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兩全其美

字數:3461   加入書籤

A+A-




    “哦……”

    沈士周啞然失笑,心中思忖:“此子目的雖是好的,但手段還是油滑,竟把老夫實話的團團轉。”

    而賈環見沈士周感興趣,微微一笑說道:“如先生所慮,那些商賈心裏固然是不願意的,但如果募捐而來的花在他們自己身上,我估計他們會大方一些。”

    “哦,怎麽花?”沈士周急切的問著,隱隱中感覺這是兩全齊美之策。

    “就是用募捐而來的銀子買糧食讓這些流民吃飽了修路。”

    “妙哉!妙妙妙!”

    賈環話音剛落,沈士周不禁興奮的拍了下書桌。

    他作為次輔自然能懂得賈環這個方法的妙處:取之於羊用之於羊,既解決商路的問題,又解決了流民的問題,而且路的問題也是國家大計,用流民修路不禁比平時費用低,更解決了流民無所事事而生亂的問題。

    這個方法可謂是一箭多雕!更為可貴的是他為沈士周提供了一條思路:工部挖溝壘渠的也需要人吧,因此工部可以拿點銀子,帶走點人;兵部修築工事也可以拿出銀子,帶點人……

    沈士周越想思路越寬,禁不住頻頻點頭對賈環讚道:“沒想到你居然如此大才!你還有什麽想法嗎,一齊說出來,我這就去求見皇上。”

    這方法在前世上過高中的都知道,不過是羅斯福新政的法子而己,所以賈環聽了略感慚愧,謙遜道:“先生謬讚了,還有幾點就是現在糧價大漲,希望先生能夠控製一下價格,另外北方缺水少糧,草原上的部落一定也不好過,現在或許能將就,但過冬一定會犯邊,還望先生注意。”

    “喔……好好好……”

    沈士周睜大了眼睛,讚賞之色溢於言表,他從沒想到賈環小小年紀思考問題竟如此慎密、周全。

    而在這時賈環繼續說道:“不過這募捐的法子不過是一時之策,治標不治本,學生有意朋友從南方帶來一物,名叫番薯,產量高,一畝地新鮮的產量可以達到兩千金,而且此物也甚是耐旱,學生在城外烏莊中了一莊子,卻是如此,希望先生能加以推廣……”

    “什麽!兩千斤!”沈士周身在南方,知道南方的物產,一畝好的水田產稻也不過五六百斤,就這已經可以讓江南稱為富饒了,這要是兩千斤!

    “利國利民,功在社稷呀!”

    這次沈士周終於不淡定了,他‘唰’的一下從太師椅子上站起,急速的說道:“你現在有嗎?拿來我看看。”

    “回先生,現在到沒有,不過我已經讓人明天送過來。”

    “好好,我現在去見皇上,把你的法子給皇上說一下,你去寫帖子,就用我的名義,時間定在中午吧!賑災這事早一會是一會兒。”

    沈士周說著就往外走,同時喊道:“更衣。”

    “都這個時候了,也不留我飯,先生失禮了!”賈環摸了摸鼻子。

    ……

    回到報社之後,賈環草草的吃了些,便回到書房開始寫請柬,貼子是現成的,報社有時也接些印刷業務,同時由於各大商鋪都定了報紙,報社也有底單,按圖索驥寫起來也頗為簡單。

    當然賈環並不能記下所有的商鋪東家的名字,不過他取了個巧,在開頭寫上某某店東家致上,下麵署了沈士周的名字。

    ……

    養心殿內,天啟帝聽太監李忠轉報說沈士周求見他心裏是有些奇怪的,因為沈士周身為次輔,位置在謝俊之下,向來韜光養晦,不出風頭的,今天怎麽倒主動起來了,還在下朝後求見!

    其實沈士周對謝俊的壓製早就憋了一口氣,隻是沒有發作的機會,現在賈環送他的點子,讓他感覺時候到了,所以才匆匆趕來。

    行禮,賜坐之後,天啟帝問道:“這麽晚來愛卿所為何事?”

    “啟稟皇上,對於賑災,臣之學生向我提供長遠兩策,臣覺得可行,救民如救火,所以臣特地來向皇上稟報!”

    封建社會家天下,皇上相當於家長老子,臣民相當於兒子,這要是老子置兒子不管不問,任由兒子餓死,就會在道德上有欠缺,動搖統冶的基礎,所以再沒銀子,就是薄稀飯,也要給流民提供一些的!

    而天啟帝為此事己經發愁了兩天,己經打算像去年一樣削減宮中用度,然後讓臣僚們捐款,當然天啟帝也知道這樣做作用不大,隻能表現出他對流民的態度。

    所以此刻聽到沈士周說有可行的計策,天啟帝急忙說道:“哦,是何良策?愛卿快說。”

    “啟稟皇上,我那學生的近策是從商家籌款,所籌的買糧,由這些流民修路,此策頗為可行,但商家是否……”

    “妙哉!”不等沈士周說完,天啟帝禁不住拍案而起。

    當然他興奮的不僅是這計策的圓滿和一箭多雕,作為帝王,眼光和沈士周不同,他看中的更是沈士周話裏的來錢的路子——向商家籌款!

    士農工商,因為商家地位最低,可商人也是有銀子的,天啟帝也想從這方麵出手,但商人地位低,最為士子瞧不起,要是出手,更有些自汙的感覺,更可況天啟帝也明白這些商家的背後大多數是他的那些愛卿,這些人說一套做一套,要是讓他們出銀子,必然朝議紛紛,綜上兩點,天啟帝感覺束手束腳,沒有實行。

    但現在不同了,國難當頭,商家裏既然有人自動募捐,你就另當別論了,或許還可以一次為契機,在這塊鐵幕上打開一個口子!

    “怎麽收?收多少?首先要你定一個章程……”

    天啟帝在龍案後來回踱著步,越想越興奮,沈士周見此隻能停下了話,過了一會兒,天啟帝才從思索中醒來,捋著花白的胡須說道:“此策甚好,李忠你去把謝俊、趙希成叫來,愛卿,你繼續說,那遠策是什麽?”

    聽此,沈士周趁機彎了下腰,活動了下僵直的脊椎,說道:“回皇上,是這樣的,據我那學生說,他在南方得到一物,名曰番薯,此物耐旱且高產,畝產可達兩千斤,如若推廣,可保我大明子民從此無饑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