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飛升
字數:5526 加入書籤
青山嫋嫋、白雲悠悠,一聲巨響帶著一絲古樸渾厚,越過青山,穿透白雲,回響在天際。
尋聲望去,白雲之間,青山之中,一座古老而宏大的道觀矗立於此,極目仰望,道觀頂上書三個大字“三心觀”,正是這輪回世界最大的修仙宗門。
輪回世界修仙者無數,修得大成者卻寥寥無幾,已有上千年未見人飛升成功,究其原因,輪回世界法力元素異常活潑,按理修行極易,然而一年分三季,佛妖道法力元素互不相容,且季節交替時兩兩抵消,因此初修行之人隻有四個月時間,時間一過,體內力量消散,與凡人無異,徒留境界,隻能靜待來年四月。
修行歲月悠長,難免遇上天敵仇家,因此輪回世界的宗門變得格外重要,有強大的宗門做靠山,才能在千萬載歲月中悠然前行,無畏無懼。
九月初一,正是三心觀十年一度的開山門,登天梯的收徒之日,未滿十六歲的八方少年,不遠萬裏來到此地,隻為拜上仙山,踏入修仙之道,自此,探索世間萬象,再不受凡世束縛,上九天攬月,入五洋捉鱉。
轉眼間日已過午,道觀正中的大道場上,數米高的大鍾無錘自響,整整九聲,聲聲不息,伴著鍾聲,觀門轟然關閉,收徒結束,徒留無數歎息。
道場之上,立有高台,台上坐著十餘位道士,正是三心觀的各殿掌教,台下站著數百童子,統一著青色道袍,稚嫩的臉上迷茫之色未消,卻是今年新入門凡人小弟子。
待鍾聲停止,台上一白須老者走上前來,頎長身材,消瘦清矍,聲音不大,卻似能傳至每人心底。
鍾鳴九響,新人入門,不管你們之前經曆了什麽,有什麽身份,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三心觀的門人!
我三心觀自成立以來,門規森嚴,大能輩出,近萬年來,飛升之人半數出於我門,你們的青須子師叔今年不過三十歲,已經蟬聯混沌妖榜和青冥道榜十二年之久,出世以來,未曾一敗;你們的小師兄方澊,年不過十三,也在去年奪得我三心觀十二年不曾染指的青冥道榜和須彌佛榜潛龍組的魁首,創下百年盛世;
妖佛道月三季轉,修行隻有四月天;爾等需謹記修行不易,切莫在反複輪回之中失去一顆進取之心!
三季輪回,修行反複,這是一個千古難題,但並不是不可解決,隻能讓一種力量存儲的體質我們稱為一元體,他無論修行道妖佛哪一種力量,都隻能修行四月;存儲兩種力量的叫兩儀體,此時就可修行八月之久;三種力量並存的體質為三才體,也叫仙體,當你修煉成為三才體時就可不受世間法則影響,法力永不消散,得享飛升。
這些都是需要日月不停的修煉、累積、嚐試而來,比如我們三心觀的驕傲,青須子和方澊,他們都是早早的就修成兩儀體,三才有望;現在有請青須子和方澊二人上台,給你們講講他們修煉心得。”
等了半天,卻不見有人上台,隻見一人站在台下靠近他的角落,小聲說道,並未找到青須子和方澊二人,剛剛有人看見方澊出門去了,而青須子更是大清早就下山去了,現在還未回來。
人默默歎了口氣,心中大罵;“這該死的老猴子肯定是下山偷酒去了,當年我就說不能讓方澊給他當徒弟,現在果然和他一個樣,定是到後山偷桃去了!”
。。。。。。
自小修行在深山,
一日聞得世間繁;
喜怒哀樂七情在,
愛恨情仇六欲全;
滾滾紅塵心不染,
點點道心日欲堅;
天書常伴讀不輟,
隻聞道來不見仙。
。。。。。。”一位長相俊美、身材高挑的道人,手提紫色葫蘆,酒氣飄蕩、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邊走邊唱;但讓人頗為奇怪的是他總能搖搖晃晃身不倒,跌跌撞撞聲不斷;而且身形飄逸,聲音悠揚。
聲音穿過兩側高聳的鬆柏,驚起幾隻飛鳥;穿過蜿蜒的溪流,嚇走幾條遊魚。道人跌跌撞撞來到一處山坡,腳下石階古樸、青苔翠綠;兩側千株老柏挺拔蒼翠、煙霧繚繞;石階盡頭,一座宏偉道觀矗立,門前掛著一琉璃牌匾,寶氣四溢,上書‘三心觀’三個大字。
師父,你又下山偷酒喝了?”
一個十三四歲小道童從觀中出來,身形高挑清瘦,長相卻與山中野猴有幾分相似,他見醉酒道人跌跌撞撞而來,笑嗬嗬的問道。
師父正大光明,怎可叫偷;倒是你個小猴子,趁師父不在,不好好修行,大清早出去作甚?”醉酒道人站正身形問道。
這麽早,當然是給師父您去摘點野桃做下酒水果!還有我叫方澊,不叫小猴子,你要是再亂叫,我也不叫你師父,叫你青須子,叫你酒瘋子!”
