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天罡七星步
字數:682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邪門詭道最新章節!
之前我還覺得沒什麽,現在才發現爺爺果真大毅力。
每天每日都是保持五個小時的畫符時間。
當然……除去了小叔出事的那一段時間。
我說明來意之後,爺爺哈哈一笑,隨後叫我先坐下,隨後沉思一下,開口說道:“這罡步,在道家中的地位十分之高。是抓妖除魔的一大手段,配合上手決,咒語,才能發揮那法劍的威力。”
“而且,罡步不過是統稱而已。”
爺爺緩緩開口說道。
原來,這罡步流傳到現在有很多種踏法。
其中有那先天八卦罡法,後天八卦罡法,太乙真人步罡法等等等等。
步罡之法散見於各種道家的書籍之中。
可能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要比我道藏之中更為的詳細了,隻不過我卻看不懂,這就有點尷尬了。
“你看不懂那是肯定的,因為這先師們唯恐誤傳匪人,因此讓人難窺其真麵目,難知底蘊。若無人口口相傳,僅憑這書上所記載的,是無法學到的。”
爺爺看了我那尷尬的表情,笑了一聲,隨後開口說道。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我太蠢了,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罡步一直都是流傳著一句話:
藏形隱跡,步我罡魁,我見其人,人無我知,動則如意,叱聲鬼隨,急如水火,鼓舞風雷,變澤成山,翻地覆天,我身堅固,安然默然,萬載長生,與道合仙,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敕。
這就是形容罡步的奇妙之處的話了,其中還包括了一點點的訣竅。
爺爺拿著道藏開口說道。
這爺爺畢竟就是爺爺,在這道上也算是比我走得遠太多了。
我聽得如癡如醉,想不到,這小小的一個步伐都會有如此之大的學問。
每一步,每一個方位都是如此有講究。
果然,這年頭做個道士也是需要過硬的本事才行!
爺爺用一些極為簡單通俗的話語解釋給我聽,讓我很快就能理解了。
“我把這罡步要領都跟你說一遍,然後咱們爺孫兩就去院子裏試試看。”
爺爺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滿臉的皺紋都好像鬆開了,自從小叔去世過後,我也不曾見到爺爺露出這麽開心的笑容。
看來爺爺在教我的途中還感到很開心。
我見到爺爺舒展了眉頭,我也是不由得高興起來。
爺爺清清喉嚨,隨後開口說道:
訣雲:“步罡有跡可循,貴在靈氣充盈。”
亦有師雲:“凡步罡之法,貴在存想,腳步不如手步,手步不如心步。”
所以要求意念逐星而行,真氣逐星而行,光芒照耀,存念若真,則得真鬥,有於天之鬥降。
若存念不真,真氣不藏三魂,就為空屍踏步。可見步罡與書符一般,以氣為靈,否則如同屍行。
不僅無益恐反生害。
這一大段話翻譯過來也很是容易理解。
也就是這罡步如同畫符一般,首先是要心神合一,心思虔誠才能展現威力,不然的話,就如同行屍一般,沒有一點威力。
而且,要是勉強去踏罡步,做出這些奇異古怪的步伐,還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危害性命!
我不由得流下一道冷汗。
還好爺爺在這裏,要不然我剛剛要是想著要照著道藏裏麵所描述的那樣去踏罡步的話,說不定現在我已經受了傷。
這罡與綱同音,天罡乃天之柄星。
鬥柄前星曰魁,鬥柄後星稱罡,萬物無罡不生,無罡不育。
所謂步罡乃把握和順,應生機而發,隻有順應自然之道,才能構築所需要的。
步罡必須順應自然規律。
例如春季是從東麵西先步鬥柄,再步入鬥口掐罡收氣,行持施為。
夏季則是從巽位麵乾。
秋季是從坤位麵艮。
冬季則從乾位麵巽。
我越聽越覺得複雜奧妙,整個人都是糊塗了。
就仿佛在雲裏霧裏,迷迷糊糊的樣子,這罡步,怎麽還關那一年四季的?
爺爺好像看出了我的迷茫,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開口道:“三娃子,走吧,爺爺演示給你看一遍。”
我跟著爺爺走到院子之中。
這偏院很空蕩,我很少過來這邊,開了那個鐵門,發現這偏院上用水泥鋪著,地上極為粗糙,這樣免得生苔蘚,到時候摔著可就不好了。
而最讓我吃驚的是,這水泥地上,居然有不少凹陷的痕跡,湊上前一看,這一個個凹陷的痕跡就是一個個腳印。
“這些痕跡?”
