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遊山玩水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轉眼已是四年過去了。李淑婷四年學業已經完成,與同學們照了畢業照,之後又是聚餐,大家灑淚相別,雖說如今的交通和通訊都很發達,但想見不知是在何時,三五年,又或者是一二十年。那時的他們都已成家立業。
李淑婷畢業了,楊翔的碩士也畢業了。好多醫院相留,楊翔都一一婉辭了。他相回家鄉,他家與相愛的人在一起。
香樟園留給了百合,要帶的東西並不多。打包後全放在了車的後廂,除了後備廂,就連後坐也放滿了東西。好在隻有二個人。
二人先是來到了泉城濟南,停留了一天,之後泰山,青島,河南雲台山,開封,洛陽,然後來到了湖北武當山。楊翔早就想到武當一遊了,可是總老江湖成行。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麵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占地麵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1]
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開創武當派,並影響至今。在中國武林中向來就有北尊少林,南重武當之說。少林寺,楊翔到過。對太極拳深有體會的楊翔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的。
把車停行在山下的賓館,先參觀武當竹博士健康生活館,然後乘觀光車至瓊台遊金頂,徒步下山遊朝天宮、黃龍洞、榔梅祠、南岩宮,宿烏鴉嶺。楊翔和李淑婷二人在武當山上遊玩了五天,累了就歇,有賓館就住賓館;沒有,二人就露營。太和宮、紫霄宮、逍遙穀、太子坡、磨針井、玄嶽門、還在武當新區太極劇場觀看《天下武當》演出。
聽說琴人穀的風景很美,裏麵有一個叫琴劍逍人的攜妻帶子隱居在此,他的家人作漢服,嚴然是世外高人的樣子,這個琴劍逍人還是武當鬆溪派第十三代傳人。這琴劍逍人精於琴道、茶道、鬆溪內家拳、香道。每天或是上山挖藥,或是談琴練劍,肆意瀟灑,快意人生。沒想到,在武當山琴人穀,就住著這樣的隱士,過著隱士的農耕生活。這樣的雅人當然要去拜訪一翻。
琴人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後山西神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鬆濤聲遠,曲徑通幽。走進琴人穀,四麵環山,土質的農舍,竹籬圍繞著菜地,像是回歸了最自然原始的生活狀態。讓有很自然地就想起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古風古意,山林隱居,總有一種隔離塵世的詩情畫意和風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讓人不問世態炎涼,是非曲直,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原來這地方就叫全真觀村,是道家全真觀遺址。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遠遠看去,兩棵巨大蒼翠欲滴的楓樹下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來回跑著,象是在追蝴蝶。另一個身著青色漢服的長發男子正在掃地,動作是那麽的輕盈與愜意,倒不象是在幹活,而是在亨受。他的身後就是一幢土房子的。
“果然是世外高人!”楊翔感慨道。
木門上的匾額寫著琴人穀。門上還有‘私人住宅,非請勿入’八個小字。
楊翔舉手敲門。正在院中追逐蝴蝶的小孩聞聲跑了過來。隻見他一身衣,一串長長的念珠垂到了小腹,小腦代光溜溜的,分明就是個小和尚能嘛。
赤腳麻鞋,一襲白衣
唇紅齒白,憨態可掬
“好可愛的小和尚能。”對眼前的小孩李淑婷喜歡極了。
“阿姨,我不是小和尚,我叫吳曌羿墨.”小家夥倒是不怕生,口齒十分的淅。
本已進屋的琴劍逍人與妻子聞言出了屋,隻見兒子正在與一對壁人說話。好靚麗的一對金童玉女,男的風神俊秀,女的清麗脫俗。自已在社會上行走多年,還從未見過如眼前這般的人兒。
“二位貴客,裏麵請。”對於這樣的人兒,很少有人不喜歡的。
“那就打擾了,賢伉儷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縱情山水,躬耕田園,隱士們的農耕生活。雖沒有大起大落的經曆,沒有轟轟烈烈的人生,日子平淡如山間的一泓清泉,但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是讓人羨慕啊。”看著眼前身著漢服的夫妻。暗道貌岸然好地對神仙眷侶。
主人家很熱情,帶著楊翔二人四處看了看,土房墨瓦,桌椅板凳桶盆全是木頭做的,很難看到現代東西。抬眼處就是滿目蒼翠,群山連綿。柴夥做的飯菜就是香,菜是自家種的,米也是自家種的。自耕自食。雖說是粗茶淡飯,卻清香可口。
琴劍逍人一家的收入除了自已種糧種菜外,主要是製作古琴出售以及收弟子。當然客人吃飯會費也是一部分收入。
吃飯期間就有弟子陸續地趕來。先是問候師會,然後就各自在大樹下擺放好琴,等待琴劍逍的夫妻的出現。
看著同樣是漢服的十幾個少年,恍惚間,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
作為武當鬆溪派第十三代傳人,道家的學問和功夫是不可少的。琴後就是練武了,琴劍講究的是文武雙修。他手持青峰劍,練的丹派武當劍法。
嬌健的身姿,步態輕盈流暢,以神為先,全憑神意,神足而道成,神、劍、身三者合一。劍路時長時短,式而精,奇巧善變,無花招舞姿與重複之式。長衣飄蕩,猶如神仙中人。看得楊翔心況神怡。
“好!以神為先,全憑神意,神足而道成,神、劍、身三者合一。劍路時長時短,式而精,奇巧善變,無花招舞姿與重複之式。堪為武林瑰寶、國術精粹。開眼了,真是開眼了。”看著琴劍逍人叫功,楊翔不禁大聲叫好。
“原來楊兄弟還是位武術大家。”琴劍逍人有些意外地道。因為當今社會人們東於亨受,很少有年輕人練武了。能說的出這翻話的人武學造詣不低。
“我從小隨爺爺練術極,多少有點心得,那裏稱得上武術大家。”楊翔謙遜笑道。
琴劍逍人笑道:“太極,我武當也有太極拳,我也會,楊兄弟,即然這樣,你不如露兩手,咱們交流交流。”
“那我就班門弄斧了。”琴劍逍人潛心修道,肯定有自已的心的,如此難得的機會,楊翔當然不會錯過。
楊翔實緩緩來到中間,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
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麵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確正是太極拳的起手式。
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左圈右圈,一個圓圈跟著一個圓圈,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正圈、斜圈,一個個太極圓圈發出,有如自去行空,一個圓圈未完,第二個圓圈已生。
但見楊翔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術極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糊裏糊顯明,楊翔已得太極三昧。一帝觀看的琴劍逍人精呆了,他還從未見過有人把太極拳打得這麽精妙的,更何況眼前這人還這麽年輕。
“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用意不用力,太極圓轉,無使斷絕。一招一式,節節貫串,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猶如行雲流水,瀟灑無比。”琴劍逍人自語道。
琴劍夫人極一幹弟子更是看的眼瞪口呆。琴劍夫婦極力留楊翔和