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野心’
字數:4708 加入書籤
“這位是高永年將軍吧?怎麽感覺您好像不是很……自信啊?”
本來想說對方不歡迎自己,可是話到嘴邊,高俅卻是改口了。
思來想去,高永年也確實沒有歡迎高俅的必要,本來河州這邊的戰事進行的好好地,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估計再打幾個勝仗吐蕃就又會歸順了。可是偏偏在這種時候,朝廷卻說要派個監軍過來,除了爭功之外,這個監軍根本就不可能有別的用處了,自然高永年也就開心不起來。
對於這一點,身為主將的劉仲武自然也是十分清楚的,不過劉仲武之所以能成為主將,比高永年強的,自然就不是在軍事指揮上,至少不是在這一個方麵比對方強。因此在劉仲武接到朝廷派人送過來的消息之後,他最先做的就是下令所有人馬全都收縮回來,不再主動對吐蕃的人動手。
以劉仲武多年來宦海沉浮的經驗來說,他自然能看出來朝廷派來的這個監軍隻是來蹭這一波軍功的,畢竟這個監軍隻是帶了侍衛前來,其餘的人馬是一概無有。這樣一來,劉仲武自然知道該如何這個監軍的身份不簡單,如何示好也就有了大概的計劃。
可是說起來劉仲武是主動這樣做的,不過劉仲武的心裏就未必沒有怨氣,不然以他的見識,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這個高永年是什麽樣的人,又怎麽會帶著他這樣一個可能會跟高俅對上的不穩定因素呢?
正是有了這樣的原因,因此在高永年開口之後,劉仲武並沒有急著在中間說和,而是裝作跟自己的兒子吩咐什麽事情一般,一邊竊竊私語,一邊還小心地往這邊打量著。
“監軍這是什麽意思?什麽叫……不是很自信?”
高永年顯然是個純粹的武人,對於高俅的話理解的不是很透徹,畢竟這也不是官員之間的常見用語,反應過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個,你讓我怎麽解釋呢?”被高永年問的一愣,高俅也是不太好解釋了,等了一會之後,這才開口解釋起來,“就是說,你好像不適合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大概,就是這樣。”
“你這個監軍,看起來像個文人的樣子,說起話來竟然真的跟個酸腐文人一樣!大概是大概,就是這樣是就是這樣,怎麽能混在一起說呢!”
高永年本來就是找茬,因此也沒有什麽具體的方向,此時有了個話茬,於是便隨口說了。
“你可真是……”
說了這麽一會高俅大概也看出來了,高永年就是一個渾人,你跟他說那麽多其實都是沒有用的。
渾人不是說混蛋,而是指這個人做事糊裏糊塗,可是卻直來直去,想到什麽就是什麽,但是你又沒辦法說他做事是對是錯。文學作品之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國演義》之中的張飛和《水滸傳》裏麵的李逵了,當然諸如《隋唐演義》裏麵的程咬金、羅士信、《三俠五義》裏麵的張龍趙虎、《楊家將》裏麵的焦讚,也是十分典型的人物。
這一類的人,你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想讓他明白你的意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先把事情做了,等到事情做完之後將他拉過來看結果。
想明白了這些,高俅也就懶得說高永年了,朝著一邊的劉仲武一招手,很是不耐煩地說道:“劉將軍,你要是再在那邊說個沒玩,我看你幹脆回家去吧!等說完了再回來,你看如何?”
“那個……這不是想著給監軍您接風洗塵嘛!酒宴什麽的自然應該跟手下人交代清楚了。”
已經在一邊看了半天戲,被高俅點名叫到了,劉仲武再不樂意也隻能是陪著笑臉湊過來了。
“接風洗塵什麽的就算了,這裏吃的再好,能比得上東京汴梁城裏麵嗎?你要是有那個閑工夫,不如好好想想,接下來的仗怎麽打!”
跟高永年說話憋了一肚子的活,高俅衝著劉仲武說話也就沒有那麽客氣了。
“接下來的仗怎麽打?這個……監軍大人有什麽好主意嗎?”
劉仲武隻不過是客氣一下,畢竟名義上監軍的權利還是很大的,哪怕高俅再客氣,他也得把事情都做到了。
不過高俅可沒有跟劉仲武客氣的意思,見劉仲武發問了,便直接回答道:“具體的我現在還沒有什麽主意,畢竟不管是河州還是吐蕃,兩邊的信息我知道的根本就不多,都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我現在什麽都不知道,又怎麽可能貿然提出意見呢?”
