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帝辛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A+A-




    一群身著皮甲的武士手握青銅劍,護衛在一名身著青銅鎧的中年人身邊,他身後跟著一名身穿皮甲的英姿颯爽的女子,緩緩的向山區走去,隻是路途艱辛,到處樹木和雜草,隻有一條碎石小路清晰可見。

    “大王,天色將晚,深恐山間猛獸驚擾大王。”一名身上穿著青銅甲衣的頭躬身說道,隻是眼神中充滿崇拜的神色。

    “無妨,我幼時打獵,在此山遇師,今以平定八荒,特攜王妃來此謝師。”中年人不以為意說道,“繼續前進,走過小路就可以到達山頂,上麵有一座祭壇,切不可私入。”

    “是,大王!”眾人紛紛說道。

    “大王,世上真有神人?”老者身邊像戰士勝過像王妃的女子問道。

    “愛妃,當年師尊點化於我,今已過四旬,身體仍然健碩,想必愛妃深有體會。”老者意味深長說道。

    “大王,妲己也想給大王留下子嗣。”王妃麵色微紅說道。

    “愛妃……我去問問師尊,想來應該沒有問題。”中年人自信說道,他回過頭冷冷看著跟在後麵的祭祀們說道,“祭文可曾準備好?”

    一名中年祭祀走上前來躬身說道:“大王,祭文已經準備好,隻是占卜結果不是這個方位。”

    “哦,原來你們能知道恩師在哪裏?”大王嘲笑看著這名祭祀。

    “大王,我們可以引導您找到師尊。”祭祀低頭回應道。

    “恩師曾說,此地如井底,觀天為井口,吾等均是井底之蛙,隻知天如井大。”大王意味深長說道,然後不管祭祀直接帶著妲己走上小路。

    祭祀麵如潮紅,渾身有些顫抖,他抬頭目視著這名中年人暗自思索:“自從大王繼位以來,討伐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南方九苗以及世敵東夷,每戰必勝,統帥三軍從不聽祭祀的占卜,越來越不把祭祀放在眼裏。今天他更是一意孤行,將一名蘇氏的女奴立為王妃,並帶來見那個莫須有的恩師,是不是打算對大祭司出手?”這名祭祀想罷,不敢過度幹涉,以免落下口實。

    此時山下軍隊將領全是由大王從平民,甚至奴隸中選拔出來的,根本就是鐵板一塊,不聽祭祀調遣,死忠於大王,這一點更讓這名祭祀心亂如麻。

    “遙想當年,王室內亂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還要麵對以大祭祀為首的神權宗教的挑戰,原本臣服於商王朝的鬼方、西羌、南方九苗以及世敵東夷都開始不斷入侵我大商的疆域。內憂外患,幸得恩師教導,我帝辛明了前路,對內加強監管,對外幾次征戰,建立不世之功,總算把軍隊從神權的泥潭中拽了出來,此刻八荒之敵均以臣服,隻剩下這些蛀蟲需要清理,但是他們在朝政中還有很大權力,此次回訪恩師結束後,可以對他們動手了。”中年人目光微微閃動心中暗暗盤算,腳步卻一點不慢的向山上走去。

    中年人本名子壽,現名帝辛,是華夏古代曆史上第二個政權國家商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他自幼聰敏過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對此史書都有記載:《荀子·非相篇》中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史料記載,帝辛在先王老臣的輔佐下,創造了華夏曆史的許多個第一:

    一、他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在平民中選擇官員的君主。當時是奴隸社會,平民雖然比畜牲般的奴隸地位高,但是也高得有限,平民也是當時寒門沒有資格當官員,官員隻能從當時的奴隸主及貴族中產生,帝辛登基後打破了這個傳統。

    二、他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著手廢除貴族世襲製並成功的君主。當時奴隸主掌握著社會的生產資源,握有大量奴隸,也壟斷著爵位,一旦成為諸侯世世代代相傳,導致上層腐化墮落,整個統治階級死水一潭,帝辛對此下了大力,進行變革,讓商朝社會恢複一定的活力。

    三、他是曆史上第一個徹底戰勝神權的君主。在商代,凡事都要進行占卜,大到對外用兵,小到出行都必須通過占卜“問神”,因此宗教集團的權利極大。以大祭祀為首的宗教集團經常使用占卜等手段幹涉朝政,嚴重威脅王權的穩固。帝辛對此進行了宗教改革,他懲處了一批為非作歹的宗教人員,同時明確規定政、教分離。以後的兩千多年,華夏大地神權的地位再也沒有高過王權的地位。

