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出行之始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自從蘇軾回到汴梁,蜀黨便再一次活躍了起來,隻是掌權的卻跟蜀黨的人沒有什麽關係。可是偏偏蘇軾等人還對一些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但這些現象卻跟朔黨重新掌權脫離不了幹係,因此蜀黨在政壇之中備受打壓,雖然現在還沒到舉步維艱的地步,但是也相去不遠了。

    蘇軾在某些方麵的堅持,卻使得蜀黨的人現在都有些難以堅持了,所以在蜀黨之中,也有不少人想要讓蘇軾外調,當然不是說貶謫,僅僅是外調而已。

    最後在蘇軾自己的堅持下,再加上一大群人推波助瀾,有心想要留下蘇軾的太皇太後也隻能鬆口,答應讓蘇軾外調為官。

    哪怕有些人想不明白蘇軾為什麽非要外調杭州,但是在大趨勢之下,也不可能說出什麽不同的意見來,隨後的結果,便是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值得一說的是,龍圖閣學士其實並不是什麽實際的官職,也並非會帶來什麽確切的利益,隻不過是一種加官而已,除了名頭比較響亮之外,也就沒有什麽太大的用處了。

    饒是如此,高球在知道蘇軾依然成為‘龍圖閣學士’的時候,也是大大的吃了一驚,要知道曆史上大大有名的包拯,便是被稱作是‘包龍圖’的啊!當然,再知道包拯死了才不過三十來年之後,高球已經再次想起自己已經來到了北宋,龍圖閣學士的名頭,其實也並非是可望而不可即了。至少,自己現在跟著的蘇軾,不就已經是了嗎?

    接下來自然就是收拾行裝,準備上路,蘇家的東西倒是不多,除了蘇軾的書裝了半個馬車之外,剩下的東西也不過是裝了另外半個馬車,隻是可惜了高球贏到的那幾個月的粟米,這要走了,人家米店的也不可能給一路送到杭州去,而讓米店的掌櫃將剩下的粟米折算成銀錢倒是合適,可是這種事情好聽卻不好說,因此便隻能作罷。

    下人們基本上都被遣散了,年輕力壯、青春貌美的都被留下,除了常年跟在蘇軾身邊的蘇林,也就隻有一個之前說過的吳媽了。這裏麵,蘇林其實已經五十多歲了,和蘇軾的年齡相差無幾,是陪伴了蘇軾三十多年的一個老人;而吳媽,則是因為蘇軾身邊還有女眷,所以給留下來的一個。

    要說北宋時候的辦事效率,其實真的是沒話說,中午蘇軾去寫奏折上疏,下午得到外調杭州的任命,傍晚回到家中開始督促下人們打點行裝,當天夜裏就準備完了。

    第二天早上有宮裏來的人宣讀聖旨,其實也就是走個形式。到了大概十點多的時候,一切就都準備好了。蘇軾一輛馬車走在最前麵,然後王潤之單獨一輛馬車,王朝雲一輛馬車,剩下的就是跟在後麵的裝著行李的板車。

    高球帶著花想容陪著王朝雲坐在馬車之中,蘇遁則是跟在了蘇軾的身邊,這個時候剛出汴梁的城門,高球覺得新鮮,便撩開了馬車的車簾往門外看去,卻是看見了很多身穿官衣的人等在了路邊的涼亭之中,為首的,便是之前曾經見過的門下侍郎劉摯。

    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高球就看見蘇軾下了馬車,徑直迎了上去,不過蘇過卻沒有跟上,而是回身來到了高球的馬車外麵。

    “嘿!看什麽呢!”

    蘇過仰著頭,望著比自己‘高’了一頭的高球,笑著問道。

    讓人這抬著頭看自己當然不太好,所以高球將腦袋縮了回去,然後將馬車前麵的門簾給掀了開來,拍拍車把式的腰,讓其退到一邊,這才趴到了車門的邊上,歪著小腦袋,看著蘇過問道:“這是怎麽回事?早上的時候不是有太監來傳過聖旨了嗎?這麽多當官的聚集在這裏,這是要幹什麽?”

    “這個……好像是什麽慣例吧?我也不是很清楚的。”

    蘇軾吃苦的時候蘇過趕上了,但是享福的時間真的沒有多少,所以對官場之上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的,就像今天的事情,他也隻是隱約有那麽點印象。

    不過,高球的這個問題確實注定要有人來給他解答的。

    端坐在馬車之中的王朝雲一直溫柔地注視著高球,聽見高球的這話,忍不住開口解釋道:“這是我大宋的恩例,每當有忠臣外調為官的時候,必然是要派內侍前來上次龍茶、銀合等物,以示恩寵。”

    “原來是這樣,隻是不知道,那龍茶是好喝還是難喝。”

    與尋常喜歡碳酸飲料的朋友比起來,高球更喜歡喝茶,當然這也和他常年寫作脫不了幹係,一杯濃茶,可是要比什麽都要好喝的。

    “應該……還好吧?不過誰知道呢?不過這次我們是去杭州,到了杭州,還怕沒有好茶嗎?”

