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麵聖

字數:5119   加入書籤

A+A-




    蔡攸還想說些什麽,但是很快就有太監走到了大殿的最前麵,然後開口喊了起來。

    “聖上駕到!”

    高亢的聲音響起,老太監掃視了大殿之中的群臣,然後轉過身去走到了一邊。

    就在太監走到一邊以後,一個身穿龍袍的少年緩緩走到了龍椅之前,轉過身來,慢慢地做到了上麵。

    等到年少的天子坐定,群臣拱手行禮,然後高球等一幫孩子也在皇宮內侍的安排之下有樣學樣,朝著皇帝行起禮來。

    值得一說的是,在宋朝臣子麵見君王其實並不需要行跪拜之禮,其實很多時候隻要作揖就夠了,真正需要一個臣子跪拜的時候,一般就是天子封賞他的時候。像是外放為官,又或者說是單純的升遷,其實都不需要太過隆重的禮節。

    見包括全部孩子在內的所有人都向自己行禮之後,年少的皇帝這才開口,故作老道地說道:“眾卿平身。”

    “謝皇上!”

    所有的人異口同聲地道謝,然後直起了身來。

    “今天,並不是例行朝會,也並非是有什麽重大要務。要諸位愛卿前來,不過是來與朕一同看看如今我大宋的孩童,究竟有沒有可造之才,他們之中又有多少可造之才。”

    登基數年,天子卻是頭一次自己主持朝會,激動之餘,說話也越發謹慎了。

    就在天子說完之後,大殿的右邊,也就是文臣的行列裏麵,走出了一個人來,開口說道:“皇上此舉澤福天下,實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從這些孩童裏麵找出了可以比肩秦之甘羅、漢之曹衝之人,那就更是我大宋之福了!”

    “嗯~!章愛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不耽擱了。”有人附和,天子自然是鬆了一口氣,朝著一邊的太監招招手,吩咐道:“去,將這次參加童子舉的人的文書搬過來。”

    “是!”

    有太監答應一聲,下去做事了。

    很快的,有太監搬上來了一張桌子,然後又有人搬來了一摞案卷放在了上麵。不過因為案卷實在是不少,摞的太高可能皇帝就不容易翻看,因此一旁的太監又將案卷分成了兩摞。這一摞變兩摞的事情,高球倒不是很在意,但是一邊的蔡攸臉色卻是變了。

    “喂!你沒事吧!”

    看見蔡攸臉色有些蒼白,高球站在一邊小聲地詢問起來。

    “沒……沒事……”

    蔡攸抬起右手用衣袖擦了擦並不存在的汗水,然後緊張得等待著。

    在看見皇上拿起了其中一摞上麵的一本文書會後,蔡攸渾身的肌肉都繃緊了。別人是不知道,可是蔡攸自己的心裏明白,哪怕是猶豫童子舉製度的問題,但是終歸蔡攸現在也是十六歲了,按著童子舉的規矩是不能夠參加了。之前有蔡京寫信托關係將蔡攸的檔案放在了中間,這樣一來到了後麵皇上看得就不會那麽仔細了,可誰知道竟然會發生這種事情。

    若是蔡攸的檔案在另一摞的底下還好說,若是再這一摞之中,事情可就難說了。

    不過正所謂怕什麽就來什麽,就在蔡攸緊張萬分的時刻,天子開口了,喊道:“蔡攸!”

    “草民在!”

    事到臨頭,蔡攸想什麽都沒用了,硬著頭皮就站了出去,不過心裏麵還在暗暗祈禱。

    “蔡攸,我看這文書上寫的,你是熙寧十年生人,也就是與朕是同一年出生,是也不是?”

    天子翻著手中的案卷,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變化。

    “回皇上,確有此事!”

    聽到皇帝的這一番話,蔡攸突然間安心了不少。

    “哦!原來是真的呀,那行了,別的都不要多說了,你退下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皇上話鋒一轉,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不隻是蔡攸,其實所有人在皇帝開口的時候都以為這是看好蔡攸,畢竟就說話的習慣來說,如果一方互動找兩個人的相同點,那麽一般是想要跟對方親近一番的。

    蔡攸本來也已經放下了心來,畢竟皇上主動開口‘親近’自己,那麽就算是不會有什麽優待,至少也不會出什麽問題了。誰知道峰回路轉,天子變臉竟然比翻書還快!

    “咳咳!皇上,這才問了一句話就讓舉子退下,不知道是何緣故?”