    四、他是曆史上第一個多次滅亡外族的君主,鞏固了華夏民族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

    可是讓人唏噓的是,本應是聖君帝辛的他,曆史是這樣記載的:司馬遷在《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中寫道:紂王(帝辛)“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是非不分);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狂妄自大);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北裏之舞,靡靡之樂(荒淫無道);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殘害無辜);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喜歡奸佞之臣)。麵對紂王的暴虐,他的一些親人想用“仁”與“德”的思想來勸諫他、啟發他、感化他,結果“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

    可實際並不是這樣,有很多罪名都是春秋戰國時期一些人加上的,封神演義中的紂王就是一個被潑了兩千多年髒水的惡之典範。

    什麽是非不分?帝辛改革得罪多少奴隸主、貴族和祭祀,傷害了他們多少利益,將他們打落凡塵,不允許他們欺壓奴隸,減少使用活人祭祀,剝奪他們與生俱來的特權,他們會給一個亡國之君說好話,那才叫活見鬼了!

    什麽叫狂妄自大?好吧,這也能算罪?那咱們廣大嘴炮君們估計都應該拉出去斃了。狂妄怎麽了,不管是誰,平定四方,將四分五裂帝國變成一個中興的國家,就具有狂妄資本,放在現在最多說一句你太膨脹了。

    什麽是荒淫無度,酒池肉林,裸-奔跳-舞(北裏之舞),前一條他可能幹過,後一條是個當時的奴隸主都幹過,怎麽不噴他們?至於嬖於婦人(對女人言聽計從),我無言以對,畢竟不知道當時社會的現狀,不好做評價,拿到現在估計也就對老婆太溺愛了。

    什麽是殘害無辜?帝辛一生,殺得最多的除了異族就是當時貴族和祭祀階層,每當他們叛亂,就對他們下手非常狠,可以說是血腥鎮壓,這也導致商朝社會環境轉好,無語了吧!炮烙之刑,確實殘忍,但是學過刑法曆史的都知道後來周朝的刑法更狠,隻是這個炮烙之刑都用在那些貴族身上,就是十惡不赦。相反他反對使用活人祭祀,即使是俘虜,也能不殺就不殺,是同一曆史時期地球上最仁慈君主了!

    什麽叫喜歡奸佞之臣,文獻記載帝辛任命的奸佞之臣不少是平民出身和逃離其他貴族的小奴隸主,他們要不沒有奴隸、沒有土地、更沒有權力,要不就是被社會普世價值觀鄙視、瞧不起,現在竟然成為貴族,豈有此理。好吧,這就是這句話的邏輯,如果你當商王,手下一群要人有人有人,要權有權的貴族,關鍵還不是你任命的,是祖上傳下來的,你還動不了他們!可想而知你這個大王離死也不遠了!可帝辛沒有,直接把他們按到地上猛揍,就差讓他們唱征服了。

    什麽叫不聽仁、德勸誡?帝辛動了貴族和祭祀的利益,那些人的代表當然要勸了,結果你還不聽,你應該為了我們這些貴族,而不是為了那些平民和奴隸,現在竟然為了他們動我們的利益,知不知道我們發起瘋來很可怕?不懂!還敢動刀子,小子等著等你完蛋了,我們用髒水淹死你。其實那些貴族先動了刀子,隻是帝辛比較強大輕鬆化解,遺憾的是他亡國之君,否則怎麽也是一個中興之主的評價。

    他亡在哪裏?一是他後期確實過度貪圖享受,大興土木導致國庫空虛;二是過度發動戰爭導致俘虜太多,又沒有合理安置政策,為倒戈一擊買下伏筆;三是對貴族放鬆監管,尤其是對西周的放縱,導致在對外戰爭的關鍵時刻遭到西周的背叛。

    華夏太祖曾如此評價商紂王(帝辛):“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可惜可歎,帝辛信任西周放了被囚禁的周文王,放出文王之後,他又是賜牛,又是宴請,還不無愧疚地解釋囚的原因,還授權,還封官。周文王取得征伐權之後,伐犬戎,伐密須,敗耆國,伐邗,伐崇,帝辛都不懷疑他另有圖謀,當時還引起大臣們對他不滿,可事實是文王利用他對自已的信任,完成了對商的戰略包圍。帝辛不疑有他,當東夷動亂時,把歌朝最強的部隊派出去征討異族,結果悲劇了。當西周得知,帝辛部隊被牽扯撤在東夷,立刻聯係諸侯反攻歌朝,最終帝辛自焚於鹿台。

    可是這個帝辛卻與曆史上的帝辛有了很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