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世界的相關設定(部分,未完)
字數:7779 加入書籤
首先,需要說一下“型月世界”是什麽。
“型月”是,日本那邊的一家遊戲公司發行遊戲使用的一個品牌名稱。對,這本來隻是一個品牌的名字。
現在通常所謂的“型月世界”,一般指代“奈須蘑菇”這個小說家構建的,一個特別的世界。那些發行的遊戲裏麵所用的故事背景,也大多是在這個世界裏麵,世界觀基本相同。
當成是地球的平行世界這種異世界來理解也可以。
雖然型月世界最開始是遊戲,但作者菌沒玩過,所以知之甚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世界,還是許多年前,看到《fatestaynight》這部作品的時候。
而本作中的fate,特指在型月世界發生的,tv版的那幾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
即《fate/zero》、《fatestaynight》、以及《fatestaynightubw》。
其中,《fate/zero》在劇情上是後兩者的前傳。
而《fatestaynight》和《fatestaynightubw》則是類似於平行世界的關係。講的是一個故事不同的發展,不同的結局。聽說原版的遊戲裏麵結局和發展路線更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
……
接下來說說型月世界和fate有關的那些設定吧。
在fate卷裏的第一章提到過的,這個世界基礎的設定就是“一個根源,兩個抑製力,五個魔法,二十七個死徒”。
和fate有所聯係的,是【根源】、【抑製力】、【魔法】。
fate係列,主要講述的是一場名為“聖杯戰爭”的故事。
所以,我們就先從什麽是“聖杯戰爭”開始解釋。
聖杯戰爭,分為廣義上的聖杯戰爭,以及“東木市聖杯戰爭”。
廣義的聖杯戰爭:
【聖杯】是源於基督的傳說中的奇跡之遺物。在基督教圈內,也流傳著頗多追尋聖杯的旅行者的傳說。在出現的【聖杯】被聖堂教會判定為“真貨”的時候,為了爭奪它,理所當然的會爆發爭奪戰。追求這個聖遺物的杯子發生的戰爭,就是廣義上的聖杯戰爭。
(聖遺物:顧名思義,神聖的遺物,聖者遺留之物。反正就是擁有特別的意義或者力量的物品。)
【東木市聖杯戰爭】:
每六十年一次,聖杯會出現於冬木市。它有著能夠實現任何願望的力量。
但是能夠許願的,隻有一組禦主(master)和從者(servant)。而且隻有從者能奪取聖杯,隻有禦主能許下願望。這是從者和禦主協力合作的基礎。
但實質上,這個戰爭是愛因茲貝倫、遠阪和瑪奇裏三個魔術家族的人,為了到達“根源”而籌劃的巨大儀式係統。
【根源】:型月世界的源頭,世界真理的所在。所以到達根源,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追求真理”的魔術師們的終極目標。雖然手段和方式有所區別,但隻要是“魔術師”,那肯定都是以這個為目標,並為之終身奮鬥的。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愛因茲貝倫、遠阪和瑪奇裏三個魔術師家族的人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設計並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儀式係統——這就是東木市聖杯戰爭。
其中,愛因茲貝倫家設計並製造了【聖杯】。(大股東!)
