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詭秘的陸地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無論是蔡佛海,還是盧念萱,葛正天一眾曾與戚彌公事的同窗友人,都想不到,當他們思念戚彌之時,就連戚彌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究竟身處何地。

    自被吸入旋渦,陷入昏迷,曆經了一連串似夢似幻又似真的奇境後,戚彌在一個被密林包圍的,深不見底的水潭邊醒了過來。

    蘇醒後的戚彌,發現與他一同漂到岸邊的,還有珞凝、薑靜海和陳家安。而且,萬幸的是,他們都活著。可他們也都如戚彌一樣,不知道進入旋渦後到底發生了什麽,更不清楚他們究竟身處何處。

    遇險之前,劍拔弩張的兩對敵人,麵對劫後餘生卻不隻身在何處的境況,隻得暫時擱置爭議,放棄敵對,結為共度患難的夥伴。

    饑腸轆轆的四人,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從水潭旁的樹林中采集了些野果充饑。

    又過了大半天,多虧體力最快恢複的戚彌,成功爬上了距離水潭不遠處一座小山上的一顆大樹,一行落難的夥伴才得以知曉,距離他們數公裏遠外,有一條望不見邊的海岸線,而在海岸線相反方向,數十公裏外,則有一道同樣看不到盡頭的高大山脈。

    一番商議後,四人一至同意向山脈方向進發,想以登高遠眺之法,探明他們處境之謎。

    確定首要目標後,四人又花了好幾天時間,才得以穿越茂密的叢林,草地,攀上了那條巨大山脈中,較高的一座山峰。

    在此期間,戚彌通過與珞凝、薑靜海進行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問答,確定了她們絕不是vr模擬出的人物,薑靜海也效法戚彌,確定了陳家安的身份。然而,他們卻始終無法確定,大家是不是一同進入了vr幻境。

    在從水潭行進至山峰的這段路上,一行人竟先後領略了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溫帶山地等幾乎不可能在如此規模的空間內共存的多種多樣的氣候環境,以及時而如發瘋了一般一天四季的詭異天氣變化。

    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一行人多次嚐試用薑靜海在vr幻境中用過的太陽定位法,大致估算所處的位置,結果卻訝異地發現,通過太陽定位計算後,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這塊陸地的位置竟然是變化的,而且變化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普通的郵輪遠洋航行的航速。

    這些詭異的情況,加上james不知所蹤,讓他們強烈懷疑他們所處的陸地並非真實存在,而是vr幻象。可是,雖然他們先後嚐試了所有區分vr環境與現實的方法,始終未能確定他們是身處幻境之中。

    本來寄希望於登頂高峰後,能獲取一些有關他們處境之謎的一行人,在成功登頂,環伺遠眺之後,卻失望地發現,在比到身後,已有數十公裏之遙的海岸更遠的前方,還有一條更為險峻、巍峨,頂峰高聳如雲,似有不化積雪的山川,橫亙在與天相接的大地邊緣。

    雖然失望惆悵,但別無選擇的戚彌等人,隻好再度整裝籌劃,向那條險峻的山川行進。

    從此山通往彼山的路途,遠比水潭走來的那一路,要艱險得多。

    從水潭登上第一道山脈的一路,雖然海拔落差不小,但包括山峰峰頂在內的整個行進區域,均處於植被茂盛,物種繁多,類似熱帶,亞熱帶的溫暖環境中。即便這一路天氣多變,時而雨雹狂風來襲,時而烈日高溫侵擾,但一行人喝水,吃飯均不成問題,也不用擔心衣著較少,難以保暖。

    然而,自第一道山脈向第二道山脈出發伊始,剛翻過峰頂,一行人便感覺氣溫有了明顯的下降,而且周遭的植被品種也發生了變化,且密度較翻山之前,變得大為不及。

    相較於第一道山脈與水潭一側平原,超過兩千米以上的落差,麵向第二道山脈一側的山腳至峰頂,卻隻有不足百米的距離。而且,第一道山脈至第二道山脈的廣袤草原、丘陵地區,憑肉眼便可看出明顯的高度爬升。

