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遷都鳳陽?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鳳陽是大明的中都,經過朱元璋當年長達六年的修葺後,也是全天下排名前五的堅城。

    真正令方原動心的,是鳳陽的戰略位置。往西可以攻河南,往北可以打山東,往西南可以節製湖廣、江西,往東南可以救援江淮、江南,乃是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

    這種四戰之地當作都城,當然是弊端多多,但用來作為四麵出擊的跳板,再有江南的豐厚物資作為後援,則十分有利於對外用兵。

    蘇州府確實是富甲天下,更是人傑地靈,但地理位置比南京城更為靠南。若要對北方用兵必須經過長途跋涉,通過大運河運兵北上,頗有點偏安江南水鄉的意味兒。

    在江南呆得久了,無論軍政機構都會鬥誌消磨,磨滅雄心。之前席本楨等人一再反對北伐用兵,就是出於這種心態。

    若將居城搬到鳳陽,更能向全天下展示,方原絕不貪戀江南溫柔水鄉,一統天下的壯誌和決心。

    當然方原本人要遷居鳳陽,自是沒人會反對。但若要軍政係統都一起遷到鳳陽,那就與遷都無異,估計反對之人就多如牛毛。

    且不說內閣閣員,六部官吏早習慣了江南水鄉的生活,就是商業協會的富商們也會跳起來反對。

    蘇州目前是方原政權的軍政、經濟中心,無論地價,房價,還是百業都是炙手可熱之地。若方原將軍政機構全遷走了,蘇州府的價值立馬一落千丈,首先關係到的,就是那幫官員,富商的身家財產。

    所以遷都是個技術活,牽一發而動全身,絕不是方原想遷就遷的。

    趙匡胤一直想遷都到洛陽,結果至死也沒遷成;朱元璋曾經也動過遷都鳳陽的心思,到頭來還是沒遷都成功。

    方原先是找來了最好的兄弟景傑先探探他的口風,若景傑都不同意,那這次遷居鐵定的沒戲。

    方原拉著景傑登上了鳳陽的午門,望著眼前奔流不息的淮河河水,悠悠的說道,“老三,若玄甲軍從鳳陽沿淮河而上,開封以南可以不戰而定,飲馬黃河!”

    景傑稍稍一怔,已隱隱猜到他的心思,接口說道,“是,若大運河北上,不出十日就能攻打山東的兗州府。”

    方原歎道,“人人都說當年太祖皇帝選擇鳳陽當作中都,乃是因為鳳陽是其故鄉,如今看來,真是淺薄之見。若要據江南而控製黃河流域,甚至更北的北直隸、陝西、山西,鳳陽的地理優勢顯然勝過南京,恐怕這才是太祖皇帝擴建鳳陽,甚至想遷都鳳陽的緣由吧!”

    他突然提起了朱元璋,更大加讚歎鳳陽的地理位置優越,景傑也聽出了他的話外之音,試探的問道,“老大是看中了鳳陽乃大明龍興之地,想遷都鳳陽?!”

    方原笑了笑說,“鳳陽皇城有現成的宮殿,辦公場所,護衛的城牆,還有護城河。隻要支撥幾十萬兩銀子稍加修葺,就可以進駐。老三,你意下如何?!”

    景傑遲疑的說道,“老大,遷都到鳳陽,才能向天下宣告,我們是以統一天下為目的,這點我是讚成的。但,遷都乃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必然阻力重重,要三思而行啊!”

    方原從景傑那裏得到肯定的答複,至少算是邁出了勝利的第一步,甚是欣喜,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道,“既然老三你讚同,那你就率五萬玄甲軍留在鳳陽,還有赤古台、趙全忠的四萬玄甲鐵騎也進駐鳳陽,先將鳳陽府的諸衛所打造成防禦工事,護衛鳳陽的安全。”

    方原想先走第一步,就是將最服從指揮的玄甲軍先轉移到鳳陽,將鳳陽打造成政權的軍事中心,至於內閣、六部等行政機構,還有人民總會、商業協會那些附屬機構則稍後再說。

    景傑遲疑的問道,“若玄甲軍大量留駐在鳳陽,太湖軍事基地豈不是荒廢了?還有,南直隸的護衛呢?老大,我擔心玄甲軍一旦轉移,江南那些反對我們的,會蠢蠢欲動,暗中生變啊!”

    方原想了想說道,“我會將南直隸的防務交給張英、鄭芝豹二人,安排駐守五千特戰軍、四萬玄甲軍。張英率五千特戰軍,一萬廣東北上的玄甲軍士駐守揚州府,負責揚州府的防務,再南向壓製江南。鄭芝豹率四萬玄甲軍駐守在太湖軍事基地,專職整個南直隸的防務。”

    “太湖軍事基地也不會荒廢,我將太湖基地一分為二,一部分用作玄甲軍駐守的軍營,一部分改建成軍工廠。要想統一天下,必然還要大肆的招兵買馬,更需要大量的軍火裝備。單憑常熟兵工廠的生產力是跟不上的,我早就想再擴建一個兵工廠。”

    張英的勇猛和忠誠,無論方原,還是景傑還是有信心的。鄭芝豹更是在方原征服福建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乃是方原的鐵杆支持者。若他要反方原,在福建時也不會力主鄭芝龍投降,撤了仙霞古道的防務,令方原順利進入福建,更不會等到現在再來反叛。

    景傑讚成了方原對南直隸防務的安排,又問道,“若抽調總兵張英北上,閩廣那邊會不會生亂?”

    方原說道,“據陳鼎、陳永華父子來報,台灣府的原住民已日漸消停,陳氏父子更是提出在島上征募原住民入軍,維護本府治安,多次上書請求撤走部分台灣府的駐軍,以免和原住民駐軍產生摩擦和不和。我決定將納吉的一萬山地特種營撤出台灣府,返回廣東,幫助老四加固廣東的防禦。還有精通海戰的施福,和一支火炮母艦編隊駐紮,老四那方應該無事。”

    景傑追問道,“若撤出了山地特種營,令陳氏父子、原住民負責台灣府會的防務,台灣府會不會生變?!老大真這麽信任陳氏父子?”

    方原暗暗一笑,陳永華在曆史記載裏,對鄭氏是忠心耿耿,也沒有太大的野心,確實是個值得托付忠厚之人,甚至還被馮錫範忽悠著交出了兵權。若換成野心勃勃的馮錫範之流,那就真的要嚴加防備。何況陳永華在曆史上是以文治見長,武略倒還在其次。縱然有反心,區區一個台灣府,大軍所至也可彈指而下。

    方原笑了笑說道,“老三,如今我麾下缺乏人才啊!台灣府暫且還是交給陳氏父子吧!若他們真有異動,憑施福的火炮母艦編隊,立刻就能平定叛亂。”

    “老三,這些日子,你還要在鳳陽府、甚至去河南招攬四、五萬流民加入玄甲軍,將整個鳳陽的玄甲軍兵力提升到十五萬!”

    景傑見他已布置妥當一切,再無話可說,拱手領命,“是!”

    方原與景傑達成了默契,至少在軍務上,是不會有太大的變故。至於內閣、人民總會、商業協會那幫人,隻能由他親自回江南去溝通。

    方原令甘輝率軍回了江西,再將鳳陽軍務全給了景傑,便和胡琦、馬一山二人一同返回了蘇州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