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被震動的世界(三)

字數:4498   加入書籤

A+A-


    第451章、被震動的世界(三)

    小亞細亞中部,小鎮尼科波利斯(在希臘還有一個同名的較大城市)

    一片屍山血海的尼科波利斯戰場上,本都國王法爾納西斯正在慶祝自己的勝利,他穿著璀璨光鮮的華服,乘著鑲金嵌玉的車駕,一遍又一遍地檢視著戰場上的敵軍首級,不時爆發出一陣得意的大笑。

    而被他擊敗的羅馬第三十六軍團,則在多彌提烏斯-卡爾維努斯的指揮之下,垂頭喪氣地朝南方撤退,準備退回敘利亞重整旗鼓——前提是敘利亞行省還沒有再一次倒戈易幟的話……

    ——過去的曆史上,地處於小亞細亞(現代土耳其)東北部,北臨黑海的本都王國,在羅馬軍團入侵東地中海世界之前,一度是西亞地區最強大的希臘化國度之一。

    這個國家誕生於公元前302年,由據說擁有波斯王室血統的米特拉達梯一世,在亞曆山大大帝死後的一片混亂中創建。在接下來的歲月裏,本都王國因為地處偏僻,不僅成功熬過了“繼業者戰爭”的慘烈浩劫,又在馬其頓王國、塞琉古帝國和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三強爭霸之中置身事外。等到羅馬在打敗了迦太基之後獨霸西地中海、蓬勃興起,並且對東地中海展開大征服的年代,雖然位於地中海沿岸的馬其頓、塞琉古和埃及托勒密王朝,以及希臘的各個自治城邦,相繼被羅馬入侵和控製,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位於黑海沿岸的本都王國,卻暫時還位於羅馬軍團兵鋒不及之處,享受著寶貴的自主和自由。

    就這樣,在公元前一世紀初期,本都王國迎來了它曆史上最偉大的統治者,米特拉達悌六世國王。這位國王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於宮廷,卻成長於荒野。因為跟母親蓋斯派皮裏斯太後鬧翻,米特拉達悌六世在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不得不四處流浪,以躲避攝政太後的追殺。

    在數年艱辛的鍛煉之後,米特拉達悌六世成功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的逆襲大戲,重新攻入都城奪回了權力,並且冷酷地處死了母親和所有的兄弟姐妹,以掃清自己獨占大權的一切障礙。

    雖然有著如此冷酷而黑暗的作風,但對於國家而言,米特拉達悌六世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完美統治者。根據曆史記載,這位國王有著極其魁梧的身材,在騎馬和射箭上無人能及。而且,他還並非單純的魯莽武夫,而是精通二十四門語言的一流外交家,可以跟黑海沿岸的每一個野蠻部落直接交流。同時對於文辭、演講和音樂也有著很高深的修養,甚至還精通藥物學,研究出了通過長期服用微量毒藥來提供身體抗毒性的辦法。曾經僻處一隅、默默無聞的本都王國,於米特拉達悌六世統治下進入了極盛時代,其疆域橫跨色雷斯、克裏米亞、高加索、小亞細亞北部和凡湖附近的小亞美尼亞,幾乎把整個黑海變成了“本都湖”。而米特拉達悌六世也因此名聲大振,一度被譽為跟亞曆山大大帝齊名的“米特拉達悌大帝”!

    很顯然,如果他還想要更進一步的話,就必然會跟已經稱霸地中海的羅馬人發生正麵撞擊!

    此時,環繞著東地中海分布的各個希臘城邦和王國,一部分已經變成了羅馬共和國的東方行省,正苦於羅馬稅吏的橫征暴斂、敲詐擄掠。另一部分名義上還保持著獨立的幸運兒,也不得不壓榨完轄下人民的最後一個銅板,以便於討好那些貪得無厭的羅馬包稅人和元老們,以免在哪天成為羅馬軍團的討伐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東地中海希臘化世界的所有城邦和王國,都陷入了經濟赤貧和社會動蕩之中。絕大多數的希臘公民被迫承受相當於意大利人幾十倍的苛捐雜稅,被羅馬代理人搜刮得徹底破產、淪為債務奴隸。這些怨氣衝天的希臘人,幾乎是恨不得跟羅馬人同歸於盡。然而在一次次反抗都被羅馬軍團輕易碾平之後,他們終於認識到了自身力量的孱弱,不得不祈求外援,向附近唯一能夠指望的本都王國拋出了橄欖枝。

    看到居然有這麽多苦大仇深、熱心積極的帶路黨樂意幫忙,雄心勃勃的米特拉達悌六世頓時大喜過望,先是攻入帕加馬,奪取了羅馬人在小亞細亞的全部領地。地中海東岸的希臘城邦根本不用本都軍隊過來攻打,就紛紛派遣使者主動邀請米特拉達悌六世來保護他們,讓這位國王享受到了救世主一般的待遇。

    隨後,米特拉達悌六世又沿著昔日波斯大軍西征希臘的道路,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天的達達尼爾海峽),在雅典人和斯巴達人的熱烈歡迎中,根本未經一戰就通過了溫泉關和科林斯地峽,一舉擊潰了當地的羅馬駐軍,席卷了整個希臘和馬其頓。幾乎所有的希臘人,麵對本都軍隊的入侵,都普遍表示歡呼雀躍,然後轉身就舉起刀子,對著來到東方發財的羅馬人大肆屠戮,一口氣就足足殺了八萬人,可見其仇恨之深。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在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虧的羅馬人,很快就發動了極為淩厲的反擊——蘇拉、盧庫盧斯、龐培……一代又一代的名垂青史的羅馬名將,陸續率領無敵的羅馬軍團渡海來到東方戰場上,跟米特拉達悌六世連番鏖戰二十五年之久,簡直把本都王國當成了刷經驗和聲望的最佳獵物。

