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高歌猛進(五)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第857章、高歌猛進{五}

    隨著紅三軍團香港攻略的發動,一封封匯報戰況的電報,就猶如流水一般紛紛發往廣州指揮部。

    “……我軍飛行隊於黎明從廣州天河機場起飛,順利空襲香港啟德機場,擊落擊毀敵機約二十架!”

    “……第三軍團的前鋒地麵部隊已經渡過深圳河,駐港英軍在邊界地區並無激烈抵抗。”

    “……新界地區的橋梁和道路遭到嚴重破壞,我軍被迫派遣工兵搶修,地麵部隊行進緩慢……”

    “……我珠江艦隊未能突入維多利亞灣,而是在赤鱲角受阻——英軍赤鱲角炮台火力極為猛烈,旋即又有一艘英國驅逐艦出擊。敵我水麵兵力差距懸殊,我珠江艦隊不得已暫且退回蛇口錨地……”

    “……我軍偵察部隊已經占領香港境內的製高點,海拔957米的大帽山,沿途抵抗極為輕微!”

    “……我軍先頭部隊在屯門鎮遇見當地維持會代表,請求上級指示具體的應對處理辦法。”

    “……為打破駐港英軍艦隊對珠江口水域的封鎖,我軍飛行隊再次出擊轟炸英軍昂船洲軍港,但敵軍在昂船洲布置的防空火力甚是猛烈,我軍損失戰機六架,未能擊毀任何目標,受挫而歸……”

    “……兩艘英國炮艇騷擾大亞灣,炮擊岸邊道路上的我軍運輸隊,所幸損失輕微……”

    “……趁夜偷襲大嶼山島的計劃失敗,我軍登陸船隊遭到英國快艇的驅逐和追擊……”

    ……

    從作戰室內的沙盤地圖上看,紅三軍團的本次香港攻略計劃,主要內容就是從深圳河前沿一線南推,直搗九龍半島,然後隔著維多利亞灣開炮,迫使困守孤島的英軍投降。由於新界與九龍半島之間地勢崎嶇、山多路狹,不利於通行大部隊。而紅軍又不具備香港地區的製海權,因此無法搞敵後登陸,所以隻能考慮兩條南進路線——分別是沿著東麵的九廣鐵路南下城門水塘、翻越金山;以及沿著西麵的青山道穿越荃灣。最終鑿穿英軍緊急搶修的醉酒灣防線,直接突入維多利亞灣北岸的九龍市區。

    本次地麵進攻的最初階段,也就是攻占大帽山以北的新界地區,紅三軍團進行得異常順利——由於兵力嚴重不足的緣故,駐港英軍基本放棄了香港北部的防禦。當工農紅軍戰士神情緊張地泅渡過深圳河之後,在人去樓空的邊防哨所後麵,沒有發現任何敵人的蹤跡,隻看到了一派靜謐的田園風光:綠油油的廣袤稻田裏,長著齊腰高的水稻。在烈日曝曬、輕風吹拂之下,稻穗就仿佛海浪似的不斷起伏……

    雖然沿途的橋梁道路都遭到了嚴重破壞,但走慣了贛南山路的紅軍戰士,顯然不會畏懼香港的小山包和爛泥潭。重要的是敵軍幾乎沒有抵抗——應該說是根本找不到敵人,鬼知道他們藏到哪裏去了。

    香港攻略作戰開始的第一天傍晚,事先潛入香港境內的紅軍偵察小分隊,已經攀登上香港第一高山,大帽山,在山頂插上了紅旗。而從東西兩路推進的主力部隊,也已經成功向南進軍十五公裏,並且於次日占領屯門、大埔兩座市鎮,控製了整個香港將近一半的陸地麵積——但距離港島和九龍的核心市區還很遠。

