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散播謠言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A+A-




    景傑望著沙盤北方的山東兗州府,遲疑的問道,“老大,以你對孫傳庭的了解,此人會不會率軍前來救援鳳陽府呢?!”

    方原雙手負後,繞著沙盤走了幾圈,沉吟著說,“我之前估計孫傳庭會來救援,但如今看來,孫傳庭怕是不打算來救援。”

    景傑連忙追問緣由,方原繼續說道,“軍情如火,鳳陽城旦夕可下,孫傳庭若要救援鳳陽,應該星夜發兵南下,豈會還有空閑去淮安府和我談判?孫傳庭身為一代名將,該知玄甲軍早就在鳳陽占盡了地利,以逸待勞,他是千裏奔襲作戰,無論戰力,體力,士氣先就弱了幾分。在這種戰局下進行決戰,對他是相當不利啊!”

    景傑說道,“若孫傳庭不來,老大的想法是?”

    方原想起了曆史上,在陝西的孫傳庭被崇禎逼著出戰,全軍覆沒的戰史,沉聲說道,“孫傳庭不來決戰,我就借刀殺人,逼他來戰!”

    “老三,孫傳庭本就和監國太子一黨不合。我會安排間諜在京城四處散播謠言,孫傳庭在淮安府與我和談時,早就議定,雙方合兵一處,北上京城鏟除監國太子。到時候,孫傳庭是百口莫辯,監國太子一黨要麽會逮捕孫傳庭,就地處決要麽就會逼著孫傳庭出戰!”

    據錦衣衛探子傳來的消息,如今大明的朝堂已分裂成兩派,一派是內閣,還有五軍都督府支持的監國太子一派是孫傳庭,和想擁立複位的崇禎皇帝。而之前把持朝政的周皇後夾在崇禎、太子這對父子間是左右為難,便將朝政還給了監國太子,回了後宮,眼不見為淨。

    若在京城裏散播方原、孫傳庭合兵北上,鏟除監國太子的風聲,估計太子會嚇得睡不著覺,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孫傳庭這個手握重兵的眼中釘。

    若監國太子能腦子一熱,替方原斬了孫傳庭這個勁敵,那是天助方原至不濟,監國太子一黨也會強逼著孫傳庭出戰方原,以證清白,那也正中方原下懷。

    方原凝望著沙盤,想著與孫傳庭過往的交情,還有他的忠心耿耿,如今卻要使盡詭計,往死裏逼他,不由得唏噓不已,歎聲說道,“孫督師,我本想與你並肩作戰,你非要選擇愚忠,對不住了!”

    他自言自語的說過,又望著景傑說道,“老三,你家的景玲在哪兒呢?!”

    方原突然問到了養女景玲,景傑是微微一怔,他雖摸不清方原的心思,但還是如實的答了,“在太湖軍事基地,由親兵、軍營做雜務的老婆子照看。”

    方原又問道,“景玲也有五,六歲了吧!”

    景傑老老實實的答了,“是,虛歲六歲了。”

    方原拍著他的肩膀說道,“該是讀書習字,學女紅的年齡了吧!一個女兒家,成日呆在殺氣重的軍營,由那些大字不識的大兵、老婦照看怎麽成?!”

    景傑點頭說道,“紅玉她也忙於軍務,軍營裏條件不足,沒人教。”

    方原哈哈一笑說,“那就將景玲送來王府,當方和、方沐的大姐姐,和方和一起讀書習字,我會找最好的老師、女工教景玲。”

    景傑低了目光,沉思不語。方原這話說得倒是冠冕堂皇,但其實是不是要令他送唯一視為親生女兒的景玲前去王府當人質呢?!

    方原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失笑說道,“老三,你不會認為我是想扣押景玲做人質吧!嗬!那真是你太多心!”

    景傑思來想去,景玲的年歲也漸漸大了,一個少女留在王府交給方原培養,總勝過呆在軍營和一群大兵成日見麵,成何體統。至於方原是不是有扣押景玲當人質的心思,那也無關緊要,反正他對方原是忠心耿耿,問心無愧。

    景傑略作遲疑,便應允了方原的建議,同將景玲送去王府。

    方原將鳳陽府的軍務全交給了景傑,隻在宿州耽擱了一日,便趕回了蘇州府,準備集結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北上的玄甲軍,還有就是令錦衣衛,商業協會的商會派人前去北京城裏,散播孫傳庭與方原私相勾結的謠言。

    三日後,毫不知情的牛三從宿州回了鳳陽城,向馬士英、黃得功帶去了孫傳庭的援軍十日後便會趕到,並會在城南的狼窩山放火為號,要城內出擊,裏應外合的假情報。

    馬士英是個官場老狐狸,早習慣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區區一個小卒牛三在撒謊怎麽可能瞞得過他的雙眼?馬士英幾乎稍加盤問,就識破了牛三帶回的假情報。

    他想都不想就將牛三給砍了,然後找來了黃得功商議對策。

    既然玄甲軍準備在城南至狼窩山一線設伏,擺在二人麵前隻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不中計,仍是堅守城池,佯作不知其二就是抓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前去偷襲玄甲軍其他營寨,若大勝則能一舉解了鳳陽之圍縱然小勝,也可以稍稍提振士氣。

    本就想出城與玄甲軍大戰一場的黃得功被窩囊的困在鳳陽城近一個月,馬士英更是嚴令不準一兵一卒出戰,以免去給玄甲軍送菜,削弱守軍的戰力。

    黃得功早就憋出了一肚子火火氣、怨氣,自然是傾向於出擊,砍幾個玄甲軍的人頭來泄憤。

    麾下諸將這一個月來,被玄甲軍架設的百門火炮轟得是暈頭轉向,連睡覺也不安生,一夜三驚,早就想真刀真槍的和玄甲軍大幹一場,宣泄壓抑的怒火。

    有了黃得功領頭請戰,一時間,軍頭們求戰的聲音響徹了總督府。

    馬士英是謹小慎微的性子,以他的本意,無論玄甲軍的防禦是不是有機可趁,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繼續堅守到孫傳庭前來救援。

    但他卻架不住所有的軍方將領都叫嚷著出戰,至少上千人將他的總督府圍了個水泄不通。若不是黃得功親自率兵攔在總督府門口,不許麾下的軍頭犯上,這些軍人早衝進總督府了。

    這些軍人對馬士英的怒火主要來自兩個原因。

    其一,馬士英之前撤了鳳陽的外圍防禦,隻困守一座鳳陽孤城,早就引起了軍中諸將的不滿,怒罵他貽誤軍機、窩囊廢,不早死的老狗的不在少數,甚至還有幾個脾氣暴躁的,直接總督府大門給砸了。

    這種公然犯上的行為,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但馬士英還是大局為重,強忍了下來,並未追究砸門的軍人。

    其二,馬士英這些當鳳陽總督期間,撈的銀子可不少,蓄養的美貌姬妾、通房女婢也有數十人。這些姬妾、女婢還不知收斂,還時常花枝招展的招搖過市,那些大兵早看得心癢癢的,正想找個機會衝進總督府搶錢、搶女人。

    馬士英是心知肚明,他在軍中早就威信盡失,今次若再行壓製這些軍頭,恐怕砸的就不是總督府的大門,而是他馬士英的頭了。

    聽著門外軍頭此起彼伏的呼喊,馬士英迫於無奈,隻能下令,等狼窩山上火光一起,黃得功就率軍出征,前去偷襲玄甲軍城東、城西、城北的營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