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意外在繼續

字數:4988   加入書籤

A+A-




    “不是,大人,我不是那個意思。”

    從品級、職能上來說,劉仲武確實比不過高俅,此時見高俅生氣了,他自然也軟了下來。

    “什麽‘不是大人’、‘大人不是’的?劉仲武你應該比我明白,兩軍陣前有所死傷是在所難免的,莫說今天是我讓劉銘射的箭,就算是劉銘自作主張,他這也是弘揚我大宋國威,當賞不當罰!”

    高俅正在氣頭上,也不管劉仲武已經服軟了,接著訓斥著劉仲武。

    “大人說的好!”

    高永年站在一邊,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抽筋了,突然間喊了這麽一句。

    “你給我閉嘴!”

    就在高永年說完之後,高俅和劉仲武異口同聲,斥責起了高永年。

    高永年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局麵,一雙銅鈴似的大眼睛眨了又眨,半晌之後才憋出來了一句,“不是,怎麽都衝著我來了?”

    不管高永年心裏如何想,高俅和劉仲武反正是和解了。

    “劉大人,剛才我有些失態,還望劉大人不要見怪啊!”

    發泄完了心中的火氣,高俅就坡下驢,朝著劉仲武一拱手,道起歉來。

    “哪裏哪裏!剛才下官也多有失禮之處,監軍大人勿怪,勿怪啊!”

    就是前後腳的功夫,劉仲武衝著高俅拱了拱手。

    “嗯!既然誤會解除了,那我們就不要再矯情了。”城牆之上不是寒暄的地方,高俅適時止住了話題,然後開口,問了一句,“對了,劉大人,剛才那個家夥是幹什麽的啊?”

    此時城牆之外的吐蕃人那裏,已經跑出來了兩匹戰馬,一個馱著剛才的那具死屍,另外一匹戰馬上的人牽著已經沒有了主人的戰馬,兩騎戰馬並排往吐蕃人的陣營趕回去。

    “哦,他啊,無外乎就是兩軍陣前吐蕃人派出來叫陣的,這種事情其實是很是正常的……等等!剛才監軍大人突然出手,想要阻止銘兒,莫不是因為想要鬧清楚對方的身份?”

    劉仲武本來是在給高俅解釋,可是越解釋他的聲音就越小,到了後麵已經完全聽不清了,也就在這個時候,劉仲武突然反應了過來。

    “是啊!我開始也就是氣不過,所以想讓劉銘嚇對方一下。後來想了想,我覺得我應該先問一下對方的身份,不然一上來就喊打喊殺的,給人的感覺不太好啊!”

    說起剛才的行為,高俅也很是感慨。

    站在城牆之上,高俅身邊的這些人,不管是劉仲武還是一邊的士卒,心中全都閃過了一個念頭——‘對麵那孫子死的太冤枉了’!

    不過既然人都已經死了,大家也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畢竟這是兩軍陣前,有個誤傷其實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一句‘將軍難免陣前亡’了。

    這邊高俅等人準備商量一下後麵該怎麽進行,畢竟還沒如何就出手射殺了人家一個人,往下麵是直接開打還是怎麽著的,總是要有個說法的。

    再看吐蕃這邊,似乎是激烈爭論了一番,然後就看一個人滿臉不情願地離開了軍陣,然後來到了河州城的城門之前。沒有之前那個漢人模樣的人的囂張,這個吐蕃人直接來到了河州城外三百米遠的地方勒住了戰馬,然後就嘰裏咕嚕地說了起來。

    “外麵那家夥說的什麽啊?嘰裏咕嚕的,完全聽不懂啊!”

    高俅不是有意貶低吐蕃那邊的人,而是他真的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麽。

    如果是蘇軾在這裏的話,十有八九是要責罵高俅不認真學習了,因為吐蕃人的語言以前他高俅講解過的。隻是對於高俅這樣一個不喜歡‘外語’的人來說,讓他學這個真的不比死容易上多少,因此到現在高俅都沒能學會吐蕃人的語言。

    “這個……個別的詞匯還能夠理解,可是連起來之後就完全聽不懂了啊!”

    麵對高俅的詢問,以劉仲的武為首的一幹人等全都尷尬地搖了搖頭。

    見劉仲武等人都是一副模樣,高俅突然間明白了過來。也是他糊塗,劉仲武這些人常年駐守河州,簡單的吐蕃語絕對是能夠聽懂一些的,但是身為大宋的守將,對於吐蕃人絕對有著自傲的資本,因此他們並不會特地去學習吐蕃人的語言、文字。不過這樣說來,和州城內應該也是有著動吐蕃語的人。

    想到這裏,高俅連忙問道:“那你們手底下應該有懂吐蕃語的人吧?去把他找來啊!”

