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心靈感應
字數:3705 加入書籤
晚上,李思逸住客房,而王嘯,則住自己的房間。
王嘯上床後,估計李思逸也應該躺好了,就開始呼喚李思逸。
不是用嘴,而是用‘心’,或者說,用腦。
他們在通過葉蓮娜或葉塔娜中轉之前,就有一種別人所沒有的,腦間的溝通方式,心靈感應。
但這和外界認知的心靈感應不是一回事兒,這是真正的溝通,而不是模糊的不可言說的某種玄妙感應。
那是在二十二年前。
那時二十六歲的李思逸剛剛失去父母沒有多久。那天夜裏,她正躺在床上,按照某種冥想方法控製呼吸、壓抑自己的悲傷、讓心緒平靜下來,努力讓自己入睡。
而遠在華夏的王嘯那年八歲,那天中午,他躺在床上,正努力的探索自己的身體。
那時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以眾不同。
就在那一天,王嘯和李思逸,各處在大洋的彼岸、地球的另一端,互相闖入了對方的心裏或者說是大腦裏。玄之又玄的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交流。
當時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精神異常,也就是精神分裂了,因為有一個人直接在腦海裏和自己對話。
當時王嘯聽到或者說感知到的是:“我要睡著,我要睡著!”
所以,他想:“我才不要睡著!”
李思逸感知到的或者說聽到的,正是:“我才不要睡著!”
他們互相進行了幾輪如同自我囈語般的對話。
然後,當時已經成年的李思逸第一個問出了:“你是誰?”
這一次溝通,對兩人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兩人再沒有聯係上。盡管各在一方的兩人,都很努力的想要聯係上對方。再次體會那種玄妙的感覺。
直到兩人第一次溝通後的第四十四天,兩人再一次的和對方聯係上了。有了這一次溝通,他們總結了規律。後來,在正確的時間,兩人中的一人能靜下心來、拋開雜念專心致誌的呼喚對方,對方狀態合適時,就能收到呼喚,如果環境合適,就可以進行溝通。
而正是這些溝通,才最終產生了盛世。
在持續不斷的溝通中,王嘯把一些對身體的奇妙認知教給了李思逸。
而兩人,也努力的想要搞懂為什麽兩人能直接通過心靈來對話。
李思逸因車禍去世的父母給她留下了大筆的遺產及一家運行良好的公司。所以她投入了一些錢,請了一些人來開展這方麵的研究,並找一些小孩子試圖教會他們用心靈溝通。但其實她一直都是走在了歧路上,她是往玄學方向上努力的。
直到後來,王嘯初中畢業,他有了足夠多的知識,才得出一個結論:他們的溝通,不是和玄學有關,而是和身體有關,更直接一點說,是和大腦有關。
後來李思逸根據王嘯想出來的東西,在米國某地辦了一所福利院性質的學校,收養一些兒童來實踐王嘯的“理論”。這就是盛世學校的前身。
因米國的一些限製,學校搬到了靠近澳洲的海島上。
再後來,王嘯高中畢業後,沒有念大學,而是來到了小島上,開始了自然科學和人體科學的研究。王嘯到島上後,出於實際需要,也為了試驗,兩人分別設計了一套超級計算機係統,就是葉蓮娜和葉塔娜。
他們不斷開發新的方法,不斷的測試、不斷與他們自己比較,最終找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在四年零七個月後,終於培養出了能和他們一樣,能夠加入到他們的溝通中來的人。
而這些人,都成為了盛世的高層,不僅在盛世網絡中處於高層位置,也是盛世的領導者。
直到現在,成為高層的最直觀的能力,就是擁有了心靈溝通的能力,能加入到對話當中來。
但是,在對話時,幾乎相當於放棄意識對身體的控製。
而且,這種對話,是一種開放的係統,能加入的人,可以在任何時候加入到別人的對話當中,也可以一直聽取別人的對話,完全沒有秘密可言。
如果用網絡遊戲來比喻的話,這種對話就相當於世界頻道喊話,隻要你喊了,隻要是在遊戲裏的,願意聽的人都能聽到。
這個還不是最糟糕的特性,最糟糕的是王嘯有一個可怕的發現,他們不僅能夠對話,而且他們能夠互相影響,可以直接影響他人的思維過程、決定。
這種發現,讓王嘯陷入了‘我是我嗎?’的認知上的哲學困境。因為他們能互相影響,就意味著,有人能影響他們。如果有人能影響他,王嘯就覺得他不是他,他做的一切,都是別人做的,他就是個提線木偶。這種想法和認知,讓他沮喪不已,最終導致他遠離盛世。
這種影響,能隨著人的增加或者想法的強烈程度而增強,如果三個人都是一樣的想法,或者某個人特別激動的時候,其他人也會受影響,包括情緒、反應、想法。
越接近能溝通狀態的人,越容易受到影響。
而這種影響,對普通人似乎又沒什麽用。他們做了無數的試驗,都無法證明他們能對普通人有影響。但他們對此的認知一致,即他們隻是沒找到方法而已。一定存在一種方法,能影響到任何人,隻是目前沒找到。
到現在,王嘯因為與樊青山的交流而突然想通了以後,他就希望找到一種方法,能夠把這種影響屏蔽掉。甚至,把這種溝通加密。
就像原來不設防的城市,別人可以隨意進出。但如果建一道城牆,把它圍起來,別人就不能隨意進出了。
又如原來不加密的信息,任何人看到都能明白其含義。但如果把它加密了,那其他人就不能隨意的知道這信息的意思了。
今天晚上,就是他們的第一次嚐試。
目前的最困難的是,他們還不懂這種心靈感應的原理。隻有簡單的看法,他們的看法,可能和某個高維空間的特性有關,也可能和某種還未發現的力有關。
他們不斷的嚐試影響對方,然後,又溝通當時的狀態、感覺及其效果。再重新嚐試,再溝通。他們就一直這樣練習,直到兩人都精疲力竭。
在沒有理論的時候,不斷嚐試各種可能,是最佳的‘理論’。
愛迪生試驗燈絲時是這樣做的,王嘯他們培養能和他們一樣的人時也是這樣做的,現在,他們還是隻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