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是左立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晚上張小凡的將自己事情做完之後,孫啟宏來到車間。
“強子,你過來”
“叔,什麽事啊”
“那個,技術你學的怎麽樣”
孫強尷尬的笑了一下,才半個月,不知道學什麽技術。
“我會配料了”
“誰問你配料,配料我隨便花個一千多請個工人就可以配了,還需要你來?我把你叫過來,就是想讓你學技術,你知不知道現在張小凡什麽工資”
孫強搖搖頭,他就知道自己的工資是2500一個月。
“他一個月從我公司最少要拿走24萬,我直接跟你說,如果你有他那個本事,這錢歸你拿”
“啊?!!這麽多啊,叔,我一定抓緊努力,我感覺技術也不是很難,再過一兩個月我應該就可以出師了”
孫強看到每次張小凡,都不用寫單子,順口就是這個多少那個多少,讓自己和其他工人一起拿料,然後隻要看一次樣板,就說:你們現在可以生產了。
這麽簡單的事情,按照孫強的理解,應該有個三個月應該就可以了。
張小凡沒聽到,如果聽到了,他也不會說什麽,隻是心裏會說:騷年,你還是太年輕了。要不要回爐重造一下?改善改善你的智商。
檢測組穩定下來了,當然這個功勞並不是歐陽偉的,而是公司製度的。
觀瀾集團檢測組,有嚴格的檢測製度,隻要你按著做就可以了。
歐陽偉也比較低調,並沒有張牙舞爪,指手畫腳,僅僅隻是分配任務給張小凡他們四個人,他自己也給自己分配一個任務。
這讓張小凡對歐陽偉就高看了一眼,還算有自知之明,知道其他四個人比自己強,並沒有因為職位高而頤指氣使。
這樣的日子,張小凡也覺得挺舒服的,沒人找自己麻煩,自己隻要安心等待著,左立來找自己。
對於左立這樣的人,他覺得肯定會來找自己和歐陽偉,兩個新人最好欺負,原材料進公司倉庫的時候,就讓張小凡來檢測,然後給張小凡一點好處,或者威逼利誘,讓張小凡簽上字。
再讓歐陽偉這個組長簽上字,那麽這批貨有一點點小毛病,或者達不到公司的最低標準,也無所謂了。
至於性價比什麽的,在左立這樣的人眼裏,那算什麽。
損公肥私對他們而言,良心上都絕對不會過不去。
果然,在張小凡到觀瀾集團上班二十多天的時候。
左立,請了張小凡和歐陽偉一起聚餐。
張小凡可沒有任何推脫,就直接答應了。
歐陽偉很疑惑,自己一個不認識的人幹嘛請自己吃飯。所以很猶豫,不過對於左立這樣的人精,對付下歐陽我這樣的菜鳥幾句話就搞定了。
“歐陽組長,今後我們要多交流,我們采購和你們檢測要互相配合,才能更好的為公司服務。
第一次由於上一任的組長走得比較匆忙,所以我們兩個部門之間,很多東西都沒有處理好,歐陽組長上任也有半個多月了,應該理清楚了貴部門有一些瑣事。
所以我想趁這個機會,也為了以後更好的合作,我們前期先溝通一下,大家先吃個飯,了解了解一下。”
“那左部長,說個位置吧,下完班我直接過去”
“我在越州酒家已經訂了位子,就在這條路往南走,大約一公裏靠右手邊”
張小凡聽他們的對話,這左立果然是世故的很,說話說的冠冕堂皇,做事卻是陰險狡詐,其實向觀瀾集團這樣的公司,是不希望看到采購部和質檢部關係太好,那樣隻要雙方以聯合,損失大的絕對是集團。
采購部聯係供應商,質檢部檢測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有貓膩,而且質檢部和采購部又沆瀣一氣,其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如果隻是吃回扣原材料沒有什麽問題那還好,萬一原材料質量出現問題的話,那集團公司損失就大了。
然而剛入職的歐陽偉並不了解這樣的情況,你們真的隻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誼。
去之前,張小凡特意買了一個東西,然後打電話告訴孫啟宏,晚上確實有事情,無法過去,下個星期一多上一天班。
“歐陽組長,小張你們來了,快坐,菜馬上就上來了,在這個之前,我得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左立,左邊的左立正的立,現在忝居觀瀾集團粉末塗料分公司采購副部長”
歐陽瑋笑了一笑,他實在是不擅長交際,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東西。
“左部長你好,我叫張小凡,和歐陽偉同學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沒想到左部長這麽年輕,就已經是部長級別了,實在是我們的榜樣。”
雖然心裏恨不得將左立千刀萬剮,但是張小凡表麵上還是要做出一副很高興很興奮的樣子,還得拍他馬屁,讓他對你減少戒心。
“過譽了過譽了,哪有你說的那麽好,像你們做技術員,將來絕對比我有出息。”
相對於悶葫蘆歐陽偉,左立明顯感覺張小凡要聊得來的多,張小凡正在給左立的感覺,我想拍你馬屁,有什麽事可以找我來做。
看到張小凡跟左立凱凱而談,歐陽瑋其實是很嫉妒的,他知道自己這個組長很難坐穩,所以職位在采購部部長給未知成了左立他確實很想交好的。
不過他感覺自己完全插不上嘴,張小凡跟昨天兩個人聊車,聊地理,聊政治,聊女人。
時不時的兩個人哈哈大笑,不然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傻逼坐在邊上,雖然左立還會顧著自己,是不是在跟自己聊聊天,可是麵對左立的話題,基本上隻能嗬嗬應對一下,有些就像在聽天書一樣。
這樣的感覺很難受,從來沒有這樣尷尬過,自己平時看不起的張小凡,在聊天的時候就遊刃有餘,那種挫敗感,甚至比張小凡第一次檢測的時候用實力超過自己還要大。
“歐陽組長,小張,今天很高興和你們認識,以後我們兩個部門聯起手來做事情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