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一)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湖廣黃州府德化縣。
數十萬左良玉大軍便於此地與九江城內的黃得功對峙在長江兩岸。
現在正值早春二月,風冷如刀,左良玉本沉珂已久的身體此時依舊沒見絲毫好轉,反而因為從武昌到德化一路奔波還加重了些。
左良玉之子左夢更深怕自己父親有任何閃失,畢竟左良玉乃數十萬大軍的核心人物,尤其是在這種要與朝廷作對的情況下。
一旦左良玉驟然離世,本就沒什麽凝聚力的數十萬大軍便會頃刻間分崩離析。
而他左夢更也很難操控自己父親麾下的大小軍閥,最多隻是做一個傀儡。
左良玉倒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正因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才要在自己最後的生命裏為自己的兒子左夢更創下更鞏固的基業。
留在湖廣隻能在將來被流賊或建奴蠶食。
而去江南或還可割據半壁江山,做一個南方國主。
望著窗外碧波無垠的長江,左良玉心中也是百般感慨,也不由得想起了那個讓自己成為一省封疆的皇帝陛下朱由檢。
左良玉從來也沒想到過自己會到今天這一步,會叛離自己的君王,而且還要去奪他的江山。
這在以前是左良玉沒辦法想象的,其實不用朱由檢著光明日報譴責他,他自己內心現在便會時常有一種罪惡感。
這種糾結和複雜的心情對於重病在身的左良玉而言自然不是什麽好事。
“等到江南,便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到時候父親的病隻怕就可以痊愈了!”
左夢更笑著說了一句,而投靠左良玉的張慎言也附和起來:“是啊,左公,眼下你隻需再堅持一兩月,到時候便是你的輝煌時刻,我在南京的時候已經通過線人得知,朝廷把近衛軍主要放在了淮揚一帶抵禦建奴,眼下江右一帶不過就黃得功一部人馬而已,取江南不過唾手可得!”
“張閣老所說的也對,朝廷隻重黃得功而不重我左良玉,如今我左某人倒要讓他們看看,究竟誰才是大明的柱石!傳我之命,明日卯時過後,登船渡江,攻取九江城!”
左良玉的號令一下,數十萬左軍便開始陸陸續續集中到德華境內的渡口,戰船密布如雲,幾乎遮住了整個長江北岸。
等到第二日卯時一到,太陽剛剛升出地平線的時候。
數十萬左軍便揚帆起航朝九江朝席卷而來。
黃得功此時也親自站上了九江城頭,準備應對左良玉大軍的進擊:“傳令下去,毋得驚慌,等敵人的戰船靠近了後,再命令各炮台放炮,左良玉想跨江而戰,我們就讓他有來無回!”
黃得功身披甲胄在城門口上走來走去,並親自檢查了一下炮台,江西巡撫唐祥泰說道:“這次軍械所製造的佛郎機炮倒是沒有摻假,待會等左良玉大軍靠近後,就先給他們喝一壺!”
“總兵所言極是,左軍揚言三月下江南,本官現在在想他能不能三月打下九江都是個問題。”
唐祥泰說著,就聽見江麵上鼓聲如雷。
黃得功麾下的斥候兵忙趕了來:“大帥,左軍前沿戰船已臨近江岸!”
黃得功自己也看見了左軍戰船的蹤影,便直接下令道:“開炮!”
頃刻間。
整個長江邊上便激起無數水柱,白浪翻滾了起來,一些左軍戰船被擊中,開始直接在江麵上破裂開來。
佛郎機炮本就是西班牙用於海戰的火炮,因而水上作戰的效果反而更好。
左軍其他戰船也開始停止前進的步伐,等候著上麵的最新的令旗指示。
左軍打頭陣的正是左軍最善戰的將領金聲桓。
金聲桓站在一艘福船船頭看著近在咫尺卻無法靠近的九江城不由得歎了口氣:“隔著一道長江天塹,我左軍又不善水戰,而守九江的又是黃得功那老匹夫,真不知道大帥為何還要下令打九江!而不是走安慶,直接攻打中都鳳陽。”
“還不是因為張閣老一句話,說江西民富,未經兵禍塗炭,而中都一帶被劉良佐等禍害過,打糧自然是打江西的糧更好,更利於進軍江南,再加上現在劉芳亮部在中都鳳陽,大帥有所忌憚,便讓你我等先攻九江!”
副總兵顧家珍說道。
“文人誤事啊!”
金聲桓也隻能歎了一口氣,吩咐道:“傳命下去,避開敵人炮火,分散出擊,不必攻取九江城,先搶占登陸點!我軍不善水占,要奪取九江也得先到了岸上再說!”
“敵人想上岸和我們打,不能讓他們的計劃得逞,水軍出擊,追擊左軍戰船,以火攻之!”
黃得功說著就又親自帶著五千鐵騎衝出了九江鎮,隨時準備一旦有哪一股左軍上了岸,他就會趁其立足未穩之時將其擊潰。
“狡猾的黃得功,如今看來,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隻能咬牙往岸上衝,傳令下去,登岸成功者,賞銀十兩!”
金聲桓知道此時隻能強行登陸,而強行登陸肯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因而他隻能忍痛掏出銀子來激勵士氣。
此時,兩邊都明白,接下來的對戰隻能是一場硬仗,沒有任何取巧可言。
不過,金聲桓為保證自己的兵權,自然不願意過度消耗自己的實力,在一邊激勵士氣準備強行登岸的
同時則派自己的親信立即告知給左良玉,言及官軍實力頗強,自己一部難以攻克九江,亟需援軍等等。
而黃得功這邊得到的命令就是靠他自己的人馬拖住左良玉,所以他作為抵擋左良玉叛軍的官軍主帥是不能有任何推脫的,隻能和金聲桓部死戰。
金聲桓的家將帶著悍勇的家丁和一幹老兵強行在湖口登岸,而黃得功則親自帶著鐵騎趕來,硬是以此敢戰的決心逼退了左軍在湖口的攻擊。
金聲桓不敢硬攻九江城,以免削弱自己的實力,如今偏偏又進攻湖口受阻,因而他隻能率部退了回來。
左良玉麾下其他將領也不願意讓自己的精銳葬身於海,都表示不敢去正麵抗擊黃得功部。
左良玉的數十萬大軍因而就這樣繼續停滯在了九江城外的長江北岸上,不能得進分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