遠阪家提供了聖杯戰爭的舞台——東木市。(地主、打醬油)
瑪奇裏家設計並製作了【令咒】係統。(技術入股)
見證了這群人這一行為的【見證人】是:【魔道元帥——基修亞?澤爾裏奇?修拜因奧古(kischhschweinorg)】。
這個感覺很厲害的人,確實是很厲害的。因為他是第二法的使用者。
這裏提到了第二法,就順便講一下五大魔法好了。
把一個時代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變為可能,就是【魔法】。僅憑借時間和資金就能實現的“結果”,不能被稱為魔法。
過去,文明處於幼期時,所有【魔術】都曾經是【魔法】。但到了現代,還能被稱為魔法的東西隻有五個。
【第一法】,即第一魔法。第一魔法是最古老的魔法之一,詳細不明。其內容對於一部份特權階級的魔術師來說似乎是常識。
第一魔法的使用者已死,但據傳他的直係關係者,仍然勉強活著。
【第二法】,即第二魔法。能夠觀察無數的平行世界,並任意在世界間往來的魔法。
使用者是基修亞?澤爾裏奇?修拜因奧古。他用這個魔法製作出從其他世界吸取魔力的【寶石劍】,和內部能裝進大量物品的箱子等等。
【第三法】,即第三魔法。別名【天之杯】,能使靈魂物質化的魔法。也是可以實現完全不老不死的魔法。
在魔法完成之日,會因為靈魂的永動機化而得到無盡的魔力源。這個魔法是愛因茲貝倫家傳的魔法。愛因茲貝倫家(這裏特指冬之聖女這個人)為了達到根源,而以第三法構築出名為聖杯戰爭的係統。
【第四法】,即第四魔法。和第一魔法一樣,其詳細不明。內容也沒有被流傳。不過,現存的魔法師們,都指著這個第四魔法異口同聲地說“那確實存在”,承認它的存在。另外,使用者的名字也不清楚。
【第五法】,即第五魔法。是【流浪魔法使——蒼崎青子】繼承自祖父的魔法。別名【魔法?青】。
使用者的蒼崎青子,雖然作為魔術師的能耐很平凡,但在破壞上則很卓越。在魔術師的圈子裏,流傳著“從她的特性來看,可能【魔法?青】也是跟破壞有關的魔法吧”。
好了,下麵回到有關“聖杯戰爭”的話題。
之前提到愛因茲貝倫家製作了【聖杯】,第三法的介紹中也提到了“愛因茲貝倫家(冬之聖女)為了達到根源,而以第三法構築出名為聖杯戰爭的係統。”
冬之聖女以第三法製作的係統也被稱為【大聖杯】,而曆代聖杯戰爭中,被作為最終勝利者獎品,由愛因茲貝倫家製作的聖杯,被稱為【小聖杯】。
【大聖杯】是構築於柳洞寺所在的円(yuan)藏山地下的大規模魔法陣。此陣有著從冬木市的靈脈中汲取儀式必要的魔力並儲存的作用。
其核心為兩百多年前策劃了聖杯戰爭的三家之一的愛因茲貝倫家家主——冬之聖女,羽斯緹薩?裏姿萊希?馮?愛因茲貝倫(jhvoneinzbern)。
同時,她也是愛因茲貝倫的最高成就作品——能夠使用第三法的人造人。感覺就像是,人沒辦法用拳頭敲釘子,於是製作了鐵錘來敲。製作了能夠使用第三法的人造人的魔術師,本身並不會使用第三法。
時至今日,她仍然存在於魔法陣的中心,但是自身的人格已經被時光消磨殆盡。
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大聖杯會利用儲存下來的魔力,連通到“英靈王座”(又名英靈殿,原型為北歐神話中奧丁接見亡者的殿堂),召喚並賦予英靈們在現實世界顯現的能力。作為代價,被召喚的英靈將被強迫對【令咒】絕對服從。
【小聖杯】是東木市聖杯戰爭的勝利者所得到的獎品。實際上是保管已死從者的靈魂的器具。每一屆聖杯戰爭的時候,都是由愛因茲貝倫家製作。(他們付出太多,所以特別想贏)
【令咒】:利用大聖杯的魔力,構成的三畫的刻印,刻於禦主的身體上。每使用一次就會消失一畫,使用三次後就會消失。從者絕對無法反抗使用令咒下達的命令。也可以借助令咒的力量,讓從者強行發揮出超越他們能力的力量。
【禦主】(master):被大聖杯承認,成功召喚出從者的魔術師即為禦主。成為禦主,即視為獲得了參加東木市聖杯戰爭的資格。
【從者】(servant):與大聖杯簽下契約,從英靈王座被禦主召喚,並服從令咒的“英靈本體的分身”。
再來說說從者(servant)的詳細設定。
首先是【職階】
【職階】是大聖杯為了把英靈當做從者來召喚,而在現世準備好的七個容器。
