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灰意懶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A+A-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信件越往下讀,蘇軾就越是氣憤,到了最後的時候,雙目已然圓睜,就連唇上的胡須,也開始抖動起來。

    為了避免被誤傷,高球很幹脆地從蘇軾的大腿上滑了下來,然後慢慢地退到了一邊。因為這個情況不管怎麽看,下一個階段都該是拍桌子發火了,而這個階段的人其實是沒有什麽理智可言的,哪怕是大文學家蘇軾,也該是讓怒火衝散理智了。坐在蘇軾身上的高球,顯然容易受到波及,所以他很幹脆地就撤走了。

    不出高球所料,在蘇軾那三聲‘豈有此理’之後,突然間毫無預料地站了起來,然後‘砰’的一聲,拿著信紙的右手狠狠地拍在了身邊的桌子上。隱約之中,高球似乎聽見了那張桌子發出了一聲淒厲的‘吱呀’聲。

    蘇軾緩緩地抬起了拿著信紙的右手,滿麵悲戚,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語氣說不出的淒涼,“這……這裏麵寫的東西,都是……都是真的?”

    “既然是老師寫的,那麽應該不會有錯。”

    依然是滿臉的微笑,蘇迨似乎完全不在乎蘇軾心中到底在想什麽。

    “好!好!好啊!”嘴上說著好,但是很顯然,蘇軾這個時候的心情應該是十分的悲涼的,不等蘇迨接話,已經再次開口,輕聲說道:“滾。”

    “什麽?”

    蘇軾的聲音太輕,以至於蘇迨覺得自己的這位父親好像沒有說話,因此下意識開口問了一句。

    “滾。我說——滾!你給我滾!滾出我的家!你這個混賬東西!你給我滾!”

    聲音從小到大,情緒從緩和到激烈,蘇軾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日儒雅的風度,反而像是一個無助的老人,在發泄著自己內心之中的不滿。

    “爹爹……”

    輕聲呼喚了一聲,緊跟著蘇過就不再說話,往日裏蘇軾的威嚴仍在,這讓蘇過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高球也想勸說蘇軾一句半句的,可是蘇軾這種失態的情況他實在是沒有遇到過,因此如何選擇勸說的機會,高球也是想不到,一時間進退失據,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了。

    輕輕地抖動了一下長衫,蘇迨完全沒有因為蘇軾的失態而有一絲一毫的動容,麵帶春風,微笑著說道:“蘇先生,這就是您的回複嗎?”

    “回複?這才是我的回複!你給我滾!!!”

    最後一個長音還未消散在空氣中,蘇軾已經將手中的信紙連帶放在桌子上的信封給撕了個粉碎,然後狠狠的擲向了滿帶微笑的蘇迨。

    ‘啪’的一聲輕響,已經變成了一團碎紙的信件砸在了蘇迨的胸口,碎紙四散開來,有如紛飛的雪花一般,慢慢的飄落到了蘇迨身前的地麵上。

    視線下移,蘇迨看了一眼自己老師的親筆信,雖然臉色沒有變化,但是有一刻卻明顯僵硬了,“既然蘇先生已經給出了回複,那麽我也就不再多待了,告辭。”

    一言既出,蘇迨沒有絲毫的留戀,就像麵對著陌生人一樣,多一句的話都沒有,轉身就往門外走去,讓想要挽留一下的蘇過連開口的機會都找不到。

    姍姍來遲的王潤之,這個時候才剛到客廳門口,正要進門,就看見了自己的二兒子表情僵硬地從門內走出,然後像是沒看見自己一樣,徑直往府邸的大門處走去。往客廳內看去,一地的狼藉,還有自家官人那蕭瑟的身影,王潤之知道,這一次的會麵,不僅沒有扭轉蘇軾和蘇迨父子之間的感情,反而讓他們的關係越發的疏遠了。

    “告辭?好!好啊!”

    蘇軾輕笑著,完全沒有意識到蘇迨已經離去了,整個人似乎已經傻了,不住地說著‘好’。

    “爹爹,您……”

    見過蘇軾失態,但是卻沒有見過蘇軾如此失態,說到底,蘇過也不過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孩童,雖然生理年齡比之高球要大了不少,可是實際上,他依舊是個孩子。

