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擇主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運起指化、假形二法,化為一縷青煙從朱果根部的那條裂縫飄了進去。
穿過裂縫,發現山石背後果然另有玄機,環顧四周,卻大失所望,一個五米見方的山洞,洞頂三五顆夜明珠還發著微微亮光,正前方一張石床,石床之上盤坐著一具枯骨,不知死了多少年了,床邊散落著一把漆黑古劍,劍身上隱隱可見血紋流轉,一個黑咕隆咚的煙鬥和一塊極不規則的彩色石頭。
青須子走過去,對床上枯骨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拿起長劍和煙鬥仔細端詳,按雜記類中的神兵錄所述,仔細辨別,黑色古劍堪堪達到五階,算是一件仙器,可是除了鋒利,隻勉強有個大小如意的功能,劍身上銘刻著兩個小字,白澤,似乎是古劍的名字;煙鬥雖隻是一柄五階仙兵,但鬥中存天下奇門煙霞氣霧,戰鬥時向敵人灑出,倒有些奇效,神兵錄奇門篇中似乎有記載,名喚煙雲金鬥。
這兩樣東西雖不是什麽神兵利器,也不是一般人能隨手得到的,特別是煙雲金鬥,倒像是給文太量身定製一般,能大大提升他施法速度和攻擊範圍,收齊兩樣兵器,心中思量,若是文太表現不錯,可以把兩樣東西都送他防身。
拿起最後一件五彩石頭,發現此物入手頗為沉重,仔細辨認竟然是件七階仙器,隻是作用卻是讓他苦笑連連,這個彩色石頭名叫壓陣石,經常作為仙陣陣眼存在,品階雖高,卻容易煉製,且無絲毫攻擊作用,沒有仙器該有的威能。
得到三件寶物,青須子心情頗佳,隻是心中的疑惑一點沒少,單憑這三樣東西,可養育不出一顆朱果,這朱果到底是怎麽生長的?再次仔細向周圍探看,發現土中泛有細細金光,將地麵映襯的流光溢彩,原來是地麵上每隔十多公分就有一粒金色圓珠,整個地麵不下百粒,準備挖出來看看,可是手指剛一接觸,圓珠便如流光般飄散在空氣之中。
看到這一幕,青須子心中恍然大悟,不由的大呼可惜,這個是金沙呀!據記載,金沙乃是信仰之力所凝,萬人的虔誠信仰方可凝得一粒金沙,萬粒金沙開一朵金花,萬朵金花方可結一粒金丹砂;金沙有多種妙用,放於身邊可寧神靜氣,降低心魔幹擾;置於空氣中,則可匯聚周邊靈氣,有聚靈陣的效果;放於兵器丹藥之中,也可大大增加靈性和藥性;更重要的它是佛界修煉的本源,隨著佛界的壯大,它也因此成為了仙界中的硬通貨,是交易買賣中的不二之選。這朱果之所以能茁壯成長,全靠這百粒金沙吸納天地靈氣所致,曆經千年這金沙早已損耗殆盡,一粒也沒能留下。
青須子雖然略有遺憾,但他一貫清風朗月,除了徒弟和修煉,萬事不縈懷,一捧金沙,沒了也就沒了。隻在臨走之前,對床上的枯骨拜了三拜,心中默念;“雖不知前輩是誰,但晚輩既拿了您的東西,也算跟前輩有緣,您若有遺願,晚輩自當遵行,既然沒有,晚輩就將您入土為安,願前輩早日往生極樂。
將枯骨就地埋了,也算還了一份人情。
當下啟程回山,青須子回到山中時,已是第二天清晨,一時興起,按下雲頭,徒步而行,見禽飛獸走,白虎躍澗、見彩光穿林、晨露沾衣;走的興起,不免大聲喝唱,摸向腰間的葫蘆,入手卻是空空如也,心中一痛,又想起丟失的徒弟。
就在此時,一聲猿啼打斷他的哀思,向聲音來處望去,隻見一隻猿猴手抓一枚靈果,從一處山崖跌落,青須子來不及不多想,大手一揮,將跌落的猿猴托起,緩緩放在地上,繼續前行。
終於行到洞前緩坡,卻見道路被阻,數十隻飛禽走獸將洞口圍得水泄不通,這些飛禽走獸在洞口之外,或躺或坐,無一不是手捧嘴銜各種靈果,。
青須子初時詫異,細細一想,便已明白,這是來給自己獻靈果的,其中不乏剛剛上山時看到的各種鳥獸。
