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與地鬥其樂無窮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說是村子,其實和部落差不多。洪荒大地生存環境惡劣,自三皇五帝以來,人類努力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有了五穀六畜。雖然能夠解決一部分人類的溫飽,但大部分還是要靠打獵才能維持生計,所以村鎮部落不能太大不然不能保證溫飽;但亦不能太小,否則將會受到猛獸的攻擊。
連落所在的村子有數百人之多,已經算是很大的莊子了,而且所在的位置亦是靠近大山,故村中青狀較多,生活還算穩定。至於連落這個外來戶,到現在沒弄明白自己這個書生的身份倒底從何而來,而且絲毫無人懷疑。要知道這個時代能夠識字的人無一不是貴族,書生的身份確實很好的地為連落提供了一件外衣,所以他在村子裏的威望絲毫不比村眾長老低。
目前村中情況雖然不好但亦不能算太差,不過連落既然生存在這個村子,便要盡量改變他們現在的居住情況,或者說他想稍微推動一下人類文明進程。以現在的技術和生存環境,雖然青磚綠瓦是不可能,但用石頭壘著城牆還是可以的,這樣不但能夠減少被猛獸襲擊的情況,將來還能減少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威脅。
人類的曆史從來就是一部戰爭史,軒轅一統天下不但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篇章,同時也打開了戰爭的魔盒,夏禹的家天下,更是讓華夏大地陷入了征戰和平的循環怪圈。
所以連落一開口村中長老便同意了,不過以現在的生存環境,想要大興土木並不現實,雖然現在人類的身體是後世的幾倍十幾倍,但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他們身上留下太多的暗傷,故而很多人在壯年時期便早早死去。但連落亦不會明目的幫助他們,鬥米恩鬥升仇的道理連落自是不會忘記,所以在改變他們生存環境的同時還用不停的鞭策他們。
比如以教育的名義改變一下教學環境,等到眾人見到大石頭建築好處後,相信他們會自己改變一切。這其中連落還要暗中給這些人調理一下身體。或者為他們提供一條鍛煉身體的途徑。不過以連落的境界,即便是隨便扔出來的東西,在修煉界也是搶手的東西。
這樣的功法雖然不是修真,但是可以改變人類的體質,練到深處哪怕是仙人也不是不能抗衡,人,妖,巫大戰時人族不就出現了一位武祖,憑借九塊石碑上的功法打的巫妖兩族潰敗千裏。最後若不是太一帝俊出手,人類的情況或許會逆轉。現在村子裏有了這些功法自是會大大的提高他們的生存幾率,不過這其中需要很長時間,不然僅憑一座學院便能讓這些人雪上加霜。一座村鎮下來恐怕連落會成為這些人眼中的暴君。
所以連落在改善這些人生存環境的同時還要保證這些人的溫飽問題,雖然連落揮手間可以解決所有人的生存問題,但這樣對人類的進化不利,而且他也沒有辦法解決物種進化的問題,即便是通常所食用的五穀雜糧和飼養的六畜。
“五穀”,五穀這一名詞在當初創造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麽,沒有留下記載來。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解釋,是漢朝人寫的。漢人和漢以後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隻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穀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穀裏麵,比較合理。從另一方麵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穀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麵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於後一種說法。故此漢人和漢以後的人對五穀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兩種說法結合起來,就得出了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作物。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作品)裏。
五穀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
《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 鄭玄 注:“五穀,麻、黍、稷、麥、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 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楚辭·大招》:“五穀六仞。” 王逸 注:“五穀,稻、稷、麥、豆,麻也。”《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 王冰 注:“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蘇悉地羯羅經》卷中:“五穀謂大麥、小麥、稻穀、大豆、胡麻。”後以五穀為穀物的通稱,不一定限於五種。
五穀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穀的不解情緣。五穀糧食畫是五穀文化的最高藝術體現,是五穀文化的藝術寫照。
《漢書·地理誌》:“民有五畜,山多麋鹿”[唐]顏師古注:“五畜:牛、羊、豕、犬、雞。”如果沒有馬,則稱“五畜”。《靈樞經》:“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六畜”一詞,今天仍活在人們口頭上,有雲:“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六畜在傳統文化中一般泛指家畜,除了馬、牛、羊、豬、狗、雞六種家畜外,還包括駱駝、驢、鴨、鵝等家畜家禽。中國的六畜可以分為兩組:馬、牛、羊和豬、狗、雞。馬、牛、羊為草食動物,多見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與遊牧生活方式關係更密切;豬、狗、雞為雜食動物,常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定居農業生產方式相關。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漸齊備,表明東方定居農業文化與西來遊牧文化的混合。馬是遊牧文化的標誌,從青銅時代開始成為顯貴的家畜;豬是東亞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家畜,是定居農業文化的象征。六畜概念始見於春秋戰國時代文獻。
現在人類的主糧便是大豆,稷,黍。即便是後世作為主食的小麥,也是到了戰國後期才開始了大規模的種植,而秦國便是憑借用之不盡糧食才一統天下。所以現在人類的主食,除了肉食,其他一切還是原生態。
連落考慮是不是先把石磨弄出來,即便沒有麵粉,先把大豆的副產品弄出來也不錯。要是還等到漢朝淮南王劉安這位煉丹家把豆腐弄出來,那要多難受。而且豆腐是綠色健康食品。時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曆史,深受我國人民、周邊各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發展至今,已品種齊全,花樣繁多,俱有風味獨特,製作工藝簡單食用方便的特點。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生攝生、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比起現在簡單道發指的飲食,實在是了不起的改變。
至於是否改變人類的種植模式,這並不是連落要考慮事情。相信好的事物不用連落出手,自會有人推廣開來。
“老爺,要是讓天上那些神仙知道你在做這些事情,豈不是有損您的威嚴。”瑤姬看著在哪裏擺弄石磨的連落笑道。
連落朝麵前的石磨吹了一口氣,石磨便無人的轉了起來,然後連落才笑著說道:“修仙修仙,得先有人然後才能有仙,如果這洪荒大地要是連人都沒有了,你說這修仙還有什麽用。而且世間大道三千,哪怕最普通的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所謂的修煉並不是躲在洞天福地便能夠修成大道的,隻有上體天心,下體人心才能夠明白自己的道路。”
“即便如此也不用到這人世間吧,仙凡兩別難道還有什麽秘密不成?”瑤姬疑惑道。
連落搖頭不語,現在洪荒大地先天之氣充足,天道彰顯,修煉之人很容易領悟天道,即便不入紅塵也能達到大羅金仙之境,隻是再想進步幾乎不可能。而且現如今的修士大多並非凡人,所以凡人在他們眼中隻不過是利用的工具而已,他們的死活根本不被放在眼中。正是如此廣成子等人才會在人皇之戰中大肆殺戮人族士兵,並且逼迫九黎等人族遠走邊荒。卻不知正是他們這種視凡人為螻蟻的漠視,導致他們劫氣纏身從而引發封神大劫。
經曆封神之戰後,天地大變先天靈氣盡失,損失慘重的仙神無法恢複元氣,這才不得不重視人族,為了留下傳承眾仙神紛紛現身,才有了春秋戰國是的百花齊放,萬家爭鳴。而人族也掀開了繁花似錦,燦如皓月的文化文明。隻不過現在眾仙神都在考慮功德之事,根本沒有把紅塵煉心之事放在心上,隻有等到天地巨變之後才會有人體悟到。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