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求佛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A+A-




    說完,賈母轉頭對王熙鳳說道:“今晚開宴,你讓璉兒去叫他。”

    雖然賈環讓賈母不喜,但賈敏榮升貴妃這事畢竟還是一件大喜事,還是要慶賀的,要是無聲無息,對皇上也是大不敬。

    但賈母也知道賈環己經不是他可以隨意調譴的人了,因此歎了口氣,再次對王熙鳳說道:“來與不來,隨他的意吧!”

    而賈敏榮升貴妃,這樣的大事也很快傳入了賈珍、賈赦的耳朵裏,兩個人驚喜之餘,既感覺賈環心機深沉,卻又感覺他目光有些短淺。

    ……

    賈環此時畢竟年輕,不勝酒力,賈璉去叫他時,賈環依然宿醉末醒,有賈母前麵的話在,賈璉估計賈環醒了也不會回去,所以賈璉就自個兒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賈環洗涮完畢,正聽鴛鴦說昨晚賈璉來叫他的事——賈敏升為貴妃,榮寧二府大宴,候寬卻來求見,匯報說在‘天下豐’購買的糧食己經交給了戶部。

    而在上午時分,賈環正在書房裏寫著稿件,韓山卻哭喪著臉進來了,說報紙退訂了近三層。

    掏了誰的腰包誰都會心裏不舒服,商家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但卻不能解釋——他也明白這是被天啟帝利用了的緣故,但怎麽能,也不敢說出去,何況天啟帝己經從另一方麵給了補償!因此,賈環聽了隻能嘖了嘖嘴巴。

    隨後有了朝廷的介入,城外的流民被一夥一夥的領走了,三天之後城外隻剩下了婦孺老弱,但有了募捐,朝廷也大方了些,在城外搭了粥棚。

    另外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賈環傾其所有,領頭募捐的事在流民中傳開了,知道能夠活命全是因為賈環,流民心裏都是異常感激的,心裏都把他當做了菩薩。

    當然在趙姨娘眼裏,賈環可不是這副形象,榮寧二府大宴的第二天趙姨娘就到了報社,完全不顧及黛玉和寶釵在場,大罵賈環是個敗家子兒,隨後又念叨了一陣子牙,說賈環花了銀子,好處都讓別人的去了。

    趙姨娘的眼界,賈環是比較佩服的,知道和她無法溝通,而且這背後的原因也不能和她說,一是怕他擔驚受怕;二是怕她最大舌敞;所以賈環隻能她罵任她罵,清風拂山崗。倒是三春看著賈環的窘樣兒‘嗤嗤’的笑了起來。

    而在募捐過後的第四天,賈環被沈士周叫了去。因為募捐這事,沈士周現在也頗的天啟帝賞識,相應的沈士周現在也對賈環另眼相看,不再像以前那麽敷衍了,賈環來到後,他把珍藏的‘大紅袍’拿了出來。隨後賈環才知道沈士周叫他的目的,原來天啟帝要他把那些番薯全部留下來,明年在京畿一代推廣,同時已經下令雲貴兩周的巡撫收集番薯,往京城送來。

    雖然沈士周素來冷靜,但說起這事來,語氣裏還是有著難以抑製的興奮,齊家、治國、平天下,畢竟這番薯是關乎天下太平的大事,隨後沈士周留了餐。

    沈士周既然重視,賈環就不能不重視,所以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烏莊,一是看看紅薯的生產情況;二是安排人,按照沈士周的要求把番薯拉到京西糧庫去。雖然這酒是造不成了,但賈環心裏還是竊喜的,畢竟這樣番薯是推廣開了,以後造酒原料不愁了——烏莊畢竟隻有一莊之地!

    而幾乎於此同時黛玉和寶釵兩人乘著馬車王往城外的鐵檻寺而去。

    雖然由於賈敏升為貴妃,榮寧二府上下都是歡天喜地,但是獨獨黛玉一人心中忐忑不安:既擔心賈環得罪了太子,以後後患無窮,又擔心賈環一語成讖,太子倒台,榮寧二府敗落,賈母必然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而黛玉又心思細膩,多愁善感,寶釵自然看在眼裏,而那日宮裏傳來消息時,黛玉的神情也讓寶釵起疑,於是便抽空問了問。

    黛玉正心事難吐,鬱悶難當,心裏雖然因為賈環對寶釵防範了一些,但這事卻不在防範之列,又素來知道寶釵是個妥當的人,於是把心中擔憂盡情托出。

    而聽了黛玉的話,寶釵也擔憂了起來,而且比黛玉的擔憂更深!

    這是因為,對於賈環,她是愛在心頭口難開,隻能用春風化雨之法,所以對他的擔憂也隻能深理。

    另外就是四王八公同氣連枝,她薛家也是搭上這條線的,過節時薛蟠也送了孝敬銀子,這她也是知道的,如果賈環的推測為真,那薛家怎麽辦;而如果不真,賈環怎麽辦?

    所以黛玉講完之後就變成了兩個人心慌無主,而為求心安,兩人約了一起去鐵檻寺求佛上香。

    鐵檻寺是賈家的家廟,和大相國寺等大寺廟相比,清靜少人,倒是適合訴說心事。

    ……

    賈環來到時,就見烏莊的打穀場上,番薯堆的一堆堆的,而賈環來了烏莊的莊戶們自然熱烈歡迎,提茶倒水的迎了上來。

    一陣繁瑣的寒暄之後,賈環向杜伸交待,要他找車馬把番薯拉到京西糧庫去,同時結帳,把銀子分給莊戶一半——這買番薯的銀子天啟帝倒是沒讓賈環繼續捐獻!

    畢竟賈環己經白送給他們大半年糧食,而這又分一半,幾乎相當於白送,烏莊的莊戶們聽了頓時大聲歡呼了起來。

    賈環說完之後本來想回去的,但莊戶們哪裏肯放行,早己有人張羅著殺雞宰鴨的……

    鄉村野味,一碗淡酒,閑談中賈環安排杜仲用剩下的銀子建造窖池,曲屋,大灶之類的釀酒設施,同時吩附杜仲在大灶建好後去找他。

    如此,直到下午,賈環才乘車回去。

    而當賈環在報社門口下了車,卻突然聽到身後一個粗豪的聲音喊道:“閣下可是賈公子?”賈環回頭一看隻見一個麵目粗豪,身材健碩的市井打扮的青年人正向他走來。

    “我是賈環,請問你是?”眼前的人並不認識,賈環微微一愣,疑惑的問道。

    而聽了賈環的話,那青年人微微一鞠躬,說道:“賤名不足掛齒,有人讓我給公子捎來一封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