    本來想要在搞起麵前誇耀一番,但是蘇過也是真的沒享過什麽福,所以‘應該’了好久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最後隻能悻悻地轉移了話題。

    “這倒是,都說西湖龍井,西湖龍井的,到了杭州還能沒有好茶喝嗎?估計等我們到了杭州的時候,也就快要到采茶的日子了吧?”

    一想到自己即將喝到北宋的新鮮龍井,高球立刻就興奮起來了,要知道,就算是在上輩子,高球喝的也是包裝好了的茶葉,新鮮的連見都沒有見過。

    “采不采茶的我不清楚,不過我知道,隻要我們到了臨安,那好茶就少不了了!”

    為了挽回剛才丟了一地的臉麵,蘇過故作高深地跟高球打起了啞謎來。

    高球心中‘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然後臉色難看,艱難地說道:“難道……是有人要來送茶給先生嗎?”

    “嗨!你想什麽呢?爹爹是那種人嗎?我是說杭州有個大和尚,他和爹爹的關係可是不錯,他那裏聽說可是有不少的好茶的,到時候咱們還能喝不到?”

    似乎是明白過來自己剛才所言、所行都太過隱晦,以至於讓高球都誤會了,蘇過連忙一拍大腿,急切地解釋起來。

    “大和尚?是誰啊?”

    高球心中已經想起了那個‘佛印大法師’,可是經曆過三字經的失誤之後,高球已經小心了很多,因此便謹慎地詢問起來。

    “是了元禪師,爹爹的方外至交,前些年聽說是去了杭州,去年聽人說在飛來峰上的靈隱寺見過他,現在才是年初,他應該還沒有離開杭州才對。”

    生怕高球再次產生誤會,蘇過索性將事情全都說了出來,也省的再鬧出笑話來。

    “飛來峰?靈隱寺?”

    這兩個名字,有如一道天雷一般,轟然在高球的耳邊炸響。

    飛來峰、靈隱寺、道濟禪師。聽見了前麵的兩個詞之後,第三個詞就直接蹦了出來。

    哪怕沒有看過遊本昌老先生主演的《濟公》,但是又有幾個人不知道那個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長篇單口相聲《濟公傳》呢?

    如果不是知道濟公是生活在南宋的人,高球甚至都會覺得這位了元禪師就是濟公本人了,畢竟世上的和尚不少,可是能稱得上是‘大和尚’的,卻真的是沒有幾個的。

    蘇過不知道高球內心的震撼,還以為是他從什麽地方聽過,因此便笑著回答道:“沒錯,飛來峰,靈隱寺。聽說那裏可是出過不少的高僧的,隻不過我對佛法實在是沒什麽興趣,不然還能多給你說一些。”

    “這個倒是……哎?那不是安兒嗎?這怎麽坐著馬車從外麵回來?”

    本想敷衍蘇過一下,可是話還沒說完,高球就透過一個被風吹起的馬車窗簾看見了那個被自己救下來的‘安兒’。

    安兒姓甚名誰,高球一概不知,不過她的長輩和蘇軾的關係不錯,所以這個名字叫做安兒的小姑娘三天兩頭就會來找高球玩。不過最近這些日子好像是遇到了什麽事情,至少有三天高球沒見她了,沒想到今天見麵竟然會是在這種情況下。

    “嗯?是那個小女孩?”蘇過當然知道安兒的事情,順著高球的目光看去,正好也看見了安兒的馬車從一旁馳騁而過,“我說,要不要叫住她?”

    “叫住她幹什麽?這麽著急忙慌的,應該是有什麽急事才對,況且自古最是離別苦,何必再去叨擾人家呢?”

    明明看見了安兒的臉上有淚痕,但是高球知道,以古代這種交通情況來說,這一別估計就是永遠了,既然如此,那有何必再去給人家增加煩惱呢?

    “那倒也是,反正是你的朋友,說不說的都隨便你了。”

    仔細想想昨天來玩的那兩個小孩子高球都沒找人去通知,所以蘇過也就不堅持了,總歸是小孩子的事情,自己這個‘成年人’最好還是不要管太多的好。

    遠處蘇軾與劉摯等人一一話別,隨後喝下了內侍送上的龍茶,再將皇帝賞賜的財物命人搬到自己的車上,這一次送別便結束了。

    車輪滾滾,高球回頭看了一眼城高池堅的汴梁城,心中竟然也有了一絲不舍。(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