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易子相食

字數:2345   加入書籤

A+A-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老祖宗說的話,還是有道理的,亂世人如草芥,稍不注意,運氣稍差便是人死燈滅的下場。但是你不得不感慨人的求生欲之強,就像我們平日在新聞中會看到,礦工被困井下,以煤渣尿液維生;驢友荒山迷路靠啃樹皮撐到救援隊;雇傭軍被敵人圍困甚至以人肉為食。為了功名利祿,人可以連良心道德都拋之腦後,更何況是為了生存了,喝人血吃人肉又如何。這不是生物之本性嗎?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羊群,牛群

    若是年老體衰即便以前是族群的首領,被捕獵者盯上也決計不會去解救他。為了種族之繁衍,做出一些犧牲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

    既然有這麽多的理由,這麽多的證據來證明求生是人的天性,那麽人在陷入險境之後做出一些平時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也沒什麽奇怪啊。自從大華旱災3年以來,災民過的一日不如一日,有的落草為寇,有的插標賤賣,有的寄希望於去京兆得到救濟。但不管怎樣,都是艱難萬分,辛苦萬分的,說起來能將自己賣掉的都算是有福氣的了,能進入豪強家,官邸裏當仆人在這世道簡直都是祖宗墳上燒高香才能有的福分啊!雖然這世道,主家也不把仆從當回事,畢竟想賣身的多了去了,但好賴能保住命不是嗎?就算主家裏也不乏一些變態之人,買了奴仆就是為了去虐待的,但也能做個飽死鬼不是嗎。

    徐州清河郡泰安縣王家村的村民以王姓為主,還有幾戶他姓的零散人家,自王家老祖宗在此安家已有300多年曆史,王家村曆史上從沒出現過什麽有名氣的人,讀書人最高也隻是考個秀才罷了,當官的最高也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像這樣的村子在大華簡直多的數不勝數,但即使是這樣的小村子也還是有些有先見之明的人的,在旱災剛爆發的時候就率領全村去了京兆。不過可惜的是王家村並沒有這樣的人,王家村公認的聰明人,本事人也不過是家裏搞了個桑基魚塘罷了。旱災第二年,村長看旱情不對,就召集全村人口一起商量後逃到了武陵府,但是誰曾想在武陵府隻待了不到半月,州牧就下令停止放糧。而武陵府的大戶在施粥1年後就不願再施粥了畢竟這災民太多了,饒是大戶人家也撐不住啊!唉有什麽辦法了,盡管村民有的在抱怨為什麽不早點來武陵還可以省點糧食,但是其實大家都清楚誰也沒想到這旱災會持續這麽久,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啊,市井流言都傳著怕不是大華氣數要盡了,前朝末期也是如此天災不斷,匪盜橫行。王家村長王守德將村民召集起來,隻見村民都是衣衫襤褸,麵帶饑黃之色。王守德有氣無力的說道,“眼下的處境大家也都一清二楚,放糧的鄭官人給我們指了個明路,天子腳下是不可能讓人餓死的。我們的處境還算不錯,盡管也是饑一頓飽一頓但也比那些早就迫於生計來到武陵的人好多了。今天,就是和大家商量一起去京兆,路上匪禍不斷,因此我和其他幾個村子的村長商量之後決定一起去京兆,老夫今年55歲當了30年村長,沒什麽別的大誌向,就想把大家平平安安的帶著熬過去,再不濟不讓王家,劉家斷了香火。我別的也不說什麽如果又不想去京兆的就自己留在武陵。大家有意見嗎?”

    王家村統共28戶人家152口人丁,24戶姓王,4戶姓劉都是幾十年的交情了。老村長王守德處事公道,不偏不倚不論是王家還是劉家沒有不服老村長的,旱災前152口人,旱災後一個人都沒少這全是老村長的功勞。大華人普遍壽命不長55歲除了富貴之家,官宦之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已是難得的高壽了。雖說到武陵隻領了半個月的救濟糧,但是總比那些還沒到武陵的村子好了太多,這武陵不發糧了怎麽也怪不到老村長頭上,王家村的村民沒有異議都表示聽老村長的。老村長也是苦命人啊!早年喪妻,隻有一子,老村長沒有再續弦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還給兒子娶了個賢惠媳婦,這兒媳也爭氣隻1年就給他添了個乖巧孫子。但誰能想到一場瘟疫,老村長又白發人送黑發人,沒辦法,老村長隻能一個人拉扯孫子王狗蛋,狗蛋是小名,大名叫王梓晨。

    在老村長召集眾人商議後,一天之後眾人就收拾好了包裹和其他幾個村子一起準備上路。誰能想到這去京兆的路竟然如此難走,才走半個月就遇上大大小小幾十批土匪搶糧。但在這時節誰都知道糧食就是命,小夥的土匪見到這幾百號人這麽硬氣就被嚇走了,但大夥的土匪幾十號青壯就不是那麽好打發的了,幹了幾架之後發現村民傷亡太大不劃算,要是青壯年都拚受傷了,憑一群老弱病殘如何到的了京兆了。於是和土匪協商後,咬著牙湊出些幹糧買路。又撐了1個月,離京兆還有1個月的路程可幹糧已經吃光了,沒辦法,怎麽都要想辦法到京兆啊。路上走著走著人就越來越少了,有的人餓的一到晚上,你看著他眼睛都是綠的。有的人便開始聚在一起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說些什麽,但是可以看見的是,這些人的氣色比以前好了許多與此同時發生的便是他們的孩子不見了。離這些人近點就能知道他們到底在商量什麽。“老王,想好沒有,想好了今晚咋們就做了吧!”“老劉這是我的親兒子啊!這要做了,下輩子我們一定會成畜生的啊!”“你不願意,那咋們把老村長家那小子吃了吧!”“你想死啊,大夥不打死你,今天等大家都睡了咋們在來交換吧!”

    老王回去,兒子已經餓的奄奄一息了,“爹,我餓。”兒子爹找到吃的了,先睡一覺,睡醒了就有吃的了,老王弊不住啦,眼淚從眼裏流了出來。“老劉給他個痛快,別讓他受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