小猴子你敢,看我不打你的屁股!”青須子嘴中說打,手腳卻絲毫未動,做了發怒的表情凝視著他。
哼,酒瘋子!”邊說邊跑,也不等醉酒道人再開口,已經消失在鬆柏之中。
青須子看著消失的小道童心中好笑;“你個小猴子,還下酒水果,不等你吃飽了、玩夠了誰吃的上你的下酒水果,還好我有它。”
正歡喜之時,有一道聲音從方澊消失的那片鬆柏之中傳出;“對了,師父,今天是師門迎新大典,好像掌門在到處找你,發了好大的火。”
聽到此言,青須子正拍酒葫蘆的手行到一半,就停了下來,收起酒葫蘆,整了整衣衫,趕忙就向道場走去,來到道場之時,迎新大典已經結束,迎麵撞到剛剛下台的掌門,自然少不了一頓臭罵。
聽完半天的訓斥,青須子搖搖晃晃的向自己的住處走去,他雖然常常受到掌門訓斥,住處卻是個一等一的好地方,正是收納天下所有修行典籍的藏書閣。
推門而入,放眼望去全是書籍,青須子不予理會拾階而上,轉眼便來到七樓,此處卻沒有樓下那麽多書,隻有四個大書架,每個上麵稀稀拉拉的擺了數十本書籍,仔細看,一寫道門要典、一寫佛家經義,一寫妖族傳承,一寫雜記二字。
青須子站都站不穩,自然更別提看書,徑直的向角落處的一張大床倒去,床很普通,但床邊的牆到是很特別,布滿精美字畫,字居中,畫環繞;畫是漫天神佛,各有姿態,美不勝收;字是古體篆字,筆力剛勁,洋洋灑灑十來行。
此處尋仙好人間,
妖佛道力密且繁;
自取自觀修仙術,
多如星海觀中現。
此處尋仙壞人間,
妖佛道力三季轉;
兩兩相見光照雪,
修行總是四月天。
此處尋仙老人言,
一元兩儀三才仙;
道書常伴修不輟,
仙果相伴自飛天。
青須子看了一眼,心想自己徒弟不過才十三歲,就已是兩儀體,三才仙體有望,飛天成仙不在話下!可再一看自己,心中苦澀,自己在十二年前已經是妖道兩儀體,十二年過去,自己經曆十二個道妖佛力的輪回,依然沒能找到成為三才體的方法,而且一點點希望都沒看到,眼看道四月過去,妖四月走完,佛四月來臨,他清楚感覺到自己苦修的法力又一次在緩緩消逝。
隻能暗歎一聲,“兩兩相見光照雪,修行總是四月天”,便躺上床去,不過三秒,鼾聲如雷。
方澊也沒去別處,徑直來到後山的桃園,桃樹粗細不一,桃子卻均有乒乓球大小,桃身發青、桃尖微紅,看著就不怎麽甜;他左看看、右看看,選了個稍稍大些的摘了下來,在衣服上蹭了蹭,咬了一大口,自語道;“味道還不錯”。說完拿出袋子,足足摘了小半袋。
果然如青須子所言,摘完桃子不見回轉,反而挑中桃林中間最大的一株桃樹,樹大葉密、但卻隻是枝繁葉茂,不曾見得開花,也不曾見得結果,常年如此。
也沒見方澊怎麽費力,便已經爬上樹杈之上,將裝桃的袋子掛在小枝丫上,然後平躺在樹杈上,從這流光的樹杈皮可以看出,他肯定沒少來。
方澊左手拿桃右手拿書,邊看邊吃甚是愜意,一副好道童模樣,隻是仔細看來才發現,他手中不是什麽道家典籍,而是一本雜記。
他常年讀各家經典不輟,觀其形卻不得其法,明其意卻不得其道;十幾年下來,各家典籍背的滾瓜爛熟,師父口中的道絲毫未見;卻誤打誤撞修成兩儀體,每每提起,師父總是說他狗屎運。
轉眼已是正午,刺眼的陽光穿過細密的桃樹葉,照在他身上,反而格外舒服,妖四月已經過去,空氣中的日精月華已經開始消散,佛家的信仰之力卻無處不在,絲絲縷縷的進入身體,消融苦練的法力。
方澊自然也不例外,隻是他是佛道兩儀體,在煎熬四月之後,再次感覺到法力飛速的增長,在歲歲輪回中,他早已習慣這種感覺,混不在意,全沒發現在縷縷信仰之力進入體內時夾雜著絲絲消散的日精月華,而且並未出現妖佛之力消融的跡象。
他依然還如剛才那般看書,再次伸出左手向袋內抓去,一邊抓還一邊思量;“這桃子好吃,一會兒給師傅帶兩個回去!”
可一伸手,桃卻沒抓到,起身轉頭,隻見袋子裏早已空了,哎呀一聲,翻身坐起。
起身後卻看見在他頭頂處,一堆茂密的樹葉之間,一顆桃子掛在枝頭,心中甚奇;這老桃樹不知活了多少年,不曾見的開花,也不曾見得結果,今天竟然在枝頭掛了一個果子,他爬近細看,桃子還不小,而且時過正午,山中的霧氣早已不見,但這個桃子周邊卻霧氣繚繞,似有霞光外放。
方澊想不明白,便不再多想,伸手欲摘,可在手指剛剛觸摸到桃身時,霞光萬丈,晃的他睜不開眼,霎那間,又感覺飛沙走石,鬥轉星移,好似整個天地都在變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