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遠離蹴鞠
字數:6055 加入書籤
“不讓我懂這個心思你還會跟我講這些嗎?高俅,別跟我玩你的那些心眼兒了!”趙佶獰眉怒目,死死地盯著高俅,說道:“高俅,在朕登基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你是來幫朕的,是來幫大宋的,從你提的要求沒有一條是為了自己我就能看出來,你是真心想要大宋國富民強。現在這件事情要是不處理,大宋也就離著亡國不遠了,這個時候,你還打算跟我繞圈子?你心裏麵到底是怎麽想的?”
“不是,皇上我發現你就特別容易激動你知道嗎?我不是說事情不能辦,隻不過想要查這件事實在是難度太大,到時候造成的影響也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所以想要做成這件事情,我們需要一些別的方法。”
見趙佶激動起來,高俅趕忙開口,安撫起趙佶來。
“別跟我說那麽多有的沒的,我就問你,這件事情到底該如何處理?!”
白了高俅一眼,趙佶沒好氣地問道。
“是這樣,直接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想,如果我們想個辦法召集禁軍集合起來,到時候粗一打量就能看出來少人,畢竟現在的禁軍缺額實在是太大。到時候我們隻抓‘事主’,不問首惡,禁軍的問題我們就算是打開突破口了。”
這個主意不是高俅現想的,而是早就考慮了很久。
禁軍缺額的事情就算沒有牽扯進去全部的朝臣,但也絕對牽扯進去了不少的人,而想要動禁軍,那就是在動這些人了。或許這些人對禁軍的利益不會特別看重,因為利益再大也是沒辦法和自己的性命相比的,可若是牽涉到了這一幫子朝臣,那他們必定會聯起手來阻止這件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別說禁軍的改革完不成,甚至說高俅都可能會在這一次的事情之中將自己給賠進去。雖然說大宋朝明文規定不殺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可是之前朝會的時候商量的高俅是要進殿前司的,進了那個地方,基本上就算是有武將的身份了,到時候真要是這樣被殺,高俅想喊冤都未必有地方喊去了。畢竟才這麽幾十年,下去沒多久的包拯未必就坐到閻王爺的位置上了。
隻找那些當事人的麻煩,其實就是隻去抓那些管理禁軍的那些武將,禁軍出問題他們必定跑不了,而隻找他們卻不動朝中的大員,明哲保身的行為模式下,必然不會有人會為了那些人跟高俅死磕,畢竟高俅的身後還站著趙佶。丟卒保車,自古以來便是如此,高俅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要怪,就怪那些因為貪婪而參與進來的那些人。
不過高俅雖然想的挺好,可是趙佶卻不是很滿意,皺著眉頭看著高俅,說道:“高俅你的意思我能明白,可是那些‘首惡’又怎麽能夠放過?跟那些所謂的‘事主’比起來,那些‘首惡’才是最該死的!”
“不是,飯得一口口的吃,事情得一件件的辦。況且禁軍之中吃空餉的情況持續了這麽多年,很多所謂的‘首惡’說不準早就已經入土了,跟他們計較根本不會對我們改革禁軍的事情有幫助,反而會有所妨礙。”高俅跟趙佶解釋著自己的想法,不過看樣子趙佶並不買賬,無奈之下,高俅隻好開口說道:“那什麽,我不是說‘首惡’就不處理了,隻不過想要動禁軍就暫時不能動他們。而如果禁軍改革完成,又掌控在皇上你的手裏,那到時候我們就會更加有底氣,兩件事情相輔相成,是要有個順序的。”
“呼!聽你這麽說,朕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不過……你之前說的那個什麽‘開源’,你估計能夠弄出多少錢來?”
