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練功

字數:240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楊翔和李淑婷遊玩了頤和園,熱戀中的人總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有了楊翔的滋潤,李淑婷的臉色更加紅潤了,一天到晚笑語不斷。

    星期一的清早,楊翔又來到了平日裏練功的樟樹林。肖榮軒早就練開了。

    “楊翔,這兩天怎沒來,功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可不能有絲毫倦怠哦。”

    “這兩天有些事要做,雖來沒來,不過功夫倒也不曾落下。”

    “那就好,那就好。你那天搶救病人的視頻我看到了,很好,真給咱中醫長臉啊!如今沒有多少人看重中醫了,反倒是國外有所發展,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語氣即有對楊翔的滿意,也有對中醫現狀的無奈。

    楊翔在樹林中打了兩遍太極,隻覺得比之經前更加順暢如意,體內的真氣隨著招式流動循環的經絡中,好不舒暢。隻覺自已溶入了大自然,。看似若不輕重的一招一式莫不蘊藏著能量。

    楊翔感受動了身體裏的能量,想試一試,於是一掌擊在一棵一人環抱的大樹上,並沒有發出巨大的聲響,卻隻見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讓一旁觀看的肖榮軒心中駭然,一沒有想到楊這麽小的年紀居然練出了暗勁。這分明就是內家功夫嘛。

    “楊翔,沒想到這才幾日未見,你的功夫又上了一台階。看來楊家又要出一位太極宗師了。”肖榮軒練了幾十年的太極,本身又是學中醫的,知道每一門功夫其實都有相應的呼吸之法與之匹配。年長日久練出內功來並不是不可能的,當然並不是人人都能練出內功,這需要天份和悟性,否則就是你知道了方法也不一定就能練出內力。一旦練出內力,不但力量增大數倍,內力就是真氣還有養生治病之功。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種樸素的認識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基本概念。

    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

    氣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營養物質來維持,人體必需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包括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穀精微之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所以,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人體的氣,從整體上說,是由腎中精氣、脾胃運化而來的水穀精氣和肺吸入的清氣所組成,在腎、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下所生成,並充沛於全身而無處不到,但具體地說,人體的氣又是多種多樣的。由於其主要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的不同,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之分。元氣元氣又稱為“原氣“、“真氣“,為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與腎中精氣所化生。元氣生成後,通過三焦而流行分布於全身,內至髒腑,外達腠理肌膚,作用於機體的各個部分。)主要生理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髒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機體的元氣充沛,則各髒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機體的體質就強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調,或因久病耗傷,就會形成元氣虛衰而產生多種病變。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氣”其實可以理為能量。氣功就是如何運用身體裏的能量,人體的能量其實是很大的,隻是沒有表現出來,或者說是不知道怎麽運用,而氣功就是何如運用人體潛能的一種方法,一量撐握了如何運用潛能,其力量要比平常大出數倍。人在危險的時候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做到平時無法做到的事,這就是人體潛能的激發。

    楊翔也很驚訝自已的力量,難道是這些日子與李淑婷歡好的結果。楊翔所想的還真是如此,獨陽不生,孤陰不長,隻有陰平陽秘才符萬物生長之道。先前楊翔作為童子身加之天份和悟性都是上佳,才練出了內力,可隨著日子增長,其進展極其緩慢,身邊雙無人指點,他還以為內功就是這樣子的呢,當下也不在意,順其自然。自從和李淑婷有了性愛,發現體內的真氣歡快了許多,丹田之中的真氣越來越厚實。楊翔隱隱有些明白這是陰陽相濟的結果。

    今於正是十五月圓之際,月色溶溶,楊翔向往演常一樣來到宿舍天台上,盤座,練起吐納來。真氣遊走在經絡中,四周的空氣以楊翔的身體為中心形成了旋渦,空氣中的靈氣隨著真氣的運行一絲絲的滲入身體,溶入運行的真氣中,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遊於泥丸,旋複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

    一個小時後,楊翔收功,悄然回到寢室鑽進被子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