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上下五千年最強武學
字數:3784 加入書籤
農曆正月十五,正是全家團聚,萬民歡慶的元宵佳節,這一天也是漢章帝劉炟的誕辰之日。
劉炟四十歲生日,皇帝做壽,天下震動。
這一日,皇宮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劉炟身穿龍袍,頭戴金冠,高坐龍椅之上,接受百官朝賀。
小公主劉采薇和莫絮兒也是一身新衣,站在高台之上,觀看眾人獻禮。
一年來,莫絮兒在劉采薇的細心關照下,漸漸走出父母不和,自相殘殺的陰影,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眾大臣獻上的壽禮平平無奇,毫無特別之處,不外乎是白玉觀音、玉如意、金佛,翡翠玉西瓜、夜明珠、琥珀山莊、寶刀寶劍之類的俗物。
劉炟一一收下,並給予厚重的賞賜。
鍾鼓聲中,千機閣馬斯率領山口日照等四名武峰境的超級高手上前祝賀。
五人一齊跪倒,山呼萬歲,馬斯手捧三卷羊皮卷軸,高舉過頭,朗聲道:“陛下,臣馬斯率領千機閣眾人不負眾望,終於將《舞鬼籙》編輯而成,獻給陛下,以做壽禮!”
劉炟聞言大喜,笑道:“諸位請起!編成《舞鬼籙》,諸位功居第一,賞黃金一百萬兩!”
“謝陛下!”眾人也是欣喜萬分,謝恩站起,立於台下。
一位年老的太監快步走下高台,從馬斯手中接過三卷《舞鬼籙》,呈給了劉炟。
劉炟展開一開,不禁眉頭一頗,十分不快。
原來馬斯耍了個心機,三卷《舞鬼籙》全部是用古羅馬文字寫成,如花鳥魚蟲般的古羅馬文字,在中國,大概隻有馬斯一個人能看得懂。
“馬斯,三卷《舞鬼籙》為何都是番文,你是想戲弄朕麽?”劉炟臉色一沉,慍怒道。
“陛下,臣怎麽敢戲弄陛下?臣實在不會用漢字書寫,所以這才用家鄉的文字書寫,請陛下明鑒!”馬斯急忙跪倒在地,極力分辯。
“你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劉炟沉吟片刻,緩緩地點了點頭,“《舞鬼籙》事關重大,你一個人恐怕難以保管,朕有一個法子,將《舞鬼籙》上、中、下三卷分別由三個人保管,可保萬無一失。”
“陛下想把《舞鬼籙》交給誰?”馬斯心中一緊,急忙問道。
“上卷由你保管,下卷由朕親自保管,中卷山口日照保管。”劉炟思索片刻,很快便確定了最佳人選。
“陛下聖明!”馬斯心中大喜。
原來《舞鬼籙》實在太過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所以分為上中下三卷。
擁有五十年以上功力,可以修煉上卷。
擁有百年功力,可以修煉中卷。
擁有三百年功力,可以修煉下卷。
上中下三卷記載的武功各不相同。上卷記載得是取中國、高麗、扶桑、琉球、匈奴、西域的功夫之長,揉合而成的無上神功。
中冊記載得卻是天竺、波斯、安南、緬甸、邏些武功之大成。
下冊則是古羅馬槍術、劍術,英吉利拳術、古埃及體術的精華,亦有其獨到之處。
三卷神功各有其長,隻要練成一卷,便可武功大進,天下無敵。若是三卷一齊練成,便能成為陸地神仙,遨遊四海,如履平地。
可以這麽說,武林中沒有任何一門武功能與《舞鬼籙》相提並論,號稱大漢四百年來最強武學的《五絕殺》、梨山派公認天下第一的《玄女劍法》和《**劍法》,與《舞鬼籙》相比,相去甚遠。
就算是上古時期黃帝修煉的上古神功《九龍飛升訣》和上古魔君蚩尤獨創的煆體功法《玄黃不滅體神功》,與《舞鬼籙》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除非有天賦過人之輩,將《九龍飛升訣》和《玄黃不滅體神功》一起練成,正邪合一,陰陽交融,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許能與《舞鬼籙》一較高低,也未可知。
但上古兩大絕學《九龍飛升訣》和《玄黃不滅體神功》,早已失傳上千年,無人練成。
《舞鬼籙》是集解剖學、舞蹈、各國武功、佛理、忍術於一身,博大精深,以奇詭見長,罕有人有之匹敵者。
當然了,所謂手有長短,人有高有低,這三卷書自然也有高低之分。
其中以上卷最為精妙,是全書的精華所在,中卷次之,下卷再次之。所以馬斯得到上卷,心中竊喜不已。
侍衛將三卷書分到三人手中,三人分別藏好,馬斯和山口日照磕頭謝恩。
山口日照一眼便望見了高台之上明眸皓齒、笑語嫣然,渾身上下散發著少女靈動氣質的小公主劉采薇。
山口日照突然想起了一年前,劉怛曾經承諾過自己,一旦《舞鬼籙》編輯完畢,就將小公主劉采薇下嫁自己。
山口日照本就是個好色之徒,加之為了編寫《舞鬼籙》,已經半年沒碰過女人了,色心大熾,見了劉采薇這樣的絕色佳人,如何把持得住,心頭火急,便大著膽子,向劉炟說明了來意。
“不錯,我確定說過,”劉炟微微頷首,目光中閃過一抹狡黠,“但如今國難當頭,莫嫣然率領鬼堡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做,百姓身處水深火熱,我輩武林中人,又豈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誤了大事!”
“陛下身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難不成說過的話,不算麽?”山口日照怎麽會輕易放棄劉采薇,他不畏強權,據理力爭。
“你若想娶我女兒,還得幫我辦一件事才成!”劉炟摸了摸山羊胡子,笑得很開心,仿佛一隻老謀深算的狐狸。
“什麽事?”
“殺了莫嫣然,鏟除鬼堡,為武林除害!”劉炟沉聲道。
“這有何難?臣已有妙計,不過隻能說給陛下一個人聽,以免泄漏出去,便不靈了。”山口日照故作神秘道。
“你有什麽好主意?上前來說,若能成功,朕重重有賞!”劉炟十分高興,朗聲道。
山口日照快步走上高台,在劉炟耳邊輕聲耳語了一陣。
劉坦一邊聽著,一邊點頭,仿佛十分同意山口日照的方法。
劉坦聽罷,沉呤了一會,方才遲疑道:“此計雖為妙計,能夠成功,但未免太過卑鄙無恥了。我堂堂大漢皇帝,名門正派,仁義之師,若是用這種法子取勝,豈不是讓天下人取笑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