    這個時候,權衡過蘇軾與蘇迨的分量之後,王潤之放棄了去追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轉而義無反顧地走進了客廳,來到了蘇軾的身邊,輕啟朱唇,柔聲說道:“官人,迨兒已經走了,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哪怕就是不認這個兒子了其實都沒有什麽,可是……可是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兒子?夫人,我沒事,我沒事的。”有如一劑良藥灌進了蘇軾的耳朵之中,在王潤之開口之後,蘇軾的雙眼立刻就恢複的清明,雖然說神情依舊憔悴,但是已經冷靜了下來,“我沒事的,你們都出去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嘴上說著讓所有人都出去,可是蘇軾的腳步卻動了起來,哪怕高球並不是十分了解蘇軾的習慣,這個時候,高球也本能地覺得蘇軾這是要去書房之內冷靜一下了。恍惚之間,高球看著蘇軾的背影,竟然跟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一般無二了。

    當然,生於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的蘇軾,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五十二歲了,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裏,這個歲數其實已經算是個老人了。可是一直以來蘇軾的精神麵貌都和一個平常的中年人沒什麽兩樣,在高球的潛意識之中,蘇軾好像才不過是三四十歲一樣。現在看來,也就是一股精氣神在支撐著蘇軾這個人,而現在,不知道受到了什麽刺激的蘇軾,顯然已經沒有之前那種曠達的心境了。

    “官人……”

    看在眼裏,王潤之真的是疼在心裏,幾十年的夫妻,幾十年的恩愛,她又怎麽可能不動容?可是王潤之知道,蘇軾說都不願意和自己說的事情,再怎麽苦勸,其實也是沒有什麽用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蘇過湊到了王潤之的身邊,望著蘇軾遠去的背影,低聲提醒道:“娘,要不要把二叔叫來?”

    “這……不太好吧?不是說你二叔被選做出使臣遼國的使臣了嗎?我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就請他過來,萬一耽誤了你二叔的事情怎麽辦?”

    相比於蘇過的無知,王潤之可是了解更多的事情,比如蘇軾的弟弟蘇轍的事情。

    公元一零九四年,是北宋元祐四年,同時也是遼國大安五年,西夏治平四年。這一年的第一天,按著後世的說法,應該是一個星期日,但是很多的事情,其實就已經從這一個星期日開始了,比如說遼國國主的誕辰紀念。

    遼國與北宋的關係不用多說,自從澶淵之盟以來,兩國的關係好了不少,無論從哪方麵來說,派使臣去祝賀遼國國主的誕辰,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早在去年年底,其實就已經定了下來,讓蘇轍與趙君錫作為使臣共同出使遼國。趙君錫已經被任命為了刑部侍郎,蘇轍的任命,卻還在朝廷之中商議著,這其中的曲折,其實和蘇軾也脫不了關係。

    高球有心富國強兵,讓大宋朝一統山河,不受外族的侵略,可是現在的高球,隻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兒子,不說是不是人微言輕,就算是他想說話,又有誰想聽呢?與其悶悶不樂,一個人天天發愁,最後高球索性不去想那些破事,什麽蜀黨、洛黨、朔黨的,高球一概是左耳朵聽進去,然後順著右耳朵就給忘記了。

    今天說起蘇轍來,高球卻是突然間好奇起來,自己來到北宋這麽長時間,蘇軾是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文彥博’也見到了,可是蘇軾的親弟弟蘇轍卻是從來都沒有見過。按照蘇過的說法,蘇轍現在也是在汴梁之中的,對於這位於蘇軾同為‘唐宋八大家’之意的蘇轍,其實高球已經想了很久了。

    不過有些事情已經注定了,比如今天高球注定就見不到蘇轍。

    王潤之否定了蘇過的提議,然後招手將高球叫到了身邊,“幹兒,你家先生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書房了,你給他送杯茶過去吧!”

    “啊?哦!好!”

    心中還在想著蘇轍是個什麽樣的人,聽見王潤之的吩咐,高球本能的就愣了一下,等到反應過來,又忙不迭地答應起來。

    說起來,高球的身體確實不是很好,不過小小的一杯茶高球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讓府上的下人燒好了水,然後衝洗了一遍茶葉,高球端著沏好的茶水推開了書房的門。

    雖然這個時候才不過是中午,但是蘇軾的書房之內卻是一片陰暗,舉目望去,高球心中便是一驚,隻不過是片刻不見,蘇軾的頭上竟然出現了不少的白頭發,遠遠看去,就像一個憔悴的老人一樣。

    木製的門扇,不管如何小心,總是會發出聲響。高球推開書房的房門,‘吱呀’一聲,打破了書房內的寧靜。聽見了響動的蘇軾,抬起頭來,正好對上了‘怯生生’的高球。

    “先生,我給您送茶過來了。”

    咽了一口吐沫,高球平生頭一次感覺到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