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價廉物美的民用版火箭彈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A+A-


    第62章、價廉物美的民用版火箭彈

    據說,經過了西班牙礦工的這次實戰考驗,這種不受槍支管理條例限製的湖南鑽天猴式RPg,在歐美軍火市場上的占有率已經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乃是近年來深陷於經濟危機的歐洲人,在各國居家旅行、抗議示威的必備之物,比起“布拉格之春”的汽油瓶子都要好用――畢竟是遠程武器,可以躲起來打冷槍。

    並且,在經過了王秋等人實際測試之後,其可靠性也讓人十分滿意:就連鑽到水裏都會爆炸!――

    既然這玩意兒在上街鬧事的薩爾多瓦礦工手裏,能夠把二十一世紀的西班牙警察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那麽讓印第安人拿來對付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探險家的話,應該也能湊合吧!

    畢竟,這年頭的老式火繩槍,除了少數稀罕昂貴的精品之外,一般射程好像隻有100米來著?

    更糟糕的是,這個年代的早期火繩槍,射速十分緩慢,據說平均打兩槍就要準備三分鍾,以便於完成清理槍膛、裝填發射藥,塞入彈丸等等繁瑣的工作,更要命的是還很容易炸膛,所以不能長時間連續射擊。

    而這種鑽天猴不但射程是火繩槍的好幾倍,也更加安全,並且射速最起碼可以達到一分鍾四發!

    根據王秋和文德嗣的一致看法,訓練土著人使用火箭彈,要比訓練他們如何使用前膛火槍容易得多--基本上隻要懂得如何用槍管瞄準目標,然後劃根火柴點燃鑽天猴火箭就行了。

    至於穿越者們目前手頭僅有的現代武器,三杆從派出所查扣物品中找出的土製獵槍,暫時隻能全都由穿越者們自己使用――這玩意兒經過警方的鑒定,在安全性能上還是很可靠的。

    既然步兵火力的問題已經初步解決了,那麽接下來自然要考慮炮兵的問題。

    對於當年在空前慘烈的抗美援朝戰場上,被美軍的“範弗裏特彈藥量”給硬生生炸出了心理障礙,故而常年罹患“火力不足恐懼症”的現代中**人來說,沒有炮兵的地麵戰簡直沒法打。所以,無論條件再怎麽困難,也得弄些大炸逼出來放個響,好歹給自己壯壯膽。

    因此,按照網上某一集《流言終結者》節目的內容,穿越者們弄來了一個醫院用的廢舊大號高壓氧氣瓶。在小五金工廠請人把小的那一頭去掉,再加幾個輪子和一個鐵架子,就變成一門簡易的大炮了。

    由於王秋和楊教授打著為清朝古裝片製作道具的名義,再加上這東西又大又笨重,對方廠裏的人居然一點都沒有懷疑,還很熱心地給塗上了黑油漆,噴上了“紅衣大將軍”的字樣……就跟袁崇煥在寧遠城頭“一炮糜爛數十裏”,號稱炸死了奴爾哈赤這個野豬皮通古斯酋長的紅衣大炮差不多。

    嗯,差不多同樣類型的地精科技山寨火炮,也曾經在中東戰場上頻繁出現。

    然後,炮彈的問題也完全不用發愁,隻要弄幾顆保齡球抹點豬油,就是上好的炮彈了,如果裝填的火藥夠多的話,保齡球可以飛出一公裏以上――真正的麻煩在於,這種火炮的準頭很差,而且彈道十分詭異,轟擊固定目標還可以湊合,若是想要打中移動靶,哪怕是體型龐大的戰艦,都是一向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最要命的是,這種用氧氣瓶做出來的火炮,炮彈在飛行的時候弄不好還會掉頭,把自己人炸得飛上天!

    而且,每一次裝填彈藥、清理炮膛都要花費不少時間,使得它的射擊速度相當緩慢。

    所以,在提心吊膽地試射了幾次之後,這門“紅衣大將軍”炮就被諸位穿越者們廢棄不用了。

    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更加可靠也更加厲害的遠程打擊火器--隻要把大型禮花彈平放之後點燃,那就是妥妥的一次性便攜式喀秋莎火箭炮啊!一次三十響到六十響!當真是聲勢驚天,威力驚人!

    事實上,這種大型禮花彈的模樣,也跟火箭炮十分相似――此類煙花燃放後留下的外殼,多為堅固的金屬管,管口直徑約二十厘米,高約一米多一點,每根金屬管有四根輕薄的細金屬管當支架,通常在燃放時,都是多根金屬管一起並排發射,場麵蔚為壯觀。南方人一般叫這種煙花為“衝天炮”。

    此外,這種禮花彈還有著豐富的實戰經曆--每年春節都會在中國打死一堆不當心的倒黴蛋!

    根據王秋的調查結果,前幾年在北京就有一個放這種煙花的家夥,因為煙花架子沒放穩,在發射前夕不小心倒了。結果導致禮花彈平放出去,一發就打穿了一輛出租車的兩層鋼板,導致一名乘客死亡!

