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定計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A+A-




    “你這……行吧!這件事情咱們回頭再說,你先回去辦正事去吧!”

    考慮到自己還需要折彥質的幫助,高俅的態度可就沒有那麽強硬了,無力地揮了揮手,示意折彥質可以走了。

    戀戀不舍地看了高俅一眼,折彥質轉過身去往一邊的屋子走去,剛走了沒有兩步,又轉回了身來,弱弱地說道:“那個……大哥……”

    “你還有什麽事?”

    不耐煩地瞪了折彥質一眼,高俅已經有些忍耐不了了。

    “那個……我這裏有個簪子,如果她哪天回來了,你幫我轉交給她行嗎?”說著話,折彥質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來了一個精致的木盒,雙手捧著遞到了高俅的麵前,說道:“就像大哥您說的,我現在還沒有什麽成就,就算她回來了,願意見我的幾率也是不大,不過我還是希望她能了解我的心意,所以這一根發簪……就拜托大哥您轉交吧!”

    從折彥質的手中接過了小木盒,高俅輕輕打開,打開之後裏麵是一根通體暗金色發簪,發簪上麵還有一顆小指指尖大小的珠子,也不知道是珍珠還是別的什麽,不過顯而易見,這一根發簪並不便宜,至少以折彥質當前的俸祿沒個三五年的是不可能買得起的,所以說買簪子的錢從哪裏來的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這根發簪就暫時放在我這裏,至於說能不能幫你轉交,那我也不能跟你保證什麽。”蓋好了小木盒,高俅將之塞回到了自己的衣袖之中,一甩衣袖,轉過了身去,“我現在要先回去了,你也好自為之吧!”

    走過了月亮門,聽見身後的腳步聲漸行漸遠,直至在一聲‘吱呀’聲消失之後,高俅才回過頭去看了一眼,原來就在月亮門的另一邊,也是跟這邊一樣的屋子,不過想也知道,在另一邊的人應該就是武將們了。

    揣著小木盒往回走,走到屋子門口的時候正好就碰上了剛從外麵走回來的趙佶。

    “哎!端王殿下您回來了啊!”

    看趙佶那輕鬆的模樣就知道事情都已經安排完了,不過在這種地方有些話也不方便直說,所以高俅也隻是簡單地跟趙佶打了個招呼。

    “嗯!你說的事情我已經吩咐下去了,不過這一來一回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所以我們可能稍微需要等一下了!”

    趙佶說的是高俅讓將趙玉兒叫來,因為身處宮廷,而高俅住的地方又不近,所以說趙玉兒現在還沒有到。

    不過這些高俅已經預料到了,左右看看周圍沒有別人,也就懶得裝模作樣,伸手拉住了趙佶的胳膊,走到了一邊,小聲說道:“玉兒的事情先不用趙佶,我來問你,玉兒來由多久才能夠到來?下午的朝會大概是要到幾點開始?到時候太後是不是也會同一時間到場?”

    “雖然說來回的距離都不算太遠,可是要進宮她也不可能太過隨便,至少要回我府上換上一身合適的衣服才行,玉兒要過來的怎麽也要有小半個時辰才行吧?至於你問朝會幾點開始……幾點是個什麽意思?我隻知道應該是醜時二刻。還有你問太後會不會到……反正上午的時候太後他老人家沒有過來,隻是拍了個太監過來聽消息。”

    沒有多問高俅‘幾點’是什麽,趙佶現在已經沒有多餘的心思來考慮別的事情了。

    “這樣啊!那事情倒是有還來得及。那這樣,我先給你說一下後麵的布局,你一定要認真聽啊!”

    在古代,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個時候有四刻,一刻為三盞茶,一盞茶有兩炷香。簡單來說,一個時辰兩個小時,一刻為半個小時,一盞茶為十分鍾,一炷香為五分鍾。醜時為下午一點到三點,醜時二刻就是下午兩點。心中算了一下,高俅發現時間還算是比較充裕,於是也放下了心來。

    聽到高俅要說正事了,趙佶也認真了起來,“好!你說吧!”

    “嗯!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後麵一定會問你們三個人想不想當皇帝。如果問到你了,你可千萬要記住,按我所說的回答,詞句不一定要跟我說的完全一樣,但是意思絕對不能有半點差錯,你可要記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高俅眼神凝重了起來,接著說道:“你要先回答想當,理由有二。首先,身為皇家血脈,如今天子病重,你有責任來扛起家、國、天下這個重擔,保護大宋江山安泰,百姓安居樂業;其次,你也希望感受一下坐在那個位置上的感受,這是你的私心。”

    “嗯!我知道了。不過你說‘先回答’……是不是後麵還有別的話?”

