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定計

字數:4697   加入書籤

A+A-




    對於無影兒匯報的情況,孫享福其實並沒有多少意外,新的科舉製度,已經深深的觸動了世家的利益,甚至會直接打破他們對於官場半壟斷的狀態,所以,收到消息的世家高層,肯定會有動作。

    當然,這裏麵沒有一早就打算隱忍避世,悶頭財,等待大唐出昏君的時候再出山太原王氏。

    也沒有即將要壟斷整個東部商業,馬上就能財源滾滾的清河崔氏。

    所以,不光隻是無影兒從街麵上探聽到的消息,通過王氏和崔氏的渠道,孫享福也知道了一些,思索了片刻,才對無影兒道,“這些讀書人,應該就是那幾家煽動起來的,你多調一些人混進他們的群體中,把一些主要人員的身份挖出來,另外,讓德叔給蕭相府上送張拜帖過去,我明天會去蕭相府上拜訪。”

    孫享福吩咐了無影兒幾句之後,便在書房裏開始沾墨書寫起來。

    世家子會用些什麽手段來阻撓新的科舉製度,就算沒有人給孫享福透露情報,其實也不難猜。

    讀書人,頂多打個口水戰而已,在後世,看過眾多辯論演說綜藝節目的孫享福,可不懼怕他們,武德九年的時候,他就曾經以一介家臣的身份,舌戰過滿朝諸公。

    現在,他要提前幫蕭瑀設計好辯詞,就算這些東西到時候隻揮一半的功效,基本也夠用了。

    因為朝堂上,現在已經有很大一股支持李世民的文官,像以長孫氏為的洛陽中小世家群體,以韋氏為的關隴世家群體,以魏氏為的山東中小世家群體,以及基本保持中立,從不向政策開炮的淮南世家群體。

    再加上李世民這幾年提拔的寒門子弟,以及出自秦王府的老鐵杆群體,朝堂上能說的上話的人,比之五姓七家門下的官員或許少了一點,但也占了所有官員的三四成,倒是不怕那幾家以聲勢壓人。

    次日一早,蕭瑀就讓人備好了茶水糕點,等待孫享福上門。

    讀書人對於新科舉製度有異議,是蕭瑀早就料到了的,而看到過孫享福前兩天給他提供的考卷之後,連他自己這個改革起者,也為這次科舉的考生捏了一把汗。

    在馬車上一路聽著無影兒的匯報,孫享福來到蕭府的客廳奉茶入坐之後,蕭瑀便開門見山問道,“正明以為,那些學子,會以何種手段,對抗新的科舉製度?”

    “無非是糾集起來,借著人多的勢頭,找陛下請命而已。”

    聞言,蕭瑀一愣,隨即點點頭道,“確實,陛下的車駕即將到關中,如果此時有人將他們組織起來,攔路請命,揚言罷考的話,陛下也不得不顧及自己的名聲,答應他們的一些提議,對於這些手段,正明可有應對之策?”

    孫享福想了想,才答道,“其實,您不需要應對,因為陛下肯定會應對。”

    “不成的,身為臣子,怎麽能把難題推給陛下呢!”

    蕭瑀固然知道李世民很不想讓隋朝的那一套科舉製度繼續在大唐施行,他將製度改革的折子上奏給李世民之後,李世民狠狠的誇獎了他一番,還給他的兒子晉升了文散官銜,從他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唐的科舉製度,他是改定了。

    然而,孫享福提議讓李世民直接出來抗炮火,蕭瑀卻是大搖其頭,這就是古代人與現代人的思想不同了,蕭瑀認為,鍋是不能由皇帝來背的。

    孫享福則認為,既然是國家製度的改革,就應該由統治者光明正大的跟大家講清楚,為什麽這麽做,這麽做對國家有哪些好處,不這麽做有哪些害處,而不應當把它當著一種政治鬥爭的產物來看。

    否則,即便是現在改了,也很容易被李世民的後世子孫推翻。因為,他的子孫可不會個個都像他這麽睿智。

    而將其公開討論,在各個階層形成共識,才能保證這個製度的延續性。

    同時,也不能因為要做一件對國家有益的事情,有很多人反對,就要推一個大臣出來背鍋,這樣的話,以後還會有很多大臣,因為要替皇帝背鍋,而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往往這些大臣,都是目光長遠,有能力之人,讓他們離開中樞,就是朝廷和國家的一種損失了。

    而從更長遠的來看,這會讓一些大臣們即便看到了國家製度的問題,也不願意推進改革,因為,誰當出頭鳥,誰就有可能官位不保,試問有幾個人能像蕭瑀這樣大公無私呢?