青須子也未驚動他們,從他們頭頂一掠而過,落入洞中,見文太尚還賴床未醒,叫醒文太,細細一問,始知這些飛禽走獸,這幾個月天天如此,心中感動,讓文太上前收了靈果,將獸群召集起來,自己隨後就到。
文太領命,出去召集獸群,青須子感覺精神不濟,在洞內打坐了半個時辰,稍作休整後,向洞口走去,洞口獸群排列整齊,各種飛禽走獸,足足坐滿了半個緩坡。
近前的靈獸淨是些龐然大物,數米至十數米不等,細細一數,竟有數十隻之多,且品類不同,最前的是一頭大白牛,站定洞口之處,也是身形最大的,後麵是一隻黑色大蟒,一隻金色大鵬鳥,再後麵三隻並列而坐,左側黃皮獅子、中間金色赤目猴子,右側一隻灰色獼猴,看年齡尚未成年,還是隻小猴,正是自己路上順手救得的那隻,當時隻覺小猴頑皮,沒想到卻是為了自己采摘靈果,差點枉送性命。
青須子細細觀之,發現獸群基本都含有些上古血脈,受天地靈氣蘊養,頗有靈性,能明白些道法大意,卻終究靈智未開,未經教化,隻是沒有修為的野獸。
青須子感念它們一片赤誠找尋靈果之心,深覺與之有緣,下決心賜些造化,遂在洞口席地而坐,將八九玄功的地煞篇一一道來,從什麽是道,如何去領悟道之境界,到如何修煉法力,麵麵俱到,聲音雖不大,但經他娓娓道來,卻能準確的傳到每一隻獸的耳朵裏;傳道授業無日月,這一講就是三天。
聽到公子講道,文太也找了位置坐了下來,它是上古靈獸,天生悟性過人,聽得如癡如醉,但是靈獸中這三天堅持下來的就不多了,有的因為悟性太差,有的不耐久坐,也有不少因為難耐腹中饑餓,中途離去,也有不少新的靈獸慕名而來,群獸均不吵不鬧,安靜聆聽。
三天過去,青須子將道之本源及道法基礎淺淺講完,本想再講些地煞篇中的神通手段,贈與獸群防身,但轉念一想,獸性難馴,自己行蹤不定,且還要尋找徒弟方澊,不可能常居於此,不能教化群獸,教些修煉長生之法足矣,若再教多了神通手段,過於放任,難免為禍一方;倒不如將此事暫緩,等徒弟找回,再細細思量。
想罷,青須子起身,站定身形,看著下方還在入定中的眾獸,心中自語;“暫且緣盡於此,能領悟多少,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反手一揮,空中留下四個大字“緣盡、自去”,自回到洞內,繼續修煉不提。
眾獸陸續醒來,看見空中留下的四個大字,均心下不舍,有的與洞口徘徊良久,不忍離去、也有的抬眼一觀便轉身而去,隻將這段恩情記在心中,且待來日;文太是其中修為最高的,入定時間自然最長,別的野獸靈智未開,基本不到半日就都醒轉,文太卻足足坐定三日,醒來後看到四字,心中焦急惶然,抬腿就往洞中跑去。
文太快速飛奔,短短的一段距離,他卻覺得格外漫長,心中思緒萬千,聽到青須子講道,越發覺得對方法力高深,自己雖為上古異種,天生靈體,壽三百餘載,卻終究有個盡頭,更何況自己即將步入暮年,若是無法成仙,也隻剩大幾十年好活。
若是跟著公子,不隻前途可期,更重要的是公子心性純善,自己曾對他心懷歹意,事後他卻毫無芥蒂,教授仙法,指點修煉均不藏私,真正光明磊落之人,又想到自己身為上古異種,卻實力低微,又因為身懷迷幻之氣,常常遭人算計,這兩百多年來謹小慎微,受人欺辱,好幾次險些丟掉性命;萬千想法到最後隻越發堅定了要死心塌地跟著青須子的信念。
文太進入洞內,見四下無人,以為青須子早已離去,心下不由的一慌,忽聽得洞內深處傳來響聲,也來不及稟報,急急飛奔而去,這是他第一次在沒有獲得批準得情況下進去,可是此刻他已顧不得那麽多,隻想快點見到青須子,穿過長長的甬道,見青須子盤膝端坐在蒲團之上,滿心的歡喜,“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縱使被責罰也不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