    一個看上去老態龍鍾的長者從文臣之中走了出來,咳嗽了兩聲,開口問了出來。

    別人可能不知道,蔡攸卻是知道這就是自己父親蔡京替自己找的門路。當然,高球也是知道,畢竟這年頭沒點關係,誰會站出來替一個毫不相幹的人說話呢?蔡京必然是送了錢財,而且是數量不少的錢財!

    “愛卿,你不是老糊塗了吧?熙寧十年出生,今年是多大?”年少的皇帝掃視了一下在場的所有人,然後自己回答道:“熙寧十年出生,今年是一十六歲!”

    “這……皇上,老臣年邁,容臣慢稟……”

    替蔡攸說話的老者也是知道事情的關節,不過畢竟收了錢了,咬著牙也要給人家出頭。

    可是這個老人卻沒有想過,皇上畢竟是初次掌權,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當然容不得人反駁。高球在後麵看的明白,這老頭子估計要跟著蔡攸一起倒黴了。

    果不其然,就在老者打算開口解釋一番的時候,皇上已經將寫有蔡攸身世詳情的文書扔了下去,然後開口,冷聲說道:“既然年邁,那就幹脆回家養老吧!來人,送他下去,今日騰府,明日離京,若是到了第三天還讓朕知道你在汴梁城出現,那就別怪朕不念君臣之誼!”

    “這……這……”長者本來還打算倚老賣老,誰知道自己剛開口就要‘致仕還鄉’,可是看看周圍同僚的反應,根本就沒有人願意為自己出頭,心中也知道是沒有辦法了,搖搖頭,哆哆嗦嗦地朝著皇帝一拱手,帶著哭腔謝恩道:“老臣謝皇上。”

    “諸位愛卿,這不是朕不近人情。是,童子舉是去年州裏推薦的,可是入京畢竟是今年的事情,朕有情,可是大宋的律法無情。不管是何故,這個蔡攸年紀都是過了。所以,回去安心準備,等待科舉吧!”

    展現了自己的權威,接下來就要表明自己的正確性,年少的帝王,此時正在逐步展現自己執政的能力。

    “皇上聖明!”

    在天子說完之後,先前開口的章姓大臣立刻開口稱讚起來。

    有了人帶頭,群臣自然是競相開口稱讚,一時間大殿之上倒是熱鬧了起來。

    “行了行了,無關之人速速退下,接下來……李光何在?”

    止住了群臣的吹捧,皇帝隨手拿起了下麵的一份文書。

    無關之人,自然是就是說蔡攸還有那個已經退休了的老者,不過說起來蔡攸也算是有點良心,雖然說自己已經被取消了資格,但是依舊保持著風度,攙扶著老者退出了大殿。

    殿試還在繼續,李光也是真的有真才實學,不過畢竟還是個少年,在天子麵前對答還是有些緊張,所以多少還是有些不流暢。對答完畢,看得出來皇上對李光倒也沒有反感的意思,但是滿意也是說不上。

    接下來又叫了幾個人,卻是比之李光要差了不少,直到翻光了這一摞,看到另外一摞,叫到了王皋的時候,天子才露出了幾分滿意的神色。

    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王皋家世顯貴,雖然父親王鞏仕途不順,但是他的祖父卻是熙寧年間的工部尚書懿敏公王素,曾祖王旦曾經更是貴為魏國公。這樣的家庭,子孫未必個個都能成才,但是成才的幾率卻是比普通家庭要大了很多。很顯然,王皋就是王家這輩裏麵成了才的那個。

    一番對答,王皋的變現讓在場的群臣都為之讚歎不已。

    等王皋回答完畢之後,又叫了大概十來個人,這就輪到了高球。

    “高俅是誰?站出來讓我瞧瞧!”

    拿著高球的文書,天子一反常態,臉上頭一次出現了好奇。

    其實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高球能夠參加這一次的童子舉,其實是當今天子開了金口的。畢竟除了當今皇上,沒有任何的一個人能夠讓高球跳過國子監甚至是中書省的複試,哪怕是現在的趙佶也不行。

    當然,這件事情其實還算是趙佶的功勞,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趙玉兒的身影。因為高球再怎麽說都隻不過是蘇軾身邊的一個書童,沒有特殊的途徑,皇上是不會知道高球的存在的。正是趙佶和趙玉兒三番四次在皇帝麵前提起高球,這才給了高球一個參加童子舉的機會。也就是說,皇帝對高球的基本情況其實是很了解的。

    高球不知道這些,聽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叫自己的名字,神色自然地排開身前的孩童,來到了大殿的中間,抱拳拱手,深施一禮,開口朗聲道:“草民高球,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經典的話具體的來源很難說得清了,但是在宋朝顯然很少有人說,高球隻是這一句話,立刻就引得大殿之上的所有人都側目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