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獨立團的士兵高喊著活捉日本少將。就向著日本少將服部直男的方向衝去。王蕭逸也從後方趕了過來。這是日本翻譯官高喊著:“等一下,我們旅團長有句話要說。我們旅團長有一個提議。為了體現軍人的勇氣,我們一對一進行決戰,直至戰死為止,不知貴軍時能否應戰。”
李雲龍團長如山大王一樣高喊著:“好。我們就跟鬼子單打獨鬥。我們不能讓鬼子笑話我們獨立團不敢拚刺刀,以後老子還要在這一代混呢!”
這時日軍走出來一名大佐,李雲龍剛想上前,結果被張大彪和魏和尚攔住了。李雲龍示意魏和尚上。魏和尚抄起紅纓槍就與這名日軍大佐打鬥起來,沒幾下就一槍挑了這名日軍大佐。張大彪脫下帽子指了指站在服部直男身邊兩名大佐。張大彪拿著大刀,上來就一刀劈了一名。另一名想要拿手榴彈,結果被李雲龍團長一槍崩了。
這時服部直男從刀鞘中拔出那把天皇賜予的鑄有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標記的指揮刀。王蕭逸拿著自己鑄造的大刀走上前來:“這是日本少將,今天老子就送你回去見日本天皇。”
服部家在日本已經流傳已久。可以追述到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服部半藏更是享有忍者之神美譽的傳奇人物,在日本有著極高的盛譽。身為服部家的一員服部直男也有著一身忍術和不俗的刀法。
而王蕭逸這口大刀是他自己為了練習力氣與掌控力在一名鐵匠家幫忙時鑄造的。刀身反複打造萬次以上,刀身的材料還加入了一些玄鐵與烏金,鑄成了這一口大刀。王蕭逸在河邊用磨刀石整整磨了三天。使其刀麵光滑如鏡,鋒利異常。刀身長三尺九寸、刀刃長三尺三寸、刀寬寬五指窄三指、刀厚半指、重二十二斤七兩。
對於王蕭逸來說這個重量相對輕了些,可是對於普通人已經相當可以了,畢竟是用來拚殺揮舞的,而不是普普通通拿著。
王蕭逸與服部直臣兩人對視都想找出對方的破綻,兩人就這樣僵持了三分鍾。王蕭逸知道不能等下去了,在等下去鬼子的支援就要到了,於是拎起大刀向服部直臣坎去,服部直臣躲過了王蕭逸的一刀後,向王蕭逸反手就是一刀。服部直臣知道從對手的大刀就可以看出如果硬碰硬自己絕對是刀毀人亡的下場。
兩人纏鬥了幾個回合,服部直臣都是處於下風,盡量躲閃不與王蕭逸硬碰。直到王蕭逸的大刀砍向服部直臣時。卻砍在了日軍的汽車上,刀刃直接砍了進去卡在裏麵,服部直臣知道機會來了。
一個直刺指揮刀從王蕭逸的腋下穿過,一個上撩希望可以割傷王蕭逸,如果王蕭逸不想被割傷就必須棄刀。可萬沒想到,王蕭逸竟然單手拔出刀來如拔刀斬一般。直奔服部直臣的脖頸而去。一道刀光快似閃電一閃而過。服部直臣身首異處死屍倒地。
這時腦海中的係統提示音響起:“恭喜試煉者,完成隱藏任務一、殺死服部直臣少將。獎勵夢想幣1000點,隨機屬性3點。隨機屬性點已下發完畢,待第一次試煉結束後才可查看。”
王蕭逸接著又砍死了剩下的兩名日軍大佐。獨立團開始打掃戰場,王蕭逸從服部直臣屍體手中將指揮刀掰了出來。看了看刀刃雖然剛剛服部直臣一直靈活躲閃,可是還是與王蕭逸的大刀有過碰撞,經過碰撞的地方還是有一些缺口。而王蕭逸看了看自己的大刀也有一些缺口不過沒有服部直臣這把將官指揮刀的大。說明自己的大刀質量還是可以的。
王蕭逸走到李雲龍麵前將指揮刀遞了過去。李雲龍馬上接過來,寶貝的不行高興的:“今天該著我老李發財。今天這便宜可是賺大啦!哈哈哈……”
楚雲飛走過來:“剛才看你使用的好像是第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刀法,不過要比你們那些士兵更加犀利,也更加凶狠。”
王蕭逸:“報告長官。是的,我使用的正式第二十九軍大刀隊的《無極刀法》。因為我有刀譜所以我比其他人學習的更多,也更強。”
楚雲飛看著李雲龍:“雲龍兄。你手下可都是精兵強將啊!”
李雲龍將指揮刀歸鞘:“雲飛兄。那你可就太捧了,這小子還差得遠哪。”
楚雲飛道:“雲龍兄。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如此強將如何會差。”
李雲龍道:“這小子,哪都好。打起仗來也是拚命的緊,就是多愁善感了些。還有一些慈悲。你要知道在這亂世還是凶狠的人活的才長久一些。”
楚雲飛:“唉!雲龍兄。此言差矣,仁者無敵。一個環境是會改變一個人的。剛才我看他可沒有你說的多愁善感,反而是猶如猛虎下山,擇人而噬啊。”
李雲龍看著已經遠去的王蕭逸,李雲龍不得不承認。王蕭逸確實成長了很多。比起剛剛逃難來投奔張大彪時。簡直是判若兩人,原本張大彪是自己的心腹愛將,才同意王蕭逸留下把他發配到炊事班。可現在經過戰火的洗禮,還真特娘像那麽回事。
王蕭逸扛著迫擊炮和隊伍一起趕回趙家峪,可心裏早已經飛到天外去了。王蕭逸心中想著現在觀摩團打完了下一步就應該是大掃蕩了,自己需要早做準備不然怎麽完成係統任務。
等到李雲龍帶著一營與炮連回到趙家峪的駐地的時候才知道,有一批鬼子小隊前來襲擊總部機關,嚇得李雲龍一身冷汗。剛剛打了大勝仗的氣焰沒了,自己寶貝不行的少將指揮刀也被旅長拿走了。現在部隊馬上轉移。應了那句老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不過這還的也太快了。
1942年11月。新到任的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次對晉東南地區進行大掃蕩。目的是為了摧毀八路軍總部機關和消滅八路軍第129師。
日軍在飛機的配合下,采取多梯隊、多層次、大縱深的戰略部署“拉網”式的方法,想要迫使八路軍第129師主力部隊難以機動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