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滿足,趙佶顯然很是滿意,話鋒一轉,再次回到了之前的那個問題上麵。
“這個……我對金錢沒有什麽概念,如果非要我說的話,應該可以節省現在支出的四分之一。”
高俅不是學金融又或者說會計的,對這種事情真的不是很擅長,不過按著估計,應該是這麽多。
首先禁軍如果是剩下一半,那麽軍費就要減半,然後這些近禁軍在短時間內還要回複之前禁軍的基本職能,那至少要再加上他們軍費的一半來訓練他們,這樣算下來就是四分之三了。
不過想到這裏,高俅又想起了一些事情,連忙開口補充道:“對了,有件事情我差點忘了說了,這次禁軍改革,隻能先對在京禁軍動手,其它的那些我們暫時不能動。而且這個弄錢的辦法隻有現在能用,日後禁軍還是要慢慢恢複現在的規模的,到了那個時候,軍費就不能再有克扣了。”
“禁軍恢複規模我倒是同意,不過為什麽隻對在京禁軍動手?那西路禁軍還有北路禁軍呢?等下次嗎?”
趙佶比高俅都明白禁軍的重要,要不然剛才也不會如此生氣,此刻聽高俅這麽一說,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北路禁軍畢竟是守著邊塞的,改革也得等在京禁軍改革完成才能動他們,不然一起整改,到時候遼國打過來了,我們拿什麽去抵擋?即使說現在的北路禁軍不管用,但是至少能唬一唬遼國的那些人不是?至於說西路禁軍,常年征戰人家根本就沒有吃空餉的問題存在,完全不需要整改。”
之前高俅說的很是簡單,現在卻是要開口給趙佶解釋一番了。
“哦!原來如此,那麽說我們用什麽方法來集合在京的禁軍呢?”
趙佶對這件事情比高俅還要趙佶,問完了一個問題之後,立刻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個我隻是有這個想法,那就是讓他們更換駐地。不過具體的做法還是需要好好想一下,因為禁軍之中的一些規矩是必須要注意的,而這些事情我現在還沒來的及去查。”
從河州到東京,高俅根本就沒有空閑的時候,因此還不能提出具體的建議來。
不過高俅不知道這些事情,趙佶卻是知道的,在聽到高俅的這番話之後,趙佶的眼前就是一亮。
“更換駐地這種事情倒也不是不行,不過從仁宗朝開始,就糧禁軍就開始常駐地方了,想要動的話,雖然有些難度,卻也不是完全不行。”
趙佶一邊說著,一邊自得地點起了頭來。
“行不行的放在一邊,那個什麽‘就糧禁軍’是個什麽情況?你能不能稍微給我解釋一下?”
高俅沒來得及查這些東西,麵對趙佶說的這些東西,自然是兩眼一抹黑了。
“哦,這個容易,簡單來說更換駐地一般來說有三種目的,而按著這三種目的一般將禁軍更戍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就糧,就是說移駐到糧草豐足的地方,畢竟有些時候糧草運輸不便,反倒是禁軍更戍要來的簡單,而且這種的一般是允許攜帶家屬的。”
趙佶開口,為高俅解釋起來。
“哦,原來是這樣。可是在京禁軍應該和就糧沒什麽關係,反倒是在開封府各縣駐紮的那些才應該算是就糧。那還有兩種情況,分別是什麽?”
如果說分兩種,那高俅就不會再問了,可是分了三種,還剩兩種,那高俅就有必要問一句了。
“除了就糧之外,還有屯駐和駐泊。前者是從京城調出戍邊或者是守衛諸州,這種時候這些禁軍是歸屬於當地管轄的;後者就要簡單一些了,就是單純的屯兵諸州,不過卻不用聽諸州的調遣。當然了,這兩種都是不允許攜帶家屬的。”
畢竟是當了皇上,趙佶對與這些常識性的東西還是十分熟悉的,講解起來也很是通俗易懂。
“既然是這樣,那就糧和屯駐都不合適了。我看不如用駐泊當做借口,讓開封府各縣駐紮的那些禁軍和在汴梁城附近的這些禁軍調換,對外就說這事一次常規的調動。正好有人提議我入殿前司,也可以用我當做借口,就說為了方便我掌權做如此調動,想來應該沒有人會發覺的。”
高俅或許不是一個好的棋手,可是他將自己當做棋子的行為,顯然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了。
計劃好了前麵,趙佶接著問道:“這個倒是簡單,不過後麵該如何行事?”