    在此期間,紅軍除了象征性的騷擾之外基本未遭抵抗,英軍主力始終不見蹤影,似乎是躲在了雲裏霧裏。

    與地麵攻擊的一路順當相比,紅軍水麵部隊對香港的攻擊,就顯得很不順了——依靠穿越者們用時空門送來的若幹艘百噸以下的小型艦艇,廣州的紅二軍團設法組建了一支珠江艦隊,並且在清剿珠江三角洲各地殘敵的戰鬥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而解放澳門的過程之中,也有這支小艦隊的一份功勞……

    可是,當這支初學乍練不到一個月的小艦隊,趾高氣揚地從蛇口錨地直撲香港,企圖殺進維多利亞灣的時候,它們的貧弱火力就顯得很不夠看了——英軍的隨便一艘驅逐艦,就能把這些小艇攆得到處亂跑。

    當夜,蛇口的珠江艦隊臨時錨地居然還遭到了英國驅逐艦的夜襲,有兩艘炮艇被燒毀在了碼頭上。

    但不管怎麽說,從總體上看,這都是工農紅軍高歌猛進的一天、勢如破竹的一天、可喜可賀的一天。

    然而,當紅軍在次日繼續南下,穿過粉嶺和大埔,逐步逼近醉酒灣防線的時候,真正的考驗終於來了。

    ※※※※※※※※※※※※※※※※※※※※※※※※※※※※※※※

    香港南部,醉酒灣防線

    彌漫的硝煙被清風徐徐吹散,一度激烈的槍炮聲也逐漸稀落下來。

    一艘被塗裝成黑色的古董炮艇,在空曠的海灣內遊蕩,大英帝國的米字旗在桅杆上耀武揚威地飄揚著,全速運行的蒸汽引擎發出一陣陣尖銳的聲音,漆黑的炮口正在往北岸尋找著攻擊的目標。

    而在礁石林立的海灘上,還有險峻山麓下的灌木叢和稻田裏,到處都躺滿了橫七豎八的烈士屍體。

    至於更遠的地方,則遍布著無數仿佛籃球場大小的焦黑彈坑,把翠綠的原野破壞得斑駁而又醜陋。

    ——因為昨天的一路勢如破竹,而有些驕狂大意的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在這裏狠狠地栽了一個跟頭。

    雖然香港英軍的防禦體係,是以港島為中心。但英軍同樣也很清楚,如果香港的大陸部分完全失陷,讓敵人得以從容占據九龍半島,那麽不僅停泊著龐大艦隊的昂船洲海軍基地勢必落入敵手,而且香港島本身也難以堅守——敵人隻要在維多利亞灣北岸建立炮兵陣地,香港中環的繁華市區就要被轟成瓦礫了。

    所以,在九龍半島的北麵,從新界的醉酒灣到西貢的牛尾海,囊括了金山、城門水塘、畢架山、獅子山、大老山等一係列戰略要地,港英當局規劃設計了一條全長十八公裏的永久性防線,以此來防範敵軍從新界地區南進。整條防線建基於九龍半島北部多個山峰的天然屏障,堪稱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

    不過,在1935年初的時候,這條防線才剛剛開工,絕大部分都停留在紙麵上。直到紅軍開始南征廣東的時候,整條醉酒灣防線僅完工了不到10%,絕大部分的堡壘隻是打了地基,配屬火炮更是連一門都沒有安裝上去。如果紅軍能夠在五月份就突入香港,那麽當真是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地殺到九龍,炮轟港島了。

    遺憾的是,作為當時國內赫赫有名的軍閥集團,粵軍和桂軍也不是什麽任人宰割的小肥羊。為了爭奪繁華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工農紅軍不得不在香港北麵跟桂軍、粵軍激烈纏鬥了兩個多月……從飛機轟炸到銀彈收買,差不多什麽招數都用盡了,這才殲滅了粵軍主力,重創了東進援粵的桂軍,勉強占據了大半個廣東省,初步安穩了地方,並且打通了進攻香港的道路。

    這樣一來,就等於是給了駐港英軍搶修工事、搜羅援軍的時間——通過征發全城建築業人員,無償征用建築材料,不惜累死上百名苦工的竭力搶修,醉酒灣防線在紅軍入侵之前已經完成了70%左右;依靠從舟山群島前線航渡撤回,從天津租界和馬來亞殖民地緊急調動的兵馬,眼下的港督手裏多少也有了幾張王牌;而從第一支遠征艦隊上拆卸下來的各式火炮,更是把醉酒灣防線變成了一隻滿身是刺的大刺蝟!