“那可真是……”
聽完高俅這番話,劉仲武立刻就鬆了一口氣。
隻是沒等劉仲武這口氣完全鬆下來,高俅已經再次開口了,而且一開口就讓劉仲武再次緊張了起來,“不過既然這之前你們還沒有將吐蕃拿下,那麽現在我到了,卻是有一點想法,也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當講不當講監軍你要是都不知道,那就別講了!”
站在一邊的高永年不甘寂寞,硬生生差了一句話。
“大人,您看這個……”
按著劉仲武的意思,有高永年開口了,高俅怎麽也不好意思再往下講了,這也就省的他做這個惡人了。
“既然當講,那我可就講了啊!”已經知道了高永年是個渾人,高俅自然有了心理準備,立刻就說道:“吐蕃屢次三番反叛,雖然造不成什麽太大的危害,可是一來二去還是牽製了我大宋不少的精力,這次出來之前,我曾經跟皇上說起過這件事情……”
“等等!監軍大人您是說,您麵聖之時提起過這件事情?”
劉仲武硬著頭皮打斷了高俅的話,不過卻是因為高俅的表達方式,而不隻是因為他見過皇上這一件事。
監軍出發之前被皇上召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若是說皇上沒有見過自己派出去的監軍,那才是需要驚訝的事情。而高俅的態度顯然不是覲見皇上,雖然說朝中的大臣們跟皇上之間確實有這樣的相處模式,可是在一個來蹭軍功的人身上出現,這就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你別打岔!聽我說完行不行?”高俅正說在興頭上,自然不會回答劉仲武的問題,自顧自地接著說道:“雖然說皇上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三天兩頭就反叛的地區也是十分的反感,如果有可能的話,我覺得我們這次應該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劉將軍你覺得呢?”
“這個……不用監軍大人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自然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過監軍大人您確定嗎?皇上是這個意思?而且,朝中的大人們會同意嗎?要知道,之前的時候,王贍將軍可是……”
劉仲武是個武將,但更是一州的知州,到了做事的時候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分寸,不過對於高俅的話的真實性,他還是需要再確認一番的,畢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朝中的那些人是怎麽個意思,不用我說你也應該明白,我不在這方麵跟你說謊,我隻是跟皇上談起過這件事情,而且也是在來的路上才真的下定了主意,可以說,再加上今天在場的諸位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了。”說假話能糊弄過這一時,但是肯定不能一直欺瞞,高俅將事實告訴了劉仲武,緊跟著又說道:“不過若是能夠徹底解決吐蕃的問題,就算有人想重複對王贍將軍做的那些事情,他也是需要掂量一下的,河州,畢竟不是汴梁。”
“那……將軍大人以為,我們做到什麽程度為好?”
隻是一瞬間的猶豫之後,劉仲武立刻就有了主意,咬了咬牙之後,看向了高俅。
高俅心裏麵明白,劉仲武這是在問自己具體的意思的,思考了一下之後,他才接著開口,說道:“我的想法是,趙懷德這些人必須消失,包括之後能坐到他的位置上的那些人也必須跟他一樣的命運。其他的那些百姓,反倒不是那麽重要了。”
“監軍大人說的有道理,番邦外族也有生戶和熟戶的區別,若隻剩下一幫平民百姓的話,那麽事情就會簡單很多了!”
跟在劉仲武身邊的年輕人湊了過來,聽完高俅的話之後,眼前就是一亮。
“銘兒!這裏哪有你插嘴的份,退下去!”劉仲武看了一眼年輕人,訓斥了一聲之後,轉過頭來看向了高俅,賠罪道:“犬子劉銘,管教無方,衝撞之處,還望監軍大人莫要責怪!”
“劉銘?”聽到這個名字之後,高俅先是一愣,緊跟著就來了興趣,繞著劉銘走了兩圈之後,突然間開口道:“你會不會用火鉗?”
“啊?什麽?”
突然被問起,劉銘顯然一愣,沒有反應過來。
“哦,沒什麽,沒什麽,就是問問,就是問問!”
看著劉仲武也看向了自己,高俅連忙擺手,算是將這件事情暫時給敷衍了過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