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軍的反擊
字數:3413 加入書籤
十日後,方原分別派出與牛成虎、鄭家棟兩個總兵聯係的探子回了,兩個總兵承諾方原,在半個月後派人前來談判。
方原在濟寧州等了半個月,卻不見牛成虎、鄭家棟二人前來談判。兩個總兵隻是派出了軍士前來聯係,一個提出要任陝西總兵的建議,一個提出要任山西總兵。
陝西、山西與蒙古接壤,乃是北疆邊防重鎮,能不能任用二人擔任這麽重要的邊鎮總兵,還要考察二人的實際能力,方原不能眼下就隨口應允。
他又派出軍士,邀請兩個總兵當麵談判,達成投降條件。結果一連十餘日,牛成虎、鄭家棟卻再沒了回話。
這日,方原剛剛起床,還是睡眼朦朧,景傑突然匆匆來報,昨夜濟寧衛傳來緊急軍報,入夜後,遭到明軍的大舉偷襲。拱衛濟寧衛的五十艘戰艦全軍覆沒,不計其數的明軍從濟寧衛港口登陸,連夜攻打濟寧衛城。
濟寧衛的玄甲軍吃緊,已丟失小半陣地,派人前來濟寧城求援。
之前濟寧衛駐紮著五萬玄甲軍士,後來方原為了鞏固濟寧城的防禦,調了一萬玄甲軍士進濟寧城。為了東、西夾擊兗州城,又派出了兩萬軍士攻占了兗州城西南方的鄒縣,互為犄角之勢,保持對兗州城的鉗形攻勢。
眼下留守在濟寧衛隻有兩萬軍士,加上在濟寧城的,也隻有五萬軍士。
明軍的大舉來襲,確實出乎方原的預料。以玄甲軍水師的絕對優勢,京城朝廷那點戰艦怎麽可能打得濟寧衛的水勢全軍覆沒?除非是......
方原腦海裏突然出現不詳的征兆,除非是威海衛的鄭森出手了。鄭森剛剛打退了施琅對威海衛的第一波攻勢,確實能騰出手來支援孫傳庭的攻勢。
濟寧衛的玄甲軍士有兩萬之多,而且玄甲軍普遍戰力是高於明軍的,能打得玄甲軍連連敗退的,就隻有孫傳庭的那支精銳新式明軍,而且數量絕然不少。
兩人正商議間,軍士又急匆匆來報,濟寧城北也出現了兩支兵馬,鋪天蓋地而來。一支是打著‘牛’字旗號,一支是打著‘鄭’字旗號,每支至少有三、四萬軍士之多。
不必說,這兩支人馬就是之前一直在和方原周旋著要投降的牛成虎、鄭家棟無疑了。
方原直到此時此刻才知是上了兩人的當,這兩個總兵根本就沒想過要投降,之所以和他周旋,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的麻痹戰術而已。
以牛成虎、鄭家棟的出兵規模,顯然也是傾巢而來。
方原在寢居裏來往的踱著步,頭腦漸漸冷靜下來的他,也逐漸理清了這次偷襲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次孫傳庭,鄭森兩方的聯軍作戰無疑。
孫傳庭不去救東昌、青州二府,戰略意圖已十分明顯,就是仿效薩爾滸戰役,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戰法。不理會分兵青州、東昌二府的玄甲軍,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濟寧衛,和方原所在的濟寧城。
攻打濟寧衛的目的,當然是衝著濟寧衛裏的軍糧來的。隻要攻占了濟寧衛,不僅能焚燒玄甲軍的軍糧,甚至還可以切斷大運河運送糧草的糧道。
方原暗中比較了雙方的兵力,兵源素質,還有火炮數量。
論軍隊數量,孫傳庭調集來攻打濟寧城、濟寧衛的軍團至少在十二萬以上,而方原這方的防禦力量,充其量隻有五萬,縱然將鄒縣的玄甲軍調回,也隻有七萬。在兵力上處於絕對下風。
論軍隊質量,孫傳庭傾巢而來的,至少有五萬以上的新式明軍,再加上七萬明軍。而方原這方,最精銳的玄甲鐵騎已派去東昌府;而王牌之師特戰軍也派給了青州府的張英。這兩支主力王牌不在,留駐在濟寧州的,其實是戰力稍弱的步戰營軍士。綜合兵員素質,隻在孫傳庭大軍之下。
論火炮數量,方原已將三分之二的火炮配給了赤古台、張英分兵的兩路,留在濟寧州的,隻有不到一百門火炮。火藥、鉛彈雖有不少,但也隻能堅持一、兩場大型的炮戰。
方原暗暗比較過,不由得深噓口氣,他未曾料到的是,雙方的主力決戰就這麽從天而降,在他猝不及防的時候開始了!
軍情已十分緊急。
景傑顯然也意識到這一場戰爭孫傳庭已是孤注一擲,率明軍主力前來與方原決戰。眼下,孫傳庭是做好了決戰的準備,而玄甲軍這方是倉促開戰,若將戰爭比作下棋,在這場決戰的開局,玄甲軍就失了先手,落在了絕對的下風。
景傑沉聲說道,“老大,孫傳庭率主力前來與我軍決戰,我們也立刻調回駐紮在鄒縣的兩萬玄甲軍!”
方原神色凝重的望著沙盤,緩緩的道,“老三,濟寧衛眼見不保,水路的運輸通道已被孫傳庭切斷;若再抽調鄒縣的玄甲軍回援,丟了鄒縣,陸上的運輸線也會被切斷。糧道一斷,這一戰還怎麽打,鄒縣的兩萬玄甲軍絕不能動!”
景傑也知他的疑慮甚是在理,又說道,“老大,那我們立刻派出哨騎前去東昌、青州二府,令赤古台、張英立刻回援,包夾孫傳庭的明軍!”
方原仍是搖了搖頭道,“老三,威海衛的鄭森既已參戰,可見朝廷並非對孫傳庭見死不救。至少五軍都督府的幾個都督,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若周遇吉的晉軍,吳三桂的關寧軍也南下支援山東戰場。這一戰的勝負便再難預料,而且還以我軍輸麵較大。”
景傑繞著沙盤走了幾圈,歎聲道,“老大,這一次北伐,我軍已殲滅一萬火車營,一萬新式明軍,俘虜白廣恩,擊殺高傑,斬斷孫傳庭的兩條臂膀。玄甲軍的軍威早已威震山東,不如見好就收,撤兵了吧!”
景傑的建議就是謹慎的戰略,放棄這種猝不及防的決戰,退兵回南直隸。
方原坐回了帥椅,微閉雙目,淡淡的說道,“老三,俘虜白廣恩,擊殺高傑算什麽?這次我軍的北伐準備充足,若無功而返,就是戰敗,哪來見好就收的說法?!”
景傑走到他跟前,語重心長的勸道,“老大,我軍坐擁江南,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利在久戰;而孫傳庭以山東一隅敵江南,利在決戰。我軍若是倉促與之決戰,是舍長而就短,恐怕會重蹈袁紹官渡之戰戰敗的覆轍啊!”
方原不得不承認,景傑所言在軍事層麵是極為有理,在這種下風之局,倉促決戰,確實凶險萬分。但,方原所顧慮的,遠遠不止軍事層麵的風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