這七個容器被稱為【saber】、【lancer】、【archer】、【rider】、【caster】、【assassin】和【berserker】。
因為職階不允許重複,一次聖杯戰爭裏所參加的七名從者,全體都是不同職階。
職階中saber、lancer和archer被稱呼為三騎士。
他們多數是生活在大量魔法時代的英靈,因此對魔力極高(魔法抗性max),現代的魔術師根本無法傷到他們分毫。
這些職階自帶大聖杯賦予的【職階能力】:
【saber】(劍之騎士)——【對魔力】,【乘騎】
【lancer】(槍之騎士)——【對魔力】
【archer】(弓之騎士)——【對魔力】,【單獨行動】
【rider】(乘騎兵)——【對魔力】,【乘騎】
【caster】(魔術師)——【陣地製作】,【道具製作】
【assassin】(暗殺者)——【氣息遮斷】
【berserker】(狂戰士)——【狂化】
同時,從者自身也存在著各項能力數值(畢竟原作是遊戲啊╮(╯▽╰)╭)——被稱為status的能力值:筋力、耐久、敏捷、魔力、幸運和寶具這六個屬性
【筋力】:肉體力量的強度。
【耐久】:能夠承受多少傷害。
【敏捷】:敏捷性、反應的速度。
【魔力】:能夠操縱多少魔力。
【幸運】:運氣的好壞。
【寶具】:擁有的寶具的強度。
各個能力值(包括職階能力)都帶等級,以便於禦主明白從者擅長的領域、不擅長的領域。
等級基本上分為a~e,a是最高,e是最低。
ex表示強到沒有比較的意義。
用數值來表示等級的話e=10,隨著等級的提升而+10。a+和b+等帶有+的能夠一瞬間倍化數值。例如c+(30)可以僅一瞬暴漲到60,超過等級a(50)。還有++是變成三倍。
職介能力說明:
【對魔力】:得到魔術抗性的能力。粗略講就是把同等級以下的魔術無效化。
【乘騎】:用來駕馭乘坐物的能力。持有此能力a+等級以上的從者,連幻獸、神獸都可駕馭。不過,乘騎龍種則需要騎乘以外的能力。
【單獨行動】:禦主死亡或是跟禦主解除契約後依然可以行動。等級c為一天,等級b則可以現界兩天。等級a的話,即使失去禦主也能持續現界。
【陣地製作】:以魔術師的身份,製造出有利於自己的陣地的能力。雖然魔術師擁有的一般的工房也包括在陣地內,但到達等級a的話,可以製作出超越工房的神殿等級的陣地。
【道具製作】:製作出帶有魔力的器具的能力。主要的使用方式是製作出魔術禮裝。等級a的道具製作,連不死藥也可以製作出,盡管是擬似的。
【氣息遮斷】:斷絕作為從者的氣息的能力。可以躲過敵對從者的耳目。等級d隻有提高隱秘行動適應性的程度,但等級a+的話幾乎不會被發現。
【狂化】:理性作為交換使得各種status等級提升的能力。隨著狂化等級提高,上升status的種類將會增加。等級b以上是全能力值上升。
還有,大部分的英靈存在【靈體】與【實體】兩種狀態。
所謂【靈體】,就是不依賴物質性的構造物而構築出形態。與其相對的,【實體】意味著與我們的肉體相同的構造。
實體和我們一樣無法穿越牆壁,當被鐵棒錘打時會痛也會受傷。但是靈體,則能無視這類物理幹涉。就算使用棒或劍(如果那不是魔術性道具的話)揮打靈體也隻會揮空而已。
從者在現界的同時會得到在現世裏的實體,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意誌變成靈體。變成靈體的話,有著魔力消耗少、難以被敵人發現等優點。作為靈體的特性而不會受到物理幹涉,反過來也難以幹涉實體。為此,從者在進行戰鬥的時候會實體化。
【英靈的消滅】:英靈在世界顯現的時候,首先會得到【靈核】。該靈核被由魔力形成的肉體裹住,英靈藉此實體化。
要打倒英靈必須對此靈核給予傷害。靈核會因為耗費大量魔力或者肉體受損傷而逐漸弱化——這個狀態下會更加耗費魔力。
這時遭到強大的魔力或詛咒或寶具等給予的傷害,靈核會被破壞,英靈就變得無法現界。
心髒和頭部之所以被當作英靈的弱點,是因為它們為跟靈核直接連結的部位,該處受到的傷害會使靈核大幅度弱化。
【從者的戰鬥】:從者們的戰鬥,可以說就是在互相削弱構成肉體的魔力。花費大量魔力的強力攻擊,會給予敵人巨大的傷害,但同時亦會削弱了自身。為了用小量魔力給予更大的傷害,需要采用收集敵方情報並攻其弱點的戰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