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不求桃樹生石榴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A+A-


    莊子上的銀錢還不夠伯府出身的何氏婆母日常用度,主宅目前隻有何氏一個主子,卻仆從眾多。

    二爺目前是兵部職方司正六品下的員外郎,年領九十二石祿米——約等於一萬一千斤,供滿府上下人等的食用。俸銀到是有一半歸二房支配,可二房人口也多,二爺的交際應酬、上下打點又是一大筆的開銷,饒是二夫人在娘家就手緊習慣了的,都有些吃不消了。

    此番大伯回家三弟張羅收拾大房的鬆園,二房這才派了竹園裏幾個仆婦來幫了一日的忙,莫說是擺件,就是椅墊、靠枕都沒想過要讓針線上的人做點新的出來。

    大伯要歸國是老早就收到信的,可後婆婆就如同聽了個曲兒,半點行動都沒有。要是給大房添置東西,公中不會出一個大子兒,後婆婆說不得還要找二房的不自在。若非小叔告假回京,竹院裏亂糟糟一團,她都險些忘了此事。二爺一心在公事上,家中瑣事是一概不理會的。

    本想著大房裏人口簡單,不需養這些礙眼的狐媚子。大伯、依依又是多年有俸銀祿米的,外派出海各項物資都折算了現銀發放,定然是比二房在銀錢上寬裕的多,就一門心思單等著大伯回來能沾點光。兒子進學成家、女兒的嫁妝這些事項,自己若不趁早多籌謀隻靠公中支應,到時能把臉丟個幹淨,二爺到時也未必能饒了她。

    現在貴客上門,本想多在跟前奉迎座陪的,見了長房這等的寒素暴露在來客眼前,立時就呆不住了。何氏更是顏麵掃地,坐立難安隻交代了句場麵話,就托詞長子重傷心裏悲痛,不宜陪客迅速閃了。

    太醫等人入內診治後,女眷隻留了依依在外照應,林依柳也一步三回頭的隨母親一起借故告退了。

    “殿下不如移步廳堂稍作歇息。”依依微窘,客人上門,家裏堂屋這樣的落魄不體麵,讓她很不適應。

    “我還是在這裏等太醫的診治結果吧,今日天氣晴好,我就在院中坐坐。”瑜永嘉麵上沒帶一絲的多餘表情,很自然的給自己挑了個歇息的地方。

    依依鬆了口氣,吩咐丫鬟給大家上了茶。兩個小丫鬟都是十二三的年紀,看來也就湊合做點掃灑漿洗的活計,在依依看來還是兩個孩子。現在還有滿院的客人要招呼,隻問了她們個高些的是香蘭,個子矮小些的叫茉莉,也就沒再細問兩人,先讓兩人分頭忙起來。

    時間已近辰時了忙又吩咐去廚房看看有些什麽點心食材。長房的院裏有自己的小廚房,當年江氏、馬氏嫁進門後,祖母羅氏就給兩房設了獨立的小廚房,隻每日的晚餐及年節時間,闔府在一道用餐。其餘時間各院兒子們多半到衙門辦公、或外出上學,正好讓各房媳婦們依著自己的口味自行烹煮,何氏進門後長房更是不願往一處湊。

    “殿下現在已經是未時將盡了,若不嫌棄,就請在家裏隨意用些飯。”

    “那就打擾了。”瑜永嘉看來是個教養良好、溫潤如玉的君子,相處起來讓人格外的如沐春風。依依吩咐另一個小丫鬟去小廚房架火、燒水,將長時間不用的碗筷等物都放入鍋中沸水煮燙一遍。

    瑜永嘉見依依居然自己鑽進廚房,百無聊賴之下,也跟了進去。依依沒有君子遠鮑廚的觀念,勸說一句見他還是興致勃勃的想看她做菜,就隨他去了。

    林府並不十分大,打發去取東西的小丫鬟在長房院子與大廚房之間往返一趟隻花了不到十分鍾時間。帶去裝食材的籃子裏,有一塊新鮮豬肉、一尾鮮活的草魚、幾顆雞蛋、白菜、韭菜、豆腐全部都是尋常至極的食材,半點沒有準備加菜宴飲的跡象。

    瑜永嘉沒有權謀心機,卻是個心思剔透的。見這個年齡相仿的姑娘似乎境況艱難,不由的就出言安慰:“不必介懷,明日我邀同僚在珍饈閣給你接風。”

    “多謝殿下費心!”依依莞爾一笑道:“隻是我從不奢望桃樹上能結出石榴來。”

    瑜永嘉一聽之下,也是忍俊不禁。

    見她沒有半點愁容怨懟,隻是這麽一派坦然的春風笑臉,卻透著通體蕭瑟。頓時心裏就如同落入了一粒青梅,突兀的酸澀了起來。

    “委屈殿下了!”在現代,自己家裏都不好意思用這樣的菜待客,不過有吃的總好過餓肚子。

    “無妨,我也沒指望林鳴讚能有禦廚的手藝!”這位爺到是好脾氣,一臉無所謂的打趣著。

    林府正院裏,何氏也氣的七竅生煙。待陪嫁丫鬟臘梅將兩個蠢的不知變通的門子一頓好罵後。何氏才吩咐將兩個蠢材發賣了;管家和內院管事各扣半年的月錢。

    奶娘尤媽媽是個等閑雜人都退淨了,隻留她和臘梅在屋裏才勸:“夫人何必偌大的火氣,誰能料到這大洵的第一女官竟是這般的潑辣無狀,毫不知禮數。尋常的未婚閨秀誰能拉下臉在大門外和下人較勁?真真的想不到。”

    小小的九品芝麻粒大的官,也好叫第一女官,這是排隊買包子呢,單論先後的?臘梅是吏部尚書府嫡小姐的貼身大丫鬟,見識可是不一般的。

    以前小小鴻臚寺鳴讚,都不配登尚書府的門。

    “就是!”臘梅也幫腔道:“哪家的小姐就是心裏再不痛快,也沒有越過家中理事的長輩訓斥管家的。何況大爺現在生死未卜,她的姻緣婚嫁可都在您的手裏攥著呢。”臘梅今年也36歲了,隨何氏轉嫁兩府,卻還不曾婚配。

    先前左家姑爺婚後納了一房良妾,是個有舊情的小門戶人家閨女。何氏本打算晚個一二年,待夫君有了花花心思時,再將臘梅給他的。好過收些外頭不根底的人來眼前作亂。可左宇興身體弱,婚後身子骨漸漸不頂事,納妾收房就不再考慮了。

    那年見到林家姑爺儀容不凡,守寡多年的小姐就迷了心神。隨行的臘梅也是臉紅心熱當自己時來運轉,可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新姑爺對繼室都算得上視而不見,更何況是她這個買一送一的陪嫁丫鬟。

    伯爺想籠絡新姑爺,第二年帶了姑爺去地方上巡查,結果是遭遇了塌天的禍事。小姐的夫家、娘家頂門立戶的當家人,一時間都沒了。

    臘梅那點做人上人,讓兒女不再為奴為婢的指望也破滅的稀碎。婚配就成了她心裏的一根刺,再看不得別人姻緣美滿,夫妻恩愛。

    這話一出,何氏頓時就火氣全消,雙眼爍亮的來了精神。女人嫁人好比第二次投胎,最是緊要不過,這小丫頭現在是不知道厲害。莫說現在大房沒人主事,就是她父親醒了,隻要沒分家,她的婚事也得自己點頭才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