“後麵事情就簡單了,我們找人查清楚汴梁城駐紮的禁軍何事調動,到了那天你隨便找個借口去看禁軍調動。到時候在‘不經意間’發現禁軍有問題,事情就可以順利展開了。”
高俅不僅將自己當做棋子,就算是趙佶,也依舊沒能逃脫出去。
“嗯,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說定了。不過改革禁軍,你又什麽好的人選沒有?”
趙佶問這個問題,純粹是下意識的,畢竟前麵都讓高俅出了主意,現在再問一句也是挺正常的。
“人選倒是有,不過適合的倒是沒有幾個。其中最合適的,我想應該就是王厚了。”
禁軍的事情還是王厚告訴自己的,高俅當然不會忘了還有這麽一個人。雖然說還有其他的人選,比如說折彥質等人,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推薦王厚才是高俅唯一正確的選擇。
從來瓜田李下,麻煩總是不斷。與其推薦那些跟自己熟識的人,倒不如找王厚這樣一個跟自己並沒有什麽交情的人來,除了王厚比折彥質等人更加了解在京禁軍的問題之外,更加方便行事之外,還能為高俅升去不少的麻煩。
“唔~,王厚麽,倒也是一個人選,不過朕記得好久之前似乎下令召他進京了,不過後來聽說他偶感風寒,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麽個情況,到現在也沒有到汴梁來。”
對於出自自己口中的命令,趙佶還沒有那麽容易就忘卻,不過仔細想了又想,卻是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那個王厚在做什麽了。
“這個……許是水土不服?又或者是什麽別的原因,想來應該是耽誤了。不過我猜皇上您後來應該是把王厚個忘了吧?不然幾道敕令下去,王厚就是拚著一條命不要了,現在也應該到汴梁了。”
稍微猶豫了一下,其實是在編造借口,高俅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完了自己的瞎話。
王厚沒到的原因高俅自然是知道,若不是高俅的攔截,王厚幾個月以前就見到趙佶了。當然如果不是那一次攔截,高俅也就沒有那麽快往河州一行了。隻不過讓高俅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王厚竟然真的敢一聲不吭就這讓在路上耽擱起來了。這就好像是同班同學,一個告訴另一個作業可以拖到第一節下課再說,可是聽到的這個人直接就給拖到中午了,更加狗血的是,‘收作業’的趙佶也完全忘了有這麽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從上次見過麵之後,高俅也就沒有再關注王厚那邊的消息了,雖然當時也是急著去往河州,可是現在想起來,高俅卻是有些後悔,至少也應該找人盯著那個王厚一些的。
本來這種事情是有必要好好責問王厚一番的,不過想來自己當時也並沒有催他,現在又是用人的時候,趙佶也就沒有多追究了,“那什麽,等一會我去安排人傳令,讓那個王厚火速進京,禁軍的事情,可是不能拖啊!”
“是,皇上聖明!”
常規拍了趙佶一句馬屁,高俅也沒有什麽好講的了。
其實高俅這邊還有不少的事情要跟趙佶說,不過難得趙佶現在的情緒高漲,高俅自然沒有必要再用別的事情來刺激他,輕出了一口氣,這件事情暫時就算是定下來了。
“行了吧!真要是聖明,那就不是皇上了!”趙佶沒有理會高俅的這番話,很是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然後說道:“正事已經談完了,要不要去看看朕蹴鞠,猜猜朕今天能進幾個?你要是猜中了的話,朕可有獎品哦!”
“算了吧,賭球害人,遠離蹴鞠!”
高俅連忙擺手,堅決地拒絕了趙佶的提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