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一石二鳥之謀
字數:4762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二十四章:一石二鳥之謀
“眾愛卿說的各有道理,但這些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你們說的這些朕都明白,可是,如今,朝中錢糧不足,經過二皇子之事,兵力也大不如前,各方守軍都是勉強維持而已,又從哪調派二十萬大軍前去前線支援?又如何籌集錢糧確保將士們的口糧無憂?這些,愛卿們都說說該如何解決?”風驚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一些朝廷麵臨的嚴峻問題。
“……。”
麵對風驚鴻拋出來的問題,底下的一群大臣都開始小聲的議論紛紛,忠心一些的大臣都暗暗的發了愁。
正待這時,有一個聲音拉回了大家的視線:“陛下,微臣願意捐獻十萬兩白銀,用於資助將士們的口糧和軍需。”見底下的大臣都隻是議論而沒有什麽好的計策,趙家大公子趙玉卓向前一步,大聲說道。
本來身為穆京頂級世家的趙家在鳳驚鴻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有心想要依附於三皇子鳳驚鴻,隻是鳳驚鴻本人並不愛拉幫結派。所以,趙家才沒有找到好的機會結交,如今,鳳驚鴻登基成為南穆國新君,權利通天,手掌南穆國生殺大權,更加不好接近。
此時,國家遇到困難,真是建功立業,收攬君心的大好時機,心思玲瓏剔透的趙大公子知道,自己家族的機會來了!
若能在國家危難之時給予大力的幫助和支持,那麽陛下一定會對趙家另眼相看,哪怕這機會,需要賭上的是趙家的半數家產,那麽也是值得的。
南穆的幾大世家早已是皇室的眼中釘肉中刺,新君此時沒有拿世家開刀,並不是新君怕了這些世家,而是新君初等登基,事情繁雜,待新君騰出手來,那麽手段必然會比之前的老皇帝更加的淩厲駭人。
深明這點的趙玉卓明白,為了保全家族,隻能選擇投靠新君,否則,等待整個家族的,也許就是滅亡。新君是不會再允許世家實力坐大的。
“好,趙愛卿能如此為我南穆國將士著想,真乃忠君愛國,朕心甚慰!”鳳驚鴻鳳眸微亮,給了趙玉卓一個讚許的眼神。
底下的大臣見趙玉卓一個三品官都捐獻十萬兩白銀,心中真是要吐血的感覺。但是,也沒辦法,人家趙家是豪門世家,有的是錢,這點銀子根本就不算什麽。
但是,對於一般官員來說,也是很大一筆銀兩了,但是如果不捐陛下肯定不會高興。如果捐要捐多少合適,太少了拿不出手,會被朝中同僚恥笑,太多了難保陛下不會懷疑自己貪汙。
此種情況之下,許多大臣都在底下持觀望之態,漸漸的有一些忠君愛國的官員便都站了出來,紛紛表示要捐款支持前線的將士們。
其中,青陽侯捐了二十萬兩,穆王府捐了二十萬兩,左相捐了十萬兩,右相捐了十萬兩,京中其他世家也都各捐了八萬兩,兵部尚書捐了八萬兩,張將軍捐了五萬兩……朝中大臣基本都有捐獻,除了寒門學子提拔上來的官員因身家寒微捐獻較少以外,其它的大臣,基本都捐的在兩萬兩以上。
鳳驚鴻著人統計了一下,光是大臣們捐獻的銀子,就足有四五百萬兩之多,雖然不少,可是用於行軍打仗的軍需用度,依然是差得遠,縱觀如今天下的局勢,戰爭是難免的,且這場仗絕非短期內便能結束的。
一旦開戰,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方能支撐一場長期的戰爭。
人力不足,唯一的辦法隻能是征兵,方能擴充軍隊。
財力不足,倒不是問題,南穆國地處南方,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朝中官員即使無錢,哪些久居南穆,生意遍布五國的巨富們可有的是大量的銀錢,這些富甲天下的富豪們,便是鳳驚鴻下一步首要搜刮的對象。
鳳驚鴻已經著人大量張貼征兵的布告,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征兵,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至於錢財方麵,鳳驚鴻身兼修羅閣和絕殺殿少主,這些年積攢的錢財堆積如山,說是富可敵國都不為過,鳳驚鴻本人其實根本就不缺銀子。
隻是,哪些巨富錢財太多,如不趁此機會剝削一番,保不齊亂世之中,哪些巨富們還用自己的錢財支持他國。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免得這其中有些人做了他國的墊腳石。
說做就做,鳳驚鴻發萬民書,告知天下,如今南穆國大戰在即,錢糧不足,差官府前去錢糧充足的富豪家中募捐。為了讓這些富豪心甘情願,鳳驚鴻也承諾,凡事大量募捐的,可以在朝中給予一定的官職,這讓哪些富豪們不免心中升起了希望。
以往,商人的身份屬於是最低賤的,雖然這些人有錢,可是大部分人都還是看不起商賈,入仕對於身份低賤的商人來說本就是難於登天。
如今,當今天子把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放在他們眼前,這些商人們又怎能不眼紅,不心動。他們不缺錢,可是他們缺的就是身份和地位。
鳳驚鴻的這個布告一出,不用官府派人去募捐,很多富豪都派人前去官府爭相捐款。
布告上顯示捐的越多,官職越高,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出於為子孫後代考慮,很多商人都捐獻了大筆的錢財,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消息傳來,端坐於禦書房的鳳驚鴻自然高興不已,至於給那些商人的官位,自然都是無足輕重的四品以下的官職。
不過,這對哪些商人來說,已經足夠了,他們這代能當官入仕,對於下一代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出路,至少提高了子孫後代的出身,以後不必再被那些貴人們瞧不起了!
