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別急,我們還要討論

字數:3468   加入書籤

A+A-


    張小凡這個價格並不是標新立異,張小凡始終相信一個企業,想要獲得快速的發展,第一,必須要有足夠的利潤,第二,必須要有足夠大量的訂單,第三,一定要形成口碑效應。

    留給張小凡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張小凡的原始積累,其實相當的少,要想在國內這個舞台上,打出自己的名氣,光憑這一點點資本是完全不夠。

    所以張小凡,他決定不走低價傾銷路線,而是打算向高精尖靠攏,自己有30年的知識與經驗,很容易走在別人前頭,做出超出時代一點點產品,然後賣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價格。

    這就是張8這個價格的原因。

    聽到他們各自報出的價格,張小凡並沒有後悔自己報出這麽高的價,雖然他猜測而且這次可能比較懸,但是自己製定的策略,一定要毫不保留的執行下去。

    不過張小凡還是抱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就在李飛雲身上,從張小凡的了解,李飛雲這個人應該更注重的是品質,價格也許會成為他考慮的對象,但絕不是主要對象。

    接下來李飛雲又報出兩個價格,無一例外,都是低於市場價格。

    這就是國內的現實,質量如何先不說,我要爭取這個單,幾乎所有供應商第一想到的,絕對就是降低價格,而不是從更高更好的質量出發。

    這樣的情況並不單單隻是企業,甚至個人在這個上麵表現更佳的強烈。

    這就導致一個現象,國內同一廠家出來的產品,一級品從來都是銷往國外的,二級品才會被銷售在國內,雖然很多人吐槽這個現象,但是依然無法改變。

    李春華輕蔑的看著張小凡,雖然張小凡的技術應該算不錯,但是相比於觀瀾塗料這麽多技術員的結合,你張小凡的產品不可能超過觀瀾集團的產品。

    但是你居然報出這麽高的價格,怎麽感覺有點失心瘋,幸虧集團上次叫他開除了,否則這樣的人隻會給公司添亂。

    這次張小凡去了新公司,李春華已經在給這家新公司默哀了,超出市場價格10%,估計也隻有張小凡這樣的人才能想得出來。

    不隻是李春華,就連其他人心裏已經將張小凡排除在外,這麽高的價格,隻要李飛雲不是神經病,一般都不會采用。

    在這些人的心裏,想的就是大家產品應該都差不太多,可能會有幾個稍微超出那麽一點點,但是價格麵前,這些都是小問題。

    其實張小凡也有些忐忑,不緊張是假的,在李飛雲沒有報出結果之前,一切都是虛的。

    李飛雲這個單子是相當的大,不過張小凡能拿下這個單子,那麽一個月的淨利潤絕對超過15萬,這是任何一家中小企業都不願放過的利潤,而且,這會有一個廣告效應。

    依照李飛雲這樣苛刻的要求,在行業內絕對是知名的,隻要李飛雲在同行麵前幫張小凡說一句好話,那麽張小凡的產量就會迅速上揚。

    不說多了,李飛雲這樣的企業,隻要做到五六個,我滴個老天,一個月光光純利潤就有六七十萬。

    最主要的是,李飛雲的同行用的產品都是一模一樣,可以用一台機器,日夜不停的運轉,這對於生產成本來說,會降低很多很多。

    同樣的單子,500公斤和五噸,成本相差最少1塊,這就是為什麽任何企業都願意做大單,特別是長期的大單。

    這是一個相當穩定的現金流,現金流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個企業現金流為負,就是你應收款的賬麵數目再好看,離死亡也就一步之遙。

    李飛雲老神常在的坐在首位,他很喜歡這樣的狀態,自己拋出一個議題,下麵馬上安靜下來,像是在等待審判一般,這大概是權利的好處。

    一言而決生死,不管你是多麽清心寡欲的一個男人,都可能會被這種感覺所迷醉。

    這樣的氣氛其實相當難受,最終還是有人忍不住了。

    “李總,你給個痛快話,到底是誰中標了,這樣省得大家都受罪。”

    這下連張小凡都點點頭,本來張小凡以為應該是自己的,誰知道李飛雲遲遲不公布誰中標。

    這樣的等待是相當煎熬的,畢竟利潤放在這裏,誰都沒法無視。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哪一個人中標之後,其他人都垂頭喪氣,在這個人的眼中,絕對是最美的風景。

    “我現在也在衡量,我在價格和質量之間,再做一個對比,看看誰的性價比最高。

    你們也知道,雖然我很重視質量,但是你們幾家的質量其實差別可能也就在反掌之間,因為我的要求可能特殊了一點,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技術範圍之內。

    我現在需要召集我的夥伴,我們要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到底該怎麽決定,主副供應商歸誰,這件事情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這樣吧,中午你們就在我公司用餐,等我們商量好之後,我再來召集大家公布結果,反正今天之前,肯定會給大家一個答複。”

    大家都點點頭。

    “好的好的,我們也理解,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慎重的考慮,今天我要好好嚐嚐貴廠的夥食,我一直聽說貴廠的夥食相當好,他們都說李總的人和氣大方,對工人的生活方方麵麵都顧及到了。”

    李春華搶到了話筒,立馬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能在李飛雲的心裏留下印象,然後給自己加分。

    其他人立馬附和,你一句我一句,不斷恭維著李飛雲。

    張小凡都沒有湊熱鬧,隻是點點頭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就悶頭想著自己的事情。

    張小凡決定去生產車間看一看,和工人聊一聊,看看他們的需求是怎樣,畢竟使用的人還是工人,他們的意見會很重要,甚至能直接關係的你產品的生死存亡。

    東西好不好,工人怎麽都要占很大比例,如果所有工人都說你產品不好,一般的老板絕對不會用,特別是有些老板完全不懂行,這個時候工人的意見就是決定性的。

    雖然說不一定中標,但是這樣的機會很難得,能很直觀的了解使用者,對產品的態度以及最切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