向高幀率膠片發展。

    二者各有各的優勢,膠片電影畫麵厚重,更加貼近真實,而數碼拍攝的產品則更有可塑性。

    最大的區別在於,用膠片拍電影不能必須得等到膠片洗出成片,才能知道整部電影的效果如何。

    而數碼拍攝則即時可以看到,並且相比起昂貴的膠片,更加節約,不需要像開獎一樣等待成片,因為一場戲拍完馬上就可以合成出來看到效果。

    膠片電影深受全世界電影人的追捧,主要還是其高幀的膠片攝影機出現,畫麵呈現太過震撼。

    不過陳小哥這種十八線導演,也隻能用24格膠片了,60或者120的都不是他現在可以耗費的起的,就是二十四格的膠片,沒拍攝一秒就等於十塊錢。

    “陳導,不用再拍一條備用嗎?”一旁的年輕攝影師疑惑的問。

    陳小哥自信的說:“不用。”

    老張一直站在陳小哥的位置不遠處,此時見整個劇組氣氛良好,當下便潑冷水似的冷笑道:“這種水平就敢出來拍電影,佩服,佩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