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巡視
字數:4822 加入書籤
春汛期間長江會漲水,幾乎是湖區百姓每年都會見到的情形,後世的孫享福是在這個地區長大的,自然不會見了大水就心慌,但是能將整個清澈的江水變的渾濁,一天就上漲兩三米的大水,就不是那麽常見了。
從大堤上回來的時候,孫享福臉上就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了,武士彠一問,便心裏有數了,道,“荊湖之地,每年春汛漲潮,是必然,正明隻需下令,讓地勢低窪的州縣,通知治下各鄉裏的百姓們注意水位,隨時準備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便好,不過百姓們多半也不會理會官府的警示,因為此時正值春耕,田地若是不種,會比發水災還難挨。”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這正是我憂心之處,荊湖之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本是種植兩季水稻的上佳之地,然而,春上耕種頭一季的時候,會碰上春汛,夏季耕種第二季的時候,又會碰上夏汛,水患治不好的話,這裏終究不能成為國家的主要產糧地。”
孫享福研究高產水稻,就是為了解決國內百姓的吃飯問題,要是產糧地會時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那麽就可能引起國家的動蕩,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垸田,不是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嗎?”
“可是築垸成田的速度太慢了,這都兩年了,才築好三塊垸田,想要等到這裏的垸田產出能夠供應整個國家,隻怕得幾十上百年以後,以大唐現在的人口發展速度,可等不得。”
社會安定,不愁吃穿之後,人口繁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曆史上,貞觀四年以後,僅僅是中原地區,平均每年就會增加七萬戶,二十萬人口以上,這些新多出來的人口,多數是沒有勞動力的新生兒,起碼要十幾年以後才具備勞動力。
而現在,大唐的人口比曆史上增加了一倍還多,如果新生兒的增長率與曆史上保持一致,每年新生兒的數量,至少能達到四五十萬,等十幾年後這些新生兒具備勞動力的時候,數量恐怕會累積到七八百萬,甚至是千萬,這就要求,大唐的糧食產量,在這十幾年間,至少要增加四五千萬石才行,而且,在這個增長過程中,種田的勞動力數量,不會增加,甚至還會因為別的行業的需求,和婦女年年生育等等原因,而減少,從孫享福所在的高度來看,農業方麵的壓力,還真是不小。
如武士彠所說,比城牆還高還寬好幾倍的大堤,基本能夠抵擋這個時期所有的水患,然而,大堤要修的又寬又高,即便是發動一兩萬人,一天也挑不了多少,一年,築成一兩塊垸田,已經讓這些人很辛苦了,畢竟,挖土挑土,都是重體力活,而且,他們還要負責一定數量的農田耕種。
“其實,老夫此前也在想這個問題,不過,隻是想到了一個稍微能夠加快一些速度的辦法。”
武士彠心裏是超級喜歡這種即能保障治下百姓的安全,又能高產糧食的垸田的,如果,荊湖地區這種垸田增多哪怕隻要幾十塊,讓十萬戶以上百姓能夠生活在垸田區域,那麽,整個局麵就盤活了,因為,屆時他在農閑時期,就能輕易的增調十幾萬青壯百姓來修築新的垸田,人手放大將近十倍,築垸的速度也會增加近十倍,一年增加一二十塊垸田,三五年以後,整個荊湖地區的垸田沿著長江和洞庭湖連成片,那麽,基本就沒有水患的問題了,畢竟,這個時期生態環境很好,起水患的原因,並非是水土流失,而是因為暴雨在春夏兩季相對集中所致,一般不會太大,延續時間也不會太長。
孫享福聽說有辦法,心裏一喜道,“是什麽辦法,應公還請道來。”
武士彠撚了撚胡須道,“黃河以北地區,哪怕是河南之地,秋收之後,百姓基本無事可幹,到了十一月,更是大雪連天,百姓們全部都會縮在家中過冬,直到次年開春化雪之後,才會下地耕種。
而荊湖之地,氣候溫暖,即便冬季,一般也就是幾場小雪,並不會太影響勞作。如果,調北方青壯,秋收之後前來這邊挑堤築垸,哪怕隻是勞作三個月左右,人數多了,也會對築垸的進度,有很大的幫助,調十萬人,一個冬季,至少也能築成三塊垸田,調二十萬人,就是六塊垸田。這邊的垸田越多,能夠安置的百姓也就越多,等農閑的時候,能夠征調到的人手也就更多。
隻是,這種全國的性的調動,非陛下不能做主,老夫此前想征調山南道境內的青壯百姓,都苦於沒有錢糧支撐。”
