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結義金蘭立功名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聶小倩和燕夢兒是認得這個腰佩鈴鐺的錦帆賊甘寧的,然而趙雲和典韋都是沒有見過甘寧,有些詫異的望著帶著些許豪氣和匪氣的甘寧,對夏侯羽問道。

    夏侯羽一拍甘寧的肩膀,哈哈一笑,便讓甘寧和趙雲、典韋都互相介紹認識了一下。

    四人相談甚歡,便決定帶著甘寧帶來的八百好漢,一同前往剿滅西山賊。

    西山賊不過區區二百來號人,見黃巾軍起義,正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呢,卻不想夏侯羽四人帶著八百多好漢出其不意的殺入了山寨。

    甘寧所帶的錦帆賊個個勇武好戰,彪悍凶猛,殺得西山賊抱頭鼠竄,雞飛狗跳,血流成河,屍體滿地,匪首被夏侯羽當場擊斃。

    趙雲提著賊首的腦袋,祭奠在兄長和嫂嫂的墳前祭拜,趙雲也算是報了兄長和嫂嫂被殺之仇,便想去投軍。

    典韋和甘寧也想去投軍,三人把目光都投向了夏侯羽問道:“大哥,我們一起去投軍如何?”

    夏侯羽歎口氣,語重心長道:“目下正值亂世,亂世則必出英雄,像三位兄弟這樣的英雄,正是用武之時,何必非要屈身受製於他人?豈不聞:時勢造英雄,英雄亦是時也?”

    典韋,趙雲和甘寧三人從未聽過如此言論,麵麵相覷。

    夏侯羽看有所成效,便接著道:“現今黃巾造反,天下響應,朝廷詔令各州郡自募鄉勇守備,是因力不能及,兵匱將乏,且有宦黨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來呢,必將造成地方豪強割據之勢,黃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時,那時域中竟為誰人之天下,還尚未可盡知也!”

    典韋,趙雲和甘寧三人一邊聽,一邊不住的點頭,內心熱血澎湃,連在夏侯羽身後的聶小倩和燕夢兒都從未聽過如此高論,對夏侯羽不禁升起一絲仰慕。

    趙雲更是覺得夏侯羽有經天緯地之才,抱拳道:“閑風兄高見,子龍佩服!”

    典韋抱拳敬佩道:“大哥言之有理,隻是我等財力不足……”

    甘寧笑道:“嗨,在這前來常山,我便是奉了大哥之命,帶上了金銀五百兩,戰馬五十匹,好漢八百人,何愁不能成大事!”

    夏侯羽看水到渠成了,典韋和甘寧本來就已經是他的小弟了,隻是趙雲還不是,便對典韋,趙雲和甘寧三人道:“正是如此!相聚便是緣分,不如我等四人結拜為生死弟兄如何?”

    典韋有些激動的抱拳道:“俺早有此意!”

    趙雲亦對夏侯羽神情有些激動的抱拳道:“雲亦有此意!願追隨閑風兄,轟轟烈烈的幹一番大事,建不世之功!”

    興霸亦是如此!”

    大哥!”

    大哥!”

    叮咚,恭喜宿主,收服趙雲,得到1000點功勳值,100點聲望值。”

    ……

    次日,四人於後山備下烏牛白馬擺酒,祭罷天地,夏侯羽四人焚香再拜誓曰:念夏侯羽,典韋,趙雲,甘寧雖為異姓,既結為生死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誅!

    誓畢,拜夏侯羽為兄,典韋次之,趙雲再次,甘寧為弟。

    ……

    數日後,夏侯羽安置好聶小倩和燕夢兒,又召集了二百餘兵士,夏侯羽四人整齊兵馬,帶著一千多人馬,投正在剿滅黃巾軍的主將皇甫嵩。

    此時,皇甫嵩與朱俊調發五校(北軍五校,為中央主要常備軍,即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所將宿衛兵)三河(河東、河內、河南)騎兵,同時招募精壯之士,共計四萬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鎮壓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縣)黃巾軍。

    皇甫嵩見夏侯羽四人帶著一千多人馬前來投奔,威風凜凜,非常高興。

    黃巾起義初期,黃巾軍的主力分散在巨鹿、潁川、南陽等地,他們各自為戰,攻城奪邑,焚燒官府,取得了很大勝利。與此同時,各地還出現了許多獨立的農民武裝。

    夏侯羽四兄弟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不僅憑著高強的武藝,而且巧使計謀,連打勝仗。

    夏侯羽向皇甫嵩獻計,火攻黃巾軍,黃巾軍缺乏戰鬥經驗,驚慌散亂,被迫後撤。燒得張寶、張梁大敗,皇甫嵩對夏侯羽的才智大為讚賞。

    黃巾敗軍正逃命,這時,騎都尉曹操也奉命趕來,於是皇甫嵩、曹操、朱俊、夏侯羽合兵,乘勝追擊。黃巾軍頑強抵抗,數萬人慘遭屠戮。

    夏侯羽的部隊不但沒有因為剿滅黃巾軍而減少,反而因為收編了一些黃巾軍的殘部,而增加到了二千餘人。

    而另一方麵朝廷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俊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穎川一帶的黃巾軍,朱俊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同鄉裏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發與朱俊軍連軍。

    然而黃巾軍很快便又聚齊起來,對朱俊軍發動猛攻,朱俊被圍,形勢危急。

    夏侯羽得知情況,帶本部人馬去救朱俊。

    朱俊的軍隊正被黃巾軍包圍,見夏侯羽帶著本部兵馬前來救援,並在裏應外合之下,打的黃巾軍大敗,四散奔跑。

    朱俊對此心中甚為感激,按照夏侯羽的軍功,上表朝廷,封夏侯羽為校尉,典韋,趙雲和甘寧分別為軍司馬。

    東漢末年一個營的編製是2000人,兵製是以二與五的倍數為計算。最基礎的單位為伍,即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五個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為一獨立的作戰單位,統軍者為校尉將軍。

    接著,夏侯羽又隨朱俊一起乘勝討伐張寶。

    張寶率八九萬人馬屯兵山後,朱俊派夏侯羽的部隊為先鋒,前去廝殺。

    張寶派副將高升出戰,與戰不幾回合,被趙雲手中的亮銀槍給一槍刺死。

    就在這時,張寶披發仗劍,作起妖法。霎時間,隻見風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突然殺出無數人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