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七千兵馬

字數:4621   加入書籤

A+A-




    急促的腳步聲在廬江太守府外響起,守在門前的士兵見是顧雍連忙躬身一禮。不用通報便邁開雙腿,往裏麵前行。站在旁邊的賈念暗暗打量著這些士兵,然後加快了速度。

    好似水滴融入湖泊中,並沒有泛起任何波紋。

    穿過一排房屋,直接走向後院。

    舉目望去隻見前方那一顆顆楊柳在池塘旁迎風搖擺,倒也憑空添加了幾分詩情畫意。

    “見過太守”

    “見過世伯”

    顧雍和賈念走向楊柳林中,對著正在池塘邊漫步的陸康躬身一禮。

    陸康並未轉身看過來,而是環視前麵那波光粼粼的水麵,以及水中的遊魚。

    “賈太守擅離職守兩年有餘,想不到一回來就給了本太守一個驚喜”

    “世伯何出此言?”

    “難道你不知道嗎?還是說你已經對豫章郡失去了控製?”

    雖然看不見陸康的表情,但是賈念卻能感受到這話中的怒火。

    不等賈念出聲,陸康不由得一歎。

    “罷了、看在此時並沒有釀成大錯的份上,就此作罷吧”

    “世伯認為小侄在此事上做錯了?”

    “難道你認為此舉做對了?”

    陸康反問,語氣中頗有些嚴厲。

    賈念的眉頭皺了起來,但想到目前的形勢,於是對著陸康回複。

    “天下已經紛亂,自從董太師入洛陽以來,朝廷威嚴已然大損。又加之群雄會盟之時孫長沙斬殺州牧之事,更讓其雪上加霜,故此才成了如今的局麵”

    “袁術不過是一名被罷免賦閑在家的袁氏之子,但卻憑借著四世三公的威望以響應討伐董卓為名起兵。朝廷為安撫於他,於是拜他為九江太守。但其人卻仗著兵強馬壯,自稱楊州牧,假借討伐山越之事,吞並四郡之地。如今更是將目光落到了廬江以及豫章”

    “雖然小侄回來不久,但也聽聞袁術調兵遣將,讓孫氏屯兵五千駐紮在合肥侯國。又讓紀靈等人統兵萬餘駐紮在江南三郡之中”

    “雙方交戰在即,袁術卻讓駐守在合肥侯國的大將出使廬江郡。小侄若是沒有聽見也就罷了,可此時既然聽見自然要將其伏殺,以其頭顱振奮三軍將士”

    聽見賈念的這番話,陸康剛剛被壓下去的不悅再次升起。

    轉身看向賈念,對著他說著。

    “你認為此時在我廬江郡府斬殺孫策就能振奮三軍將士的士氣嗎?”

    “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是他袁術的使者”

    “而且你想過沒有,一旦孫策被斬,駐紮在合肥侯國的五千兵馬又當如何?須知孫氏可不僅僅隻有一個孫策”

    說完陸康的火氣變淡了幾分,又感覺語氣有些嚴厲,於是逐漸放緩。

    雖然兩家是世交,但那僅僅隻是世交,而且此人身為豫章太守卻需要掌握分寸。

    “不管為公也好,還是為私也罷,此事都已然過去”

    “吾不想看到孫策在巢湖被殺的消息”

    “侄兒明白”

    賈念對著陸康回複。

    陸康再次發出一聲歎息。

    “經此一事隻怕戰火就要蔓延了”

    “你我兩郡就算聯合不不過才一萬三千之眾,如何敵得過坐擁四郡之地,傭兵三萬的袁州牧”

    “哪怕據城堅守,恐怕也難以抵擋”

    聽著陸康的擔憂,賈念不由得搖了搖頭。

    目光看向那池塘中的遊魚,隨口對著他詢問。

    “世伯難道以為我豫章僅僅隻有萬餘兵馬嗎?”

    “一郡之地供養萬餘兵馬已經困難重重,難道賢侄還有兵馬不成?”

    陸康不由得一驚,雙目中隱隱約約泛起一絲期待的神色。

    賈念沒有直接回複,而是反問。

    “世伯可知如今我豫章已經向皖縣以及巢湖一線增兵七千”

    “七千?不是三千嗎?”

    陸康聽著這番話不由得疑惑了起來,哪裏來的七千兵馬?難道他不想要豫章郡了嗎?還是說豫章有底氣,僅憑三千兵馬就能抵擋來至於江南三郡的攻擊?

    賈念緩緩點頭。

    “小侄已經讓軍師劉曄節製七千兵馬,率領三千屯兵巢湖,剩下四千之眾在皖縣以及濡須口沿長江一線布防”

    “一來、三千兵馬足以抵擋來至於合肥侯國的攻擊,哪怕不敵也能拖延時間”

    “二來、四千兵馬分別屯守在皖縣以及濡須口,向北可以馳援巢湖,向南可以威懾丹陽郡,可謂是一舉兩得”

    “故此巢湖一線當可確保無憂”

    陸康聽著這些話不僅沒有釋然,反而更加疑惑了幾分。

    在心中不停地推演目前的揚州形勢,最終還是忍不住詢問。

    “豫章兵馬共有萬餘之眾,雖說把大部分兵力駐紮在皖縣以及濡須口可以確保我廬江郡威懾丹陽,但是你們豫章又當如何抵擋紀靈、喬蕤所部?”

    “我以下令讓甘寧所部回援豫章郡”

    “甘寧所部?”

    陸康糊塗了起來,怎麽又牽扯到了甘寧所部?那麽他剛剛說的七千兵馬又是怎麽回事?

    看著陸康疑惑得樣子,賈念對著他詢問。

    “世伯可是在疑惑哪裏來的七千兵馬?”

    “正是”

    陸康對著賈念坦言,雙方聯合同時麵對袁術的壓力。在兵力、人口以及地盤,都不如的情況下,如果還彼此隱瞞那麽等待的就隻能是滅亡。

    “據我廬江郡得到的情報來看,假若不是豫章軍師劉曄從豫章郡內調集的兵馬,那麽這些兵又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這些年甘寧所部分兵駐守在巢湖、濡須口以及皖縣,節製五千兵馬”

    “假若甘寧所部回援豫章,那豈不是說這五千兵馬將會離去?那麽賢侄又是從哪裏來的七千精銳”

    “世伯可知這些年但凡遇見巨大壓力之時,廬江郡是如何保全的?”

    賈念沒有回複,而是對著陸康詢問。

    陸康聽著這句話不由得愣在原地,隱隱約約好像感受到了什麽。

    “你是指大山之中的葛坡黃巾殘部?”

    “等等、七千?”

    “葛坡黃巾是你豫章兵馬?”

    霎時間所有的事情盡數通透了起來,陸康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

    任誰都無法想到,早在兩年前,這位賢侄居然已經埋下了一支規模如此之大的伏兵。

    站在身後的顧雍哪怕在長江上就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可此時卻還是泛起了波瀾,這七千兵馬的出現確實改變了被動的局麵。最少此時不在是危局而是彼此僵持。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