我驚愕的問道。
“這是我留下的腳印,四十年了,自從你太爺爺開始教我修道,我便每日在這偏院練習罡步,無論風雨都要練習三個小時。”
爺爺淡淡的說道。
我知道,爺爺雖然說得輕巧,可是這其中的恒心與努力卻是沉沉的。
在這拈手拿來的道法後麵,蘊含的是無數辛苦練習的汗水。
我不禁感到有些壓力。
爺爺修道四十多年才能達到如今這種高度,那我這三年時間又能走到哪一步?
能否帶給我自保的實力?
又能不能讓我安然找到青竹道長所說的那四樣東西呢?
這一切都是不可得,不可知,也許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我才會知道結果如何吧。
我那心思不禁有些沉重,不過在爺爺麵前,我不能把這些心事流露出來,免得老人家替我擔心。
“三娃子,我現在教你一種比較簡單的罡步走法,名字叫天罡七星步!是這罡步之中最為簡單的一種步法。”
“相當於是入門級別的,不過雖然簡單,但是對於你來說也是有一點難度的。”
爺爺開口跟我說到。
我很認真的在聽爺爺的每一句話,生怕漏了點什麽東西,畢竟這可是我日後對付那些東西的手段。
爺爺跟周局長在古城裏的表現,可著實耀眼,讓我都是心生向往之色。
爺爺走到那偏院中央,自然鬆靜站立,兩手下垂。
閉目合齒,舌抵上齶。
每一個呼吸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節奏。
一呼一吸,一長一短。
足足十數息之後。
爺爺的身體開始動了,老爺子先來一邊快的,雙腳在地上不斷劃動,但是總有一個奇異的範圍。
一遍過後,結合剛剛爺爺跟我說的那些話,我好像懂了一點點。
最起碼就不像是剛剛那麽的糊塗。
畢竟現在是差不多踏入實戰了,並不是紙上談兵。
“清楚點了吧?”
爺爺走回原地,笑嗬嗬的開口問道。
“就一點點,不過大多數我還是不明白。”
我老實的說道,在爺爺麵前我根本就不用顧忌什麽臉麵問題,不會就直接問。
因為我免得待會做錯動作,從而給自己帶來傷害。
“你把道藏拿上,那裏引進了一段話,很是經典,說出了這罡步的精髓,你先看一下。”
爺爺開口說道。
老爺子的煙癮犯了,從腰間抽出了那杆煙槍,慢慢的點著了。
煙霧冉冉升起。
我點了點頭,把道藏翻到爺爺說的那一頁上,隨後仔細的看了起來。
據雲笈七簽卷六十一稱:
“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亦象陰陽之會也踵小虛相及勿使步闊狹失規矩”
“爺爺,這我不太懂。”
我開口說道。
這是古言文字,說的很拗口,有些晦澀難懂,我雖是文科生,但是到底也不是精通古言古文。
“很容易,先舉左腳然後這再右腳跟上,就好像那一陰一陽的做法……”
爺爺一邊抽著汗煙,一邊跟我解釋到。
而且還運用了極為獨特的講解方法。
一月為三交,一交為三旬三旬就是指三次盈虧。
一時為三交為九旬。
所以說走一步為一交,一交為三跡,即推導出走三步為九跡,四步為十二跡,依此類推。
其走法就是為:左右右左左右,共有三個足跡。
我在心中記下這爺爺說的話,在腦海中不斷的模擬出來。
左腳拖地向前趟,左腳落一位後,右腳再拖地向前趟到,到二位,如此向前走,左腳到三、五位,右腳倒四、六位,左腳踏到七位後,右腳也並到七位。
此時,轉體180,左腳反過來再踏一、、三、五位,右腳踏二、四、六位,左腳到七位,右腳也到七位,再轉體180,繼續做,如此循環反複。
這裏千萬不能去學,罡步的練習不是說笑的,強行修煉會導致身體有所不適,要是出了什麽事,概不負責!!
我的腳在不斷的動著,配合腦海中的想法。
爺爺眯著眼,抽著汗煙,過了一段時間後,爺爺將那煙槍收起,隨後又是做了一遍給我看,這一次爺爺做的很慢,而且每走一步都會開口解釋給聽。
我身形一搖一擺的,看上去無比滑稽,隻不過這其中我每一個關節都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需要無比巨大的力氣才能抬動那每一個腳步。
爺爺在幫我調整好每一個腳步的姿勢。
“這樣,再這樣。”
爺爺很是幫我糾正那些做錯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