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極少年
字數:4226 加入書籤
清晨,乾山半腰上的一幢別墅的院子裏,花繁葉茂.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晨練.隻見他太極拳式綿綿不斷,一招一式收放自如,太極拳仿佛是行雲流水,一招一式帶著空靈之感,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尤其是他身體微微下蹲,左右手連連劃圓,每一次都劃出一個圓滿的太極圓,粘勁兒十足,力量內斂,表麵上簡單,卻有無窮奧妙.這少年名叫楊翔,今年十五歲,從少就跟著爺爺打太極拳.到如今已有十幾年了.楊家的先祖是一代太極宗師楊露蟬,是以楊家的人多少都會些太極.可自從楊露蟬之後就沒有出太極大家.不知道是楊家的後人沒有天賦,還是拳術精義沒有傳下來,但畢竟先人創造的,傳承老祖宗的東西是國人的傳統.況且對於強人健體還是大有好處的.爺爺七十多歲了仍然是身康體健,步履輕快,平日裏行走,就算是年輕人也不見的強過他.
楊翔隻覺這今比平日裏多一份空靈之感,就仿佛自已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體內是乎有一絲絲氣流隨著自已的動作流轉;那種感覺真是說不出來的舒暢.
楊愛國站在一旁看著孫子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點頭微笑,自語道:“這孩子很有悟性,象他這種境界自已可是到了四十出頭才有.”
當楊翔收功時,楊愛國道:“翔翔,不錯,不錯,沒有想到你這麽快就到這種境界了,要知道爺爺我可是練到了四十歲才有你這樣的境界.感覺怎麽樣,說說.”
“爺爺,我覺得今天比往日更加流暢,仿佛我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有一種空靈的感覺.”
“法道自然,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隻是平日裏人們忙於生計,那有時間,或者是靜下心來感悟這些,這們總是得到了些,又失去些多.比如說為了追求更多的物質,把山給砍禿了,把水搞黑了,到處都是白色拉圾,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生存環境卻變差了,各種各樣的疾病隨之而來,癌症,三高,腦出血等,這些病在以前是很少見的,可如今的人又有幾個不是這病就是那病的.不知到是得到了還是失去了.唉.人老了就是話多,來來來,與爺爺推幾手,看看你的進展有多大?”爺爺感慨地道
爺孫二人來來往往推了幾十下,爺爺楊愛國道:”好!好!好!看來你已深得太極三味,竟練出了出內勁,照這樣下去說不定我楊家又會出一位太極大師.”
楊愛國高興極了,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想把家傳的絕學發揚光大,可自已練了幾十年,拳術已是爐火純青了,可就是不曾練出內勁,他都快要失望了認為這輩子都練不出內勁了.不想老了老了竟練出來了.這才明白自已太著相了,忘了太極的本意就是法道自然.正因為自已看來無望了,不再強求,而是順其自然,沒想到還就練出了內力.可謂是’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因為他練出了內力,所以在與楊翔推手的過程中感到了他手上的內勁.