    “這個,實不相瞞,倒是有這麽個人,不過這個人被下官派出去遊說吐蕃部族了,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呢!”

    劉仲武滿臉的為難,猶豫了半天之後,還是將事情說了出來。

    “你們這有點兒戲了了吧?難道就沒有個備用的嗎?兩軍交戰,雖然說是可以上來就開打,但是總歸是要先說上一陣的吧?”

    按著猜想,怎麽著也該跟對方交流上一陣的,現在完全聽不懂對方說什麽,高俅也是犯了難。

    “監軍大人,其實之前被少將軍射殺的那個,就是吐蕃人的翻譯來著。”

    見高俅為難,也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在一邊又來了這麽一句。

    “你這不是廢話嗎?人都已經殺了,現在再說這個有什麽用?”

    不知道是誰說的這麽而一句,高俅也懶得再去追究,朝準了大致的方向就抱怨起來。

    “那個……大人,實際上我們多多少少都能聽懂一些,不過這人離得也實在是有一些遠了,很多話聽起來都是斷斷續續的,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啊!”

    一邊的一位副將站了出來,小聲辯解道。

    被他這麽一說,高俅也反應了過來。一般來說,兩軍對陣是會先交流一下的,當然叫做‘罵陣’也是可以的,但是這裏麵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距離。之前被劉銘射殺的人,距離城牆隻有兩百米,大聲喊的話基本上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這個人卻往後退了一百米,聲音傳播就有些問題了。

    不然的話,靠著身邊的這一群半吊子,東拚西湊之下也能知道對方說的大概是什麽。

    知道原因了,可是高俅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思考了一陣之後,隻能求助似的望向了身邊的劉仲武,“要不就這樣先湊活著聽,大家各聽各的,最後匯總一下,劉大人你覺得這樣如何?”

    “這……也隻好如此了!”

    劉仲武戎馬半生,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思前想後,還是同意了高俅的提議。

    在高俅和劉仲武決定之後,城牆之上發生了戲劇化的一幕,諸多頂盔摜甲的將軍全都趴在了城牆之上,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竭盡全力地探出了身去。

    俗話說得好,‘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經過這樣一番動作之後,雖然還沒能聽明白對方說的具體是什麽內容,但是一些關鍵的詞匯卻是被這些常年駐守邊關的將軍們給匯總了出來。

    也不是對方也意識到了距離太遠河州城這邊可能聽不清,因此便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地重複起來。到了最後,基本上已經知道了‘來人’、‘戰鬥’、‘投降’、‘攻陷’等等詞匯。

    仔細分析了一邊這些詞之後,高俅還是沒能確定對方具體的動向,因為他這邊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又不知道這些詞匯的先後順序,想要排列出一句完整的胡實在事不那麽容易。

    到了最後,一位副將實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很是煩躁地隨口說道:“我看這群兔崽子就是來攻城的,說那麽多有什麽用?直接開打不就行了嘛!”

    “你說的這叫什麽話?攻城的話一件攻城器械都不帶,卻帶這麽多的騎兵,你到底有沒有腦子啊?”

    雖然心中也很是煩躁,可是身為主將卻是必須忍耐,劉仲武回頭訓斥著自己手下的將領,其實也算是對自己心中煩躁情緒的一種發泄。

    就像劉仲武說的,雖然河州城的城牆並不算太高,隻不過六、七米的樣子,放在後世頂多也就是兩層樓的高度,撐死也到不了三層樓,如果是後世的那些特種兵的話,團隊協作之下想要攀登這樣的城牆倒是不費什麽事情,但前提是城牆之上的人對他們的攀登行為不理不睬。可是吐蕃的這些人怎麽看也不可能有特種兵的素質,何況河州城的守將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攀爬城牆而熟視無睹。因此,吐蕃人攻城的可能性,其實也可以說是沒有的。

    不過本著小心謹慎的行事風格,高俅還是製止了衝著部下們發火的劉仲武,“劉大人,不管怎麽說,吐蕃人來者不善,咱們不能不防,還是先調集人馬吧!”

    “這……便依監軍大人所言吧!”

    劉仲武有些猶豫,但是轉念一想高俅的話也是沒錯,不打也得做些防備,因此便同意了高俅的提議。

    很快,河州城西城門之內便聚集了眾多的騎兵,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見盡頭,這也讓高俅舒心了不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