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董府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A+A-


    “做的不錯,成衣鋪子裏也未必有這樣的手藝。”依依的誇讚讓兩人神情鬆弛了下來。一番辛苦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認同了。

    “做這些是奴婢的本分,小姐不嫌棄奴婢們笨拙就好。”時間處長了暖雨的話也多了點。

    “不嫌棄,都是心靈手巧好樣的。等下個月本小姐回來,一定給你們帶多多的禮物。”刺繡可是現代女孩子的硬傷啊,依依眼裏的讚賞那是無比真誠的。

    第二天一早,暖雨晴風將給依依新縫的五套衣裙都呈了上來。看著款式都是時新的,尤其是那套羽藍色滾雪細紗衣,繡工更是鮮活靈動,看來花了大家不少的心思。

    一早就讓套了車,用了早膳同三叔去看過父親後,依依就帶著花香和青竹出門了。

    來到西市裏,各商鋪正紛紛開門,夥計們跑進跑出的下門板、掃地、抹貨架、整理貨物又是另一番的熱鬧。

    成衣行就在西市署邊上,位處井字最中心的那一塊。依依近日泡在西市也轉的熟了,知道那一帶客流密集,是很好的地段。

    卯正時分西市署開了門,依依入內一問才知,中心區有兩家攤檔在出讓。周嫂說的是西南角成衣行外的那家包子鋪。

    市署令肖大人五十多歲,人很清瘦,樣子頗精明。聽依依通了姓名,才知道這位冰肌雪膚讓人如沐春風的小姑娘,是鴻臚寺的小林大人,當下忙讓人上了茶又殷勤的看了座。

    “肖大人下官今日來是想在西市賃個攤檔。”

    “不知林大人賃地方是作何用途,我或能參詳一二。”林狀元三兄弟的官職都不低於他這個從七品下的市署令,他這幫忙的說辭可都是出於真心的。

    “這也是剛回京城還不熟悉行情,想先經營些新式的茶點糕餅,讓肖大人見笑了。”

    官宦人家都會經營田莊及各樣的生意,以此來增加收入維持排場,官員及其家眷經營生意的多了去,不過肯從攤檔做起的倒是少見。

    “林大人過謙了!”肖大人一拍腦門,招了個典事上前來耳語了幾句,待典事匆匆出門,又細問了幾句,確認依依是經營茶水、點心、零嘴,就也推薦了周大嫂說的位置,並親自領依依去看實地。

    原攤主夫婦是京外人士年歲老邁,家中孫媳身懷六甲,這是想將買賣盤出去,回鄉頤養天年。因為是早有打算要將攤檔盤出去,攤上的各樣桌椅雜物攤主都有了安排,半天時間就能將地方空出來。

    攤檔是位於街邊的獨立檔口,四角立柱背麵板壁固定,其餘三麵板壁可拆卸,遇到好天氣三麵打開,攤位看著很是敞亮。

    依依首肯了地段,說好下午有人過來接手,一行人就往西市署去辦手續。

    依依他們前腳進門,後腳互市監董望江就腦門冒汗的來了,身後跟了兩名下屬帶路的是適才的那位典事。

    “原來是賢侄在這裏。”領路的監事說的並不

    “見過世伯。”賢侄都叫上了,再回稱董大人就太生分了。好在父親從四品上的官銜,這樣稱呼也不會有拉關係的狗腿嫌疑。

    “你先忙你的,我喝口水歇口氣。”董大人看錄事剛取了租賃文書來,就讓依依先辦好自己的事。

    包子鋪還餘了一年兩個月的租期,西市署手收進的租金是不退的,依依需付給原攤主餘期租金白銀五十兩零四錢。

    等原攤主拿了租金,退了兩個月的押金出了門後。肖大人才示意依依拿好租賃文書,並告訴依依鋪子押銀是西市署署衙收管,讓她免交了;還免了她一個月租金的改簽費。

    此時明麵上的花銷已經將三叔給的二百兩銀子花幹淨了,能有減免那是正中下懷。依依剛謝了肖大人一聲,喝茶的董大人就咳了咳,肖大人老臉微囧的回說不用謝。

    依依頓時明白西市的所謂改簽費,應該是西市署署衙擅自收取的。

    依依就笑著轉而和董大人聊了起來:“今天也是巧了,能在這裏遇見世伯。”

    “我是特地來尋你的......”說到這裏他頓了下:“是我亳州的同鄉日前帶了幾十車的土產來京城販賣,本想趁萬壽節期間賣個好價錢,幾位親戚還住在了寒舍。隻是他們沒有門路,在京中奔走了數日,商家給的價錢還不夠他們的花費。拖的時間長了家裏缺勞力,貨物也開始腐壞。家裏招待食宿不說,還早晚的托我想辦法,現在到了散值時間我都不敢回家了。”

    “嗬嗬~~~也是夠世伯為難的。”想想董大人身為互市監,萬壽節也正是和各國使臣外族就朝貢事宜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再加上這麽一班子親友也是夠嗆。“就怕小侄幫不上什麽忙。”

    “我互市監經手的都是茶葉絲綢馬匹等物,對土產的經營買賣那是一竅不通。這次他們帶來的土產中又有好些是鴻臚寺自海外引進的新品,故而想請賢侄幫忙出出主意。”

    西市的商鋪或者說京城大多數的商鋪買賣都有官員的參與,從六品下的互市監是不好輕易插手的。而循正當途徑解決,全程參與了新品引進的林依依就是很好的選擇。

    “賢侄家中諸事繁忙本不便打擾,還請見諒。”

    “世伯客氣了!今日正好得閑,有事世伯盡管吩咐,小侄盡力而為就是。”這幾天在西市,依依已經發現好幾撥類似的行商。

    董望江就請林依依同去家中看那些土產,兩人同肖大人告辭出門各自上了馬車。董府位於修德社北三條城隍廟市邊上,不大會兒的工夫也就到了。一所三進的宅子,也還寬敞。

    董府門房見老爺回家忙開了大門,進門依依就看見前院滿是各式的車架子,倒座房屋簷下還堆不少草袋竹筐,右邊角院裏驢馬嘶鳴聲也是不絕於耳,整個前院的氣味都不是很好。

    董大人請依依先到花廳奉茶,依依還沒來得及答話,倒座房裏就有兩個粗壯莊稼漢衝了出來,一個叫表弟,一個叫表叔,看著像是兩父子。

    “叔啊,我媳婦就快生了,還等著我賺錢回去呢,這一天天的我心裏象著了火一樣。”年輕點的那個說著話就抱了頭往地上一蹲,聲都變了。聞聲屋裏又陸續跟出來了四五個男人,都是三四十歲的樣子。

    “望江啊,哥給你添麻煩了。咱家就你一個有出息的在京城當大官,你得多上上心啊!眼下田裏、地裏可都離不開人哪。”董大人的表兄看著五十開外的樣子,粗布衣裳麵容蒼老。腰背佝僂言辭間很是小心,唯恐惹惱了董大人。

    依依看了他們那付樣子就理解,董大人為什麽不敢回家了。

    “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的事我自然上心。這不今天還特地請了林大人來幫忙,就是想請她幫咱們出出主意的。”

    父子倆這才打量了一下來客,開始看到依依幾人還當是董家的親友,就沒敢多看,現在這一看,董大人的表侄就衝青竹連連哈腰:“麻煩林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