    海拔急劇攀升的危害,在戚彌等人進入山間草原地區的第一夜便凸顯了出來。由於草原地區樹木稀少,一行人找來的樹枝,隻夠生活,根本沒有多餘的木材搭建臨時帳篷。可即便生了火,高海拔曠野的寒風,還是能讓衣著單薄的一行人冷得難以入眠。尤其是體質較弱的珞凝,雖然緊鄰火堆,裹上了戚彌脫下來披在她身上的衣服,還是冷得瑟瑟發抖。

    在荒涼的草原上,食物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問題。雖然在出發前,準備了不少食物,但步入草原後,方才發現,食物的消耗遠比之前預計的要快,而要在沒有果樹的荒涼草原上補充食物,對於手無寸鐵的戚彌等人而言,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草原上,度過饑寒交迫的兩日後,由於食物消耗過多,珞凝又患上了重感冒,一行人不得不選擇返回溫暖的叢林,另謀出路。

    詭異的是,一行人回到第一道山脈,再朝第二道山脈眺望,卻見那巍峨險峻的第二道山脈已沒了蹤影,在丘陵草原的盡頭,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大片在飄忽的地表氣流影響下,好似在水波中晃動的焦黃荒漠。

    回到叢林中後,為了讓珞凝養病,戚彌一行選了一塊適宜之地,搭建了一個臨時營地。

    在臨時營地駐紮的數日中,戚彌、薑靜海和陳家安,曾先後多次重新登頂之前曾攀上的山峰,向山那邊眺望,然而每一次,他們在草原盡頭,均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時而是飛沙走石的沙漠,時而是水草豐茂的濕地,時而又變成了驚濤海浪的大海。而且一連數天,變幻的景象竟從未重複過。

    倘若一行人並非置身於幻境之中,那能解釋草原盡頭多變之景的唯一原因,便是海市蜃樓。

    而海市蜃樓的出現,則令戚彌等人完全沒法估計那海拔不斷攀升的草原究竟有多大,從而也迫使他們不得不暫時打消再度深入草原探查情況的念頭。

    陸路不通,一行人自然而然想到了海陸。恰好從第一山脈至海岸的廣袤區域,大部被物產豐饒的雨林,不僅能為戚彌一行人提供豐富的日常物資,還能產出堅實的木材,供一行人造出足以出海的大船。

    有了造船出海,沿海岸線,探明這塊陸地時貌的想法後,戚彌毫不遲疑地用一連串精密的心算,將朦朧的想法變成了詳實的工程方案。

    在這塊詭異陸地上度過的這幾天,一行人對此地詭異的環境氣候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之之前被吸入漩渦,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陰影,為了保險起見,戚彌在設計船隻時,直接采用了跨洋快船的續航、安全標準進行了設計籌劃。按照他所製設計方案造出的海船,將具有在海上應對狂風巨浪,持續航行個把月的航行能力。

    雖然知識淵博,早已將人類各項造船技術熟記於心的戚彌,給出了一套完全不會出錯的木質海船建造方案。照此方案,利用3d打印技術,不出一天,便可讓成品大船下水。可對於手無寸鐵的戚彌一行人,要徒手閥木造船則絕非一件短期內便可實現的易事。

    然而,戚彌畢竟是非凡之人。天賦異稟,過目不忘,而又自幼好學的他,有著如同大型圖書館數據庫一般的知識儲備,他不僅在幾天內便設計好了詳實的造船的圖紙,還將整個造船工程的準備工作流程都一一籌劃了出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造出戚彌設計的渡海快船,必須先獲取足夠數量的木材。為此,戚彌特地挑選了一條水量適中,兩岸林木質地事宜,樹木豐茂的河流作為運河,並決定在靠近河流入海口附近一處水勢較為緩和的河灣處,搭建了造船的船塢。

    在選定船塢位置,安營之後,戚彌又同具有野外生存知識和經驗的薑靜海和陳家安,開始在山地區域找到了足夠數量的石材,製作石斧,石鋸等各種工具,以備造船之用。

    然而,就在造船準備工作開始後不久,陳家安便意外的在叢林中撿到了一把鐵製的砍刀。當他心情激動地拿著這一重大發現,返回營地時,卻發現,一群不速之客,已與戚彌、珞凝和薑靜海在營地遭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