    虧得在這些年來,羅馬人內部也是廝殺不休,首先是意大利同盟城邦的大叛亂(同盟戰爭),然後是蘇拉和馬略的大內戰,自始至終都難以集中全力對付米特拉達悌六世,讓他左支右絀了很長時間。

    最終,在十多年之前才結束的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之中,羅馬人終於徹底消滅了本都王國的軍事力量,吞並了本都王國在小亞細亞北部、黑海沿海的全部故土,逼得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到處流亡。

    在這樣一片絕望的氛圍之中,米特拉達梯六世雖然還是依然堅韌不拔、奮鬥不息,可是他的親人和部下都已經受不住了。他的兒子法爾納西斯為了自保,不得不驅逐了自己的父親米特拉達梯六世,迫使他自殺身亡,同時向羅馬人屈膝稱臣,總算是保住了黑海對岸的克裏米亞半島,以此來苟延殘喘。

    然而,逼死了父親米特拉達悌六世的法爾納西斯國王,並沒有從此失意頹廢,而是繼續經營著剩餘的領土,不斷對北方的烏克蘭草原擴張,同時也不忘找機會重返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舊地。

    而如今這場羅馬內戰的爆發,則給了他一個難得的天賜良機——為了集結足夠的兵力迎戰凱撒,撤退到希臘的龐培和羅馬共和派,不得不幾乎抽空了駐紮在亞洲的全部羅馬軍團和同盟軍,把整個富饒的小亞細亞,都仿佛剝了殼的雞蛋一般,毫無遮攔地暴露在法爾納西斯國王的兵鋒之前!

    於是,法爾納西斯立即發動舉國之兵,渡過黑海南下重返小亞細亞的本都故土,其聲勢宛如史詩《伊利亞特》中希臘聯軍渡海遠征特洛伊一般。隻用了很短的時間,他就奪回了本都王國在黑海沿岸的舊首都錫諾普。之後,法爾納西斯又繼承了父親的征服事業,繼續南下入侵安納托利亞高原,一路上勢不可擋。

    此時,龐培已經在法薩盧斯被打得一敗塗地,維護羅馬東方版圖的任務,就落到了勝利者凱撒的頭上。

    於是,在法薩盧斯戰役之後,凱撒自己帶了第六軍團追擊龐培,讓安東尼把九個在高盧招募的老兵軍團帶回意大利休整待命,然後又以投降的龐培部下和在意大利招募的新兵為主體,拚湊出三個軍團,交給部將多彌提烏斯-卡爾維努斯,由他負責接收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同時抵禦法爾納西斯的大舉南侵。

    然而,倒黴的卡爾維努斯剛剛在小亞細亞登陸,就接到了凱撒的緊急求援信,說是他已經在埃及逮住了龐培的尾巴,但也陷入了僵持不下的苦戰,要求卡爾維努斯立即分出兩個軍團到埃及來援助自己……結果,等到打探清楚敵情的時候,卡爾維努斯手裏隻剩下了一個第三十六軍團,騎兵更是隻有可憐的一百人。

    於是,卡爾維努斯在猶豫了一番之後,為了不丟麵子,居然硬著頭皮帶了僅有的一個羅馬軍團北上,又從小亞細亞的同盟國征召了一些烏合之眾,最後在小亞細亞內陸的尼科波利斯鎮與本都軍隊遭遇。

    然後,在尼科波利斯,卡爾維努斯又一次發動了軍事冒險,不顧法爾納西斯國王一再發出的和談請求,竟然以手頭的劣勢兵力強攻據守城鎮的法爾納西斯國王,從而導致了尼科波利斯會戰的爆發。

    在尼科波利斯會戰之中,卡爾維努斯的羅馬第三十六軍團表現堪稱出色,竟然用步兵擊潰了本都王國的草原遊牧民騎兵,還一度攻入了尼科波利斯鎮內,差一點衝到法爾納西斯國王的禦帳之前。

    然而,尼科波利斯在本地抓壯丁拉來的同盟軍卻實在是不堪一擊,由於卡爾維努斯不肯給他們發軍餉,士氣和鬥誌更是糟糕透頂,很快就發生了隊列脫節,而被本都軍隊抓住機會逐一擊潰,頃刻間土崩瓦解。

    再接下來,從第一波打擊中緩過氣來的本都軍隊,甚至依靠絕對優勢的兵力,反過來包圍了卡爾維努斯的第三十六軍團。在這些無能“豬隊友”的拖累之下,任憑那些正牌的羅馬軍隊再怎麽善戰,也隻能且戰且退,最終成功撕開了法爾納西斯布置的包圍圈,向南方沿海地區撤退,但整個敗局已經無法挽回。

    總之,雖然贏得有些狼狽,但本都國王法爾納西斯終究還是取得了尼科波利斯會戰的勝利。

    這讓本都國王法爾納西斯感到甚是誌得意滿——畢竟,在這個羅馬人稱霸地中海,羅馬軍團所向披靡的時代,外族軍隊能夠打贏羅馬軍團可是一樁非常稀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