    ——經過一段時間大自然的風吹雨打,以及港府當局的征發死囚上艦清洗之後,這些“亡靈船”的輻射強度總算跌到了致病量以下,至少可以讓人上去拆卸艦炮,搬運彈藥,用於加強香港的陸地防線了。

    除此之外,英國還從新加坡向香港調來了一批海軍人員,雖然不足以操縱巨大的戰列艦起錨出海,但至少可以讓它們待在九龍半島旁邊的昂船洲海軍基地充當浮動炮台,向醉酒灣防線以北的紅軍發炮助戰——而英國戰列艦的十二寸、十四寸超級巨炮若是用在陸地上,那可就真是……仿佛世界末日降臨了!

    於是,當紅軍先頭部隊對醉酒灣防線發動試探性突擊的時候,當即就被猶如火山爆發一般的凶猛彈雨給打得七零八落。紅軍偵察員們好不容易找到了防線上一個未完工的缺口,但當紅軍的四個團從這裏發動突襲的時候,卻與駐港英軍的王牌部隊,諾森伯蘭郡燧發槍團和厄爾斯特郡來福槍營來了個迎頭相撞!

    ——諾森伯蘭郡燧發槍團是英國陸軍最強的王牌部隊之一。而這個郡也是英國曆史上最古老的郡,位於英格蘭的西北邊界,聞名於世的古羅馬哈德良長城就橫亙於此,自古是英格蘭邊民抵抗北歐野蠻人與蘇格蘭人的前線,尚武傳統在當地居民中世代相襲。因此,諾森伯蘭團一直是英軍打遍世界的尖子部隊。

    而另一支厄爾斯特郡來福槍營的曆史淵源也非同凡響。厄爾斯特郡位於北愛蘭,居民大多是英格蘭和蘇格蘭殖民者的後代,類似於滿洲國的日本開墾團。這些家夥世世代代享受著征服者的特權,從小到大一直凶狠地欺壓著愛爾蘭原住民,既鍛煉出了一身彪悍本事,也是導致愛爾蘭分裂至今的罪魁禍首。

    於是,在醉酒灣防線的金山陣地,經驗老辣的英國陸軍與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工農紅軍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對決:依靠精準而又猛烈的炮火掩護,區區一千多英軍居然對四千紅軍發起了刺刀衝鋒!在凶殘的廝殺之中,近期擴軍太快,士兵素質有些跟不上的工農紅軍,很快就暴露出了缺陷。其中兩個團很快就被打殘,另外兩個團更是被打得全線潰逃,讓英軍一口氣追出了兩公裏……最後還是俄國穿越者們開來了武裝直升機,從空中對英軍進行狙擊,用一道道火焰之鞭似的彈雨勉強阻擋住了敵人,才讓戰局沒有一潰千裏。

    但是,俄國狼人穿越者的武裝直升機駕駛員,也在這裏第一次出現了傷亡——某架倒黴的直升機,不幸被戰列艦主炮高爆彈崩起的碎石擊中而墜毀,雖然武器操作員僥幸未死,但駕駛員格裏沙卻犧牲了。

    與此同時,在香港與澳門之間的珠江口水域,中英兩國的戰艦也再一次展開了殊死較量——為了阻擊四艘即將進入香港的運兵船,年輕的紅色海軍不得不硬著頭皮,不顧雙方之間對比懸殊的實力,集結了剩餘的魚雷艇和炮艇再次強行出擊,與護航的英國驅逐艦激戰於珠江口……然而,勇氣並不能代替技術,血性也比不得鋼鐵,這場珠江口海戰的最終結果,是英國艦隊毫發無損,紅色海軍大敗虧輸……

    至此,香港之戰已經進入僵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