    宋朝,明朝,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聰明人看到政策的弊端,不是沒有聰人想到了改正這些弊端正確方式。

    然而,因為改革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推動改革的人會萬劫不複,讓那些聰明人最終都選擇了沉默,或者與既得利益者同流合汙,導致了國家吏治越的敗壞。

    孫享福想給後世豎立一個改革的榜樣,然而,蕭瑀卻不怎麽配合他。

    “蕭相,下官始終覺得,理是越辯越明的,咱們有理,哪怕是他們的嘴再多又如何?來之前,我屬下的人已經探聽到了他們想要抨擊的一些方向,大致都在我所寫的範圍之內,如何應對,這些稿子,您可以看一看,即便陛下最終要推一個人出來平息眾怒,這些道理,咱們也必須跟世人講清楚。”

    說罷,孫享福將一些寫好的稿子遞給蕭瑀,他接過之後,開始翻看起來,越看,他臉上的表情越精彩。

    孫享福的白話文稿看起來很簡單易懂,不到一柱香的時間,蕭瑀便全部看完了,道,“老夫現在才知道,你當年是如何在朝堂上將崔世勳氣到吐血的,你這所謂的辯詞,寫的當真犀利,讓人駁無可駁啊。”

    “它之所以讓您感覺駁無可駁,是因為它寫的就是道理,而且是正確的道理,又有誰能駁的了正理呢!”

    “好好好,老夫這兩日便熟讀你這些正理,待陛下回轉之時,那些學子真的有異動的話,少不得要用用你的這些正理。”

    見蕭瑀被自己說動,孫享福便放下心來,又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在這次事件之後,陛下真的要將您貶到地方一段時間,我希望是蜀中,或者荊襄。”

    “為何?”

    “因為蜀中可能麵臨大量的產業調整改革,需要一位像您這樣的官員去坐鎮理事,而洛陽和荊襄之地,可能是朝廷下一步全麵推進新政的地區,洛陽離長安較近,水泥路通了之後,才兩天路程就可以到,到時候估計會由長孫尚書兼顧了,荊襄卻是更加複雜一些,尤其是洞庭湖以西,土家,苗族,彝族,五溪蠻等居住的地方,來年可能需要大量遷民,也需要一個像您這樣有全局觀念的重臣坐鎮。”

    “老夫還是對改革有興趣一些,真要是被陛下貶官,老夫會去蜀中。”

    “如此的話,下官到時候會有一係列蜀中產業調整的方案給您參考,屆時還請您細細斟酌。”

    “嗬嗬,你孫正明的生之能,在大唐如果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了,老夫不用斟酌,完全按照你的方案來施行就好。”

    “蕭相過獎了,言歸正傳,咱們還是說回科舉的事情吧!據下官屬下昨夜探查的消息,他們很可能選擇在長安城門前攔住陛下的車駕請命,據說,陛下離開善陽的時候,所有城內百姓夾道相送,甚至有很多百姓出城送至十裏之外,還依依不舍,更是揚言,要將陛下在善陽的行宮修的當世無雙,以求陛下每年都到善陽居住一段時間,這可是民心所向的表現,咱們關中百姓,是不是也該向天下人展示展示自己的民心了?”

    聞言,蕭瑀的眼睛一眯,很快,就露出了一副你小子好狡猾的笑容道,“你是想讓老夫動長安城內的百姓去迎接陛下,然後在城門當著所有的老百姓,與那些學子展開辯論?”

    孫享福訕訕一笑道,“蕭相之智高也,如此一來,公道便在人心,科舉新規可定也。”

    世家子不是要玩人多勢眾嗎?

    你讀書的人再多,能有長安城的普通老百姓多?

    普通老百姓可不知道讀書人以往的那套規矩,他們隻知道,這套新規很合理,給了所有人一個出頭的機會,這套取官的辦法,讓當官的,不能再欺負百姓,讓百姓,對官員也有了一絲監督的權力,他們不幫著蕭瑀才怪,到時候,蕭瑀才是真正的人多勢眾的一方。

    “你才是真正高明的人,把這個問題在朝堂之外解決,可比拿到朝堂上解決要好的多,那麽,老夫就隻好依計而行了。”

    相互誇讚的一老一少相視一笑,便相互請茶,吃喝了起來,就著之後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兩人聊了一整個上午,才算告一段落。

    午後,孫享福難得在家裏抱著差不多能夠視物的大女歡歡培養感情,卻得報,馬周前來求見,孫享福大概知道他的來意,隻得以公事為先,將女兒交給喜娘,請馬周到書房談話。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