    難得聰明上一回,趙佶發現了高俅的話似乎沒有說完,因此接著就問了起來。

    “不錯,在這之後,你要說……不想當皇帝!”

    重重地點了點頭,高俅計劃的重點其實就是這邊的後半段。

    “什……什麽!你要我這樣說?”

    完全沒有想到高俅竟然會如此說,哪怕對高俅很是信任,但是趙佶也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沒錯,就是不想當皇帝!你要是這麽說,必然會有人問你為什麽。這裏的原因也有兩條,首先,你擔心自己的才學不夠,雖然說平日裏允文允武,但是文不及簡王趙似,武不及申王趙佖,治理國家恐怕會力有未逮;其次,若是跟申王和簡王相爭,你擔心會同室操戈,傷及兄弟之情!”

    一番話說出來,高俅已經是鬆了一口氣,仿佛是看見了勝利的曙光一般。

    別看高俅給出來的這一整套答案聽起來很矛盾,可是實際上,這是為了應付兩個方麵的。首先來說,趙佶必須展示出足夠的野心,讓其他人知道他對皇帝這個位置是有想法的,一個崇尚‘無為而治’的皇帝很多時候並不符合絕大多數朝臣的願望;然後還要讓一些人知道趙佶是一個仁義的君子,有人情味的皇帝在一些時候其實更受人們歡迎,嚴刑峻法、勵精圖治很多時候反而是脫離人治的;當然,也會有一些人猜到這一整套答案裏麵暗藏的小心思,不過有些人知道這個之後,可能還會對趙佶另眼相看,帝王權術,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趙佶明不明白高俅這一番話代表的是什麽,高俅也沒有指望趙佶現在就能夠想明白,看了一眼有響動的門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等回頭有空了再跟你好好解釋這是為什麽,你先好好記住這答案,如果有不明白的再來找我,我先去等著玉兒,她那邊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

    “好!我派人帶你過去!”

    除了相信高俅之外,趙佶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也不敢耽誤高俅做事,領著高俅就去找帶路的人了。

    宮內畢竟不是高俅能隨意走動的,為了方便,趙佶幹脆給他找了一個小官來帶路,順便還將自己的腰牌給了他,以防遇到麻煩的事情。

    因為接下來的事情高俅也插不上手,所以說給趙玉兒分派任務就是他今天最後要操心的事情了,所以高俅幹脆讓小官帶著自己回到了大門口,出了大門直接坐上了端王趙佶的馬車。至於那個小官,在高俅再三歡送下,也隻能是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朝臣們中午散會去休息大概是十一點半左右,高俅碰上趙佶,然後趙佶再去安排事情,等到高俅來到宮門口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下午一點左右了。不過趙玉兒的行程和高俅行事的時間有一些重疊,所以說等趙玉兒到宮門之後,也不過是一點半前後。

    拉著趙玉兒進了趙佶的馬車,高俅還特意吩咐了趙佶的侍衛站遠一些,不要讓任何的閑雜人等靠近馬車。

    一番柔情蜜意之後,緊跟著又是一番緊張的囑咐。平日裏趙玉兒沒事也會進宮麵見太後,說說那些家長裏短的事情,不過自從再次見到高俅之後,她就不怎麽來了。如今挑到這樣一個十分特殊的時間,哪怕有一些突兀,高俅也是沒有別的好辦法了。

    交代的差不多了,高俅也擔心時間拖得太久耽誤了正事,趕緊就催促趙玉兒進宮去麵見太後了,至於他自己,早飯沒吃,午飯又是用一些糕點和茶水對付的,幹脆就讓趙佶的侍衛去外麵的酒樓買些飯菜了。

    雖然侍衛有些不太情願,可是高俅一來是端王趙佶的座上賓,二來跟袞國長公主關係又這麽‘好’,侍衛也是不敢得罪他。加上侍衛們午飯吃了已經有一些時間了,所以在心中安慰著自己‘飯後百步走’就去買飯了。

    雖然說是皇城附近,但是離著沒有多遠就是百姓們住的地方了,大概過了有十幾分鍾的時間,出去買飯的侍衛就回來了,手中提著一個三層的食盒,光看食盒上麵的裝飾,就知道裏麵的飯菜一定是珍饈美味。

    架上了一張小桌板,高俅斜靠在車廂裏麵,悠哉地吃起了午飯。(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