調了大量的人手過來,政策麵不是做不到,錢糧才是關鍵,幾十萬人,每個月的光是吃喝,就得幾十萬石大米,而且,在這種冷天,幹重體力活,沒有高薪的條件開出來,百姓肯定會怨聲四起,按照大唐現在的工價,幹重體力活,月薪不給到三貫,都不算高薪,那怕隻是二十萬人,以三個月的勞作期算,光是月薪,也要支付一百八十萬貫,加上食用的糧米,以及住宿,取暖的煤炭,各種衣物,工具等方麵的消耗,沒有個三百萬貫,隻怕不行。
武士彠此前出售土地的那些錢,可供應不起這麽大的消耗,支撐了兩年築垸的事情後,他能交到孫享福手中的,還有兩百萬貫左右而已。
不過,武士彠這話倒是給了孫享福一些啟發,武士彠可沒有他敢想,黃河以北的區域不算啥,善陽,東北那邊,冬季長達五六個月呢!尤其是東北地區,人口數百萬,過冬的時候閑著,可就太浪費了,讓他們來這邊掙點錢,不僅能增加他們的收入,還能加快他們的漢化程度,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錢這個東西,其實不用考慮太多,築垸田,也算是國家重大的基礎建設之一,使用朝廷國庫的財稅,乃是理所應當之事,未來幾年,朝廷基本無戰事,那麽多的稅收,不用出來搞建設可不行。
“此計或可行,不過,咱們得擴大範圍,不光是黃河以北的地區,尤其東北冬季比較長的地區,咱們都可以想辦法。隻要朝廷出高薪,包食宿,包車船接送到家,各方麵待遇給的好,宣傳工作也做的到位,別說幾十萬,我估計百萬人都能弄過來。”
現在,李世民是民心所向,他的號召,百姓都會比較積極的響應,而且,百姓們閑著也是閑著,隻要肯出錢,相信他們自身的意願也是很強烈的,隻要做好第一年,第二年征調起來,那就更加簡單了,隻可惜,即便這個方案,李世民能夠同意,也需要等到今年冬天才能開始實行。
百萬人規模的勞動力,那就不是萬把人能比擬的了,效果放大百倍之後,一個冬天的時間,差不多就能在這邊築起幾十塊垸田,加上安置過來的百姓持續增多,持續築垸的人也增多,三四年以後,垸田數量到了兩三百塊,又正好到了孫享福的第一期良種水稻種植成功的時候,那麽,大唐的糧食產量問題,就能全部解決了。
想到了,就要做,孫享福當即與武士彠聯名寫了一封長奏章,發往長安,當然,眼下長江水情,也是耽誤不得的,待得次日發好的稻芽下田之後,趁著等待秧苗長成和移栽的時間還有一段,孫享福便在武士彠的陪同下,乘船開始巡視沿江地勢比較低窪的州縣。
果然如武士彠所說,官府雖然派了人到各個鄉裏進行水情警告,但當地的百姓,並沒有當一回事,在他們看來,春耕時期,把田地種上,才是最重要的,種都不種的話,後果可比水災要來都更可怕,便是水都漫到腳邊了,也沒有幾乎百姓,原因放棄種地的。
麵對這樣的問題,孫享福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隻能在官府能做的方麵加強。
“杜構,下一站,可是黃州?”
“是的,大人。”
“到了黃州之後,咱們要查一下常平倉。”
黃州,便是後世湖北黃岡地區,以平原為主,有少量丘陵,境內多湖泊,為江河衝積地帶,距離江陵城,不到百裏,乃是荊湖地區人口相對密集,地勢又相對低窪的地方。
“諾。”
主船艙中,杜構領了命令,正欲通知船上其它官員,同在的武士彠卻是出言提醒道,“隻怕不是那麽好查。”
“為何?”
“正明難道忘了嗎?黃州,可是黃家的地盤,就是你農部在黃州的官員,也是全都是姓黃的。”
武士彠這麽一說,孫享福倒是想起來了,由於人手不夠的原因,農部衙門向全國鋪開的時候,是采用了當地百姓選舉的製度,縣級為吏,州級的,則為官,然而,即便是這個州級的官,當時朝廷也是沒有人派的出來的,所以,直接在各縣的吏員中,挑選了一個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的人來擔任。
可黃州之地,自漢朝時期開始,就是安陸黃氏發展起來的一塊根據地,其族人遍布鄂中地區,乃是荊襄之地,排的上號的大族,三國時期割據江夏多年的黃祖,更是將這裏經營的如同黃氏私地一般,你在當地隨便怎麽推選,都是繞不開他們黃氏族人的。
“應公是說,這黃州的常平倉,是把持在他們黃家手上的?”
“這是自然,不過,老夫敢擔保,黃州常平倉裏的糧食,隻會比你想象的還多,但是,卻不會在危機時刻,救濟百姓,而且,你若是要查,不應該查糧食,而是應該查賬簿。”
“賬簿?”
聽到這兩個字,孫享福頓時明白了是怎麽回事,山南道地區,這兩年可並沒有什麽大災,而黃氏由於此前大量購買了武士彠出售的田地,那麽,這兩年他們名下產出的糧食,就會大幅增加,在全國糧食價格走低的情況下,如何將糧食銷出去,才是他們的問題。
農部在黃州的官員品級雖低,卻管著常平倉糧食買賣的事情,如果,這個官員與黃家溝通一氣,大量高價收購黃家種出來的糧食,則會將黃州財政上的錢,全部轉入到他們黃氏私人名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