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選擇攤檔
字數:3383 加入書籤
請赤穹煉製的那些茶葉罐將用來盛裝空間茶葉,以便於從外觀上就能直接區分出商品的優劣。
依依走遍了陶瓷行的幾十家鋪子,最後選了琢玉居質地最上等的“雨過天晴”色的細瓷罐子,現貨的容量大概在二兩左右,六十文一隻。依依先買一百隻,將價錢談到了五十文,花了五兩銀子,就能將五款普通茶葉各包裝出二十罐四斤的量。
此次的新鮮茶葉每樣進了一筐,每筐鮮葉重三十五斤。最近沒有什麽雨水,又是晴天采摘的鮮葉,一筐炒製出了大概八斤半幹茶葉。五味幹茶葉總重四十二斤多一點,這裏先包裝了近一半出來。
依依又和店家定製了一百隻二兩裝、五十隻半斤裝每隻八十文、二十隻一斤裝每隻一百二十文的罐子。
上好炒茶一般講究“新”,不光鮮葉要新采,幹茶葉也以當年新製的為好。客人一次買半斤、一斤的比較正常,一次買幾斤的並不多見,依依也就沒有訂做更大的包裝。
依依的茶葉選用的是上品鮮葉,製茶工藝一流自然價格不菲,在包裝上依依就先側重小包裝的定製。
琢玉居的瓷器質地,雖比不上現代精密儀器煉製的瓷質那麽潔白細膩,但在西市已經是一流的了。
隻是洵國當下普遍製的是茶餅,依依現在湊合買的茶葉罐樣式就不太理想,隻是勝在密封性較好。
依依拿出自己畫的罐子圖樣,釉色仍是用“雨過天晴”。因為此次訂的數量不多,形狀就隻選了一款最方便手握的腰鼓壇樣式,讓店家照做。
此次訂貨共計十一兩四錢銀子。依依交了三兩四錢的定銀,取了店家開具的現貨提貨單和定金收條就出來了。
陶瓷器皿全新樣式的定做,陶瓷作坊要從土胚開始做起,拉胚、幹胚、利胚、補水、上釉、燒製整個工序下來,一般需要個把月才能出成品,依依就將定金條收到了空間裏。
她照舊往約定的茶寮來喝茶等候。遠遠的就看見順子和一位婦人在茶寮邊上,左顧右盼的叫賣著。
“小姐,小姐!”順子眼尖看到依依走近就歡呼一聲迎了上來。
“順子,那位是你什麽人?”依依看婦人二十多三十的年紀容貌清秀,順子有七八成和她想象。估計是順子的娘,但也不好貿然出口。
“我是順子的娘親,今天等在這裏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碰上小姐,好給您道謝的。”婦人緊隨其後的趕過來,正好接上了依依的問話。
依依看她衣裳陳舊,不過漿洗的還是蠻幹淨的。神態雖恭敬,但說話很有條理,顯然是常年販賣東西,走街串巷練就的。
“那一起坐下說話吧。”依依在茶寮選了張背陰的桌子坐下,暮春時節的陽光已經很有熱度了。
婦人遲疑了一下,才帶兒子在依依對麵坐下。
依依給母子倆叫了壺熱茶,兩碟茶點。
看依依花錢點了茶水點心,婦人就有點局促不安,這是自丈夫受傷兩年多來,她第一次坐在外麵花錢吃東西,她已經不習慣了。
“我轉了半天口渴了,大嫂你們也陪我一起喝點茶。”依依理解她囊中羞澀,就言語間輕輕帶過。
“謝謝小姐。”順子娘在集市叫賣良久,正口渴的厲害,就稱謝起身端了茶。“小婦人娘家姓周,夫家姓趙,順子大名趙寶順。”周大嫂摸了摸兒子的頭。今天跟在娘親身側,順子就不怎麽說話,隻安靜的嚐著桌上的點心。這位小姐和善的很,若有好吃的等會兒肯定能給妹妹和爹爹帶些回去。
“周大嫂可以稱呼我林姑娘。”洵國並不過份輕賤商人,依依做買賣沒什麽可隱瞞的,隻是林依依的大名在洵國太出名了,她就隻含糊的自我介紹了一句。
依依自己並不喝這茶,隻讓店家另上了壺開水來喝。“周大嫂平時家裏都有什麽事要忙?家裏的事如今都安頓好了嗎?”
“西市離家近,來往的人又多,平日小婦人都是每天交上十個大錢,在西市裏賣自製的飴糖,中途好回家給夫君和孩子們做個飯。
前幾天家中幼女病了無錢看診,才讓順子一個人出來賣糖,我是既憂心幼女,又擔心順子。多虧了小姐昨日給的銀兩,幫了家裏大忙。如今給小女請過郎中用了藥,已經無礙了,今日是特來道謝的。”
婦人看依依果然和善,也就慢慢的自然了。當下陪笑又問到:“聽順子說小姐有差事交給小婦人做,不知是何事?”
依依見她神情忐忑,估計是擔心既無法勝任差事,又還不出錢來。就先安撫道:“周大嫂無需擔心,我交的這差事還是你的本行。隻是西市這邊的情況我不熟,想問問在這裏租賃個小攤檔,都有些什麽講究?”
目前她能拿出來售賣的東西品種少,租賃個小攤檔正合適,租金價格也比商鋪便宜。
其實這些情況去西市官署也能問清楚,不過周大嫂整天在西市四處轉悠,租個小攤檔遮風擋雨安穩的做生意,應該是她的夢想,同她談談應該能聽到些具體的建議。
“這先要看小姐想做的是什麽買賣了。”
“我這裏有些吃食要售出,就如同飴糖一般,是做好的成品,客人買了可以直接帶回家享用,地方無需太大。”
茶葉是貴重物品,讓這樣的小販出售並不合適,當前比較可行的方法應該是去茶行推銷。不過首先是依依現在沒有時間去尋訪合適的商家,也沒有合適的下屬能代勞去跑市場;再者她的茶葉還沒知名度,主動上門推銷是絕對談不到好價格的。所以茶葉目前隻能是先宣傳,等時機到了再安排出售。
至於通過瑜永嘉等人走高層路線,拓展銷售渠道的方案。一來需要契機讓他們自己先喜歡上依依的茶葉;再者在他們的圈子裏被推崇的無一不是名滿大洵的上等精品,依依不能冒然開口讓他們為籍籍無名的散茶代言,這不但有拉低對方格調的嫌疑更有自討沒趣的風險。
依依是想先將空間裏的甘薯和馬鈴薯加工出來,在攤檔上出售一部分。雖然銷售數量不大收益有限,但重要的是能給自己的茶葉做宣傳。再者還能順便幫幫周大嫂一家,給他們個穩定的進項。而且自己現在缺銀子做本錢,即使做的不理想也能先在這裏積累一些聊勝於無,其它的看看情況再做打算。畢竟直接做個投資大的買賣不現實,隻能一點點的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