“爺爺您說剛才那就是內勁,難道說這世界上真得有內功不成?”楊翔驚喜地問.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世上在確是有內功的,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練成的,一要天賦,二要機緣,三要法門.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拳種中一個重要的拳係,雖然由於練習者的領悟不同,形成了風格不同的各種流派,但都遵從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虛實等理論及中醫經絡、元氣論等學說及王宗嶽《太極拳論》的理論,成為一種內外兼修的拳術,在防身技擊、養生健身、袪病防衰、修身奍性等方麵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推崇和熱愛。
如太極拳分傳統太極和現代太極兩種。現代太極是把太極拳當成養生健身、袪病防衰,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那些公園裏的老頭老太練的就是。太極內功不易被人們理解,而且,一旦心懷不軌的人掌握了就會做壞事,基於此,大麵積普及太極拳時,許多太極拳老師都會自覺不自覺地保留一些不傳之秘。例如當年,楊式太極拳呈前啟下的代表人物是楊澄甫,他在廣泛傳授太極拳之前,其父楊健侯就告戒他隻能傳架子不能傳內功心法。於是,他定型的楊式太極拳就成為現在為人們廣為熟知的太極拳——並最終成為國家體委編創24式簡化太極拳的藍本。
有人認為楊澄甫定型的楊式太極拳架子就是楊式太極拳的全部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也不了解當年楊露蟬三下陳家溝學拳的艱辛曆程—-辛辛苦苦學來的“太極拳門裏的”的內功哪能輕易向外傳授呢
這就涉及了太極拳另一條發展脈絡傳統太極:傳統太極是以防身技擊,以拳悟道為最高目的一種方法。傳統太極是一門內家功夫,講究內外兼修。一是靜功,即相對靜止的內功修煉;二是動功,就是世人皆知的太極拳。兩者的關係,張三豐總結為:“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相濟,動靜相間,始成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
是以內功心法的傳承體係就成了傳統太極的關鍵所在。但要得到內功心法談何容易啊!據老爺子說當年楊氏太極的規矩是:弟子叩頭師正式入門之後,須經多年考察。拳法基礎紮實,用法熟練,人品高尚,方可傳授內功心法。按楊門規矩,“心法不傳六耳“,必須閉門單獨傳授,學得心法之後,不可隨便泄漏。
所謂心法,是內氣內勁運行之路線。心法未能貫通,則所用之勁仍為腰腿勁,尚非純正內勁。楊家素有心法不得妄傳妄議之規定,練習之中各種爭論,僅局限於拳拳法、用法,尚不能涉及心法。太極拳乃內家拳法,是一門卓越的武術,楊家素有“出手見紅“之說。一代宗師楊澄甫“出手一丈八“,因此折服武林群雄。休練心法與否,那是有天壤之別啊!因此楊家內功心法更是不傳之秘醫!
楊氏太極拳有八十八式,現在已很少見,因難度大要求高,招數多,所以練的人很少。因為一般人都是練簡化的二十四,三十六式。楊氏太極拳講究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鬆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我給你的那些書看完沒有?”
“爺爺,您給我的<經洛學>,<中醫基礎>,我看完了,隻是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從小的時候,楊愛國就有意無意地給他講中醫知識,到了初二竟然送了他一本<經洛學>一本<中醫基礎>,要他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楊翔的爺爺和外公都是醫生,其父是做醫藥公司的,在耳熏目染之下對醫學遠比同齡的孩子喜歡的多,並且在爺爺和外公的調教下嚴然成了一個小醫生,一般的小病小痛還真是不在話下,每當節假****總是到外公家幫外公行醫,打個針,抓個藥什麽的.還時常與外公上山采藥.在九龍寨村民們親切地稱他為小醫生.
“嗯,給你看那些書的目的是讓你熟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運用了樸素唯物論,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組了理論體係.這些與內功心法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內功心法就是建立在中醫理論之上的.之前之所以說這世界上沒有內功,那是怕你胡思亂想出了差子,也有讓你順其自之意.沒想到你的天賦和悟性這麽高,竟然以拳悟道,了不的啊.但你也不要指望我給你內功心法,因為我也沒有,我們一家雖是楊氏家族一脈,但卻不是嫡係一脈.隻有八十八式拳法,並無內功法門.但你也不必氣綏,也不要強求,順其自就是,假以時日就會水到渠成.待到時機成熟時可按氣血運行的路徑試著運行.你應該知道氣血運行順序把.?”
“當然記得,不就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六陰六陽,不就是六脈嗎,金庸大大對中醫還真花了不少時間吧?要不然怎能寫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
爺孫倆正說著,卻傳來一個悅耳的聲音:”爸,翔翔,吃早飯了.”
不遠處站著一位風姿綽約的美婦,她就是楊翔的媽媽吳玉潔.說起吳玉潔那可是在乾城市有名的美人.他老公是乾城市著名的企業家,她是乾城大學的教授,夫妻二人時常出席一些公眾活動.
“奶奶,爸.早上好.“來到餐廳,看見奶奶和父親,楊翔親切地叫喚.
“好!快去洗手,吃早飯.”奶奶滿臉慈祥,看著孫子樂嗬嗬地.
“嗯,就要中考了,有把握嗎?”父親放下手中的報紙道.
“放心吧,你兒子可是縱天英才,過目不忘.那一次讓你們失望過.”
“這孩子.”奶奶溺愛地用指抵了一下楊翔的額頭.
好溫馨,好一個和諧的五口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