朝廷與商賈互有所需,也各有所得,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筆買賣朝廷和商賈們都很滿意。
家中有了在朝中做官的子弟,這些商賈又花了大筆的錢財,自然不會再想著對朝廷生出異心。對於鳳驚鴻來說,真是一舉兩得!
錢財有了,征兵的事情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鳳驚鴻著文官撰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布告,張貼於大街小巷,街頭巷尾,鼓勵大家入伍當兵。
並承諾凡是當兵的子弟家中,每個月可以領取二兩銀子做家用,而在編的士兵,每個月可以領取三兩銀子的俸祿,若是在戰役中不幸戰死沙場,其家屬可以領取一次性五百兩銀子的撫恤金,這筆錢夠正常人家過一輩子衣食無憂了。
朝廷新政一出,沒了後顧之憂的年輕人們,看了朝廷布告的內容,被布告上保家衛國,揚我國威,踏平滄瀾、西楚,護我河山等壯誌豪情所感染,紛紛響應朝廷號召應征入伍。
一時間,官府招兵的位置前人滿為患,本來還以為沒多少人來應征的各地官府,不得不增加了辦事的人員,來應對噴湧而來報名入伍的青壯年。
隨著大家參軍的熱情,朝廷很快就集結了二十萬的軍隊,經過簡單的集訓後,這二十萬的軍隊由穆王府世子穆傾羽,兵部尚書之子吳國華帶領,分別前往邊關的天水城軍營和新野城軍營進發。
天水城軍營內,穆王爺正在大帳內和一眾將領商議軍情,守門的小兵在門外稟報有急報,穆王爺讓小兵將急報呈了進來。
打開急報後一看,穆王爺那常年沉穩不動如山的威嚴麵孔,也不禁笑了起來。底下坐著的幾名將軍麵上皆露出一副不解的神情,要知道,為了滄瀾和西楚的兵馬圍攻之事,穆王爺已經許久不曾笑過了。
大敵當前,還能有什麽事情能讓人笑得出口!
跟著穆王爺許多年的張將軍,麵露疑惑的開口問道:“王爺,急報上究竟是什麽事,值得您如此高興?”
穆王爺笑著將急報遞給了張將軍說道:“朝廷已經派了二十萬援軍,此時援軍已經在路上了,你們說,這樣的事情,還不值得高興!”
底下的將領紛紛說道:“的確是好事!”
“有了援軍,我們再也不用怕滄瀾和西楚的聯軍了!”
“你們看,朝廷還撥了大批的軍餉、武器和糧食。”張將軍拿著急報看的眼中都泛起了淚花,要知道打仗最怕的就是軍需不足,朝廷的這些行事可真是解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啊!
正當幾個將領高興之餘,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聲大呼:“不好啦,不好啦,滄瀾國的兵馬攻過來了!”
聽到這聲呼喊,賬內的幾人再也沒有了之前高興的神色,眾將領紛紛抬頭望了中間主坐上的穆王爺一眼,等待穆王爺的指示。
坐於主位上原本神色淡定的穆王爺神色微微一變,沉聲說道:“按之前的布置行事,張將軍你帶三萬人馬守住天水城,李將軍你帶五萬人先去抵擋滄瀾過的兵馬,趙將軍你帶一萬人斷後,吳將軍你帶三萬人守好大營謹防西楚國人馬突然偷襲,其餘的人馬隨我一起去會一會滄瀾國小兒。”
------題外話------
求收藏,求訂閱。
鳳驚鴻一急眼刀子飛來:看文的美女,還不快打賞個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