    此外,在廣東還有個倒黴老板,自己訂做了一個大號禮花彈,結果由於找的廠家技術不過關,害得這位老板在放的時候出了事故--第一發禮花彈射出去之後就歪了,第二發更是射到了五十米外的自家房頂上,將自家的鋼筋混凝土小洋房轟掉了一半。然後剩下的禮花彈幹脆沒能發射出去,全部原地爆炸,瞬間就在地上炸出了一個三米深的大坑,當場震得好幾個人七竅流血而死……

    如此威力的“民用版喀秋莎”,用來轟擊16世紀西班牙蠻子的戰艦和木頭堡壘,應該是綽綽有餘了吧!

    據說,武漢某位著名“釘子戶”,早就籍此無敵利器,先後三次打退了拆遷隊的來襲。

    更妙的是,根據王秋打電話谘詢到的消息,湖南瀏陽那邊的花炮廠,自從上個世紀末期就開始在生產模塊化的多管火箭類煙花,無論是射程,射速{一般是每秒一發},爆炸高度,爆炸花樣,還是爆炸威力,都可按客戶要求進行定製生產。他詢問的那家花炮廠,生產的火箭煙花最高可以上升到650米,如果自製一個支架,以45度角進行斜射的話,最遠射程估計將能夠達到兩公裏以上!甚至超過了風帆時代早期很多艦炮的有效射程!而爆炸威力設定到最大的話,也足以把這時代最厚的艙板炸成木屑!――

    禮花彈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一個加了料的炸藥包。小號的通常有兩個拳頭的體積,大號的足足有幾十斤沉,一個水桶大小。那玩意兒要是打在人身上還不死,目標就一定是開著主角光環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多管火箭煙花的分量,可要遠比青銅火炮輕得多,完全可以讓士兵扛著翻山越嶺。此外,禮花彈的價錢也比正牌軍火和自己仿製的金屬古炮更加便宜,還比較容易大量采購――記得當年,光是為了舉辦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式,就一下子放了足足十萬多枚的禮花彈呢!不然怎麽叫盛世慶典呢?

    從此,這家湖南瀏陽的花炮廠,就成了王秋所在團隊的重要軍火供應商之一……

    除了鑽天猴和禮花彈之外,諸位穿越者還試驗了其它一些煙花爆竹的殺傷能力,例如把二踢腳傾斜放在地上打過去,充當小型迫擊炮。或者讓印第安人投石兵直接把“一聲雷”用投石索丟出去,權當是擲彈兵等等。除了彈道比較難把握之外,其它無論哪一樣性能,都比這個時代的早期火槍火炮要強得多。――

    等到上述實驗全部完成之後,王秋覺得自己已經進化成為一個相當合格的恐怖組織骨幹了。

    既然火藥武器已經有了,那麽接下來的訓練工作,自然也要趕緊跟上。

    在這方麵更是要充分發揮解放軍的優良傳統,隻能讓人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人。

    雖然從湖南訂購的“民用軍火”,眼下尚未完全到貨,但適應性訓練已經可以開展了。

    自從完成了對阿茲特克帝國的初步窺探之後,王秋就從市裏設法采購了很多大號二踢腳爆竹,天天在希望港的金字塔頂上放個響,給孤陋寡聞的市民們鍛煉聽力――每天早上都要放鞭炮催促伐木隊起床幹活,晚上則放鞭炮通知大家收工。有時候在夜裏還要放禮花供大家欣賞……雖然這跟真的槍林彈雨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至少可以讓洪休提茲幹王國的臣民在西班牙人的槍炮響聲麵前不會太害怕。

    一開始,希望港的市民們聽到鞭炮的巨響,果然被嚇得全都趴在地上,但時間一久也就漸漸習慣了。又過了幾天,已經有一些大膽的小孩和年輕人,可以在穿越者的指揮下,小心翼翼地點燃導火索了。

    除了適應性訓練之外,思想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內容――文德嗣大天使長弄了一台幻燈機,又在金字塔前的廣場上拉了幕布,然後找了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召集起市民看電影。而放映的內容,則是從《2012》、《完美風暴》等災難片和戰爭片裏,截取的各種天崩地裂、颶風海嘯、森林大火、世界毀滅等等恐怖場景。

    等到這些印第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渾身發抖之後,文德嗣再站出來告訴大家,今年將有白皮膚的惡魔從東方過來,給這片土地帶來上述可怕的災難。唯有擊退他們的入侵,或者至少把他們趕到東方的海上,才能讓這個國度避免毀滅的厄運雲雲……最後又拿出一堆後世西班牙名人的大幅海報{主要是巴塞羅那的足球明星},讓大家先看看即將來襲的“白色惡魔”是一副什麽樣的相貌,以免不小心搞錯了。

    結果,在日後當真遇見西班牙探險家的時候,文總麾下的娘子軍們都說這幫人比畫像上的難看多了。

    總之,就這樣鼓搗鼓搗火器,嚇唬嚇唬土著人,時間便一晃而過……某一天,王秋扳著手指頭算了算日子,發現在現代時空又過去了好幾天,而在16世紀的中美洲,則已經進入了1519年的4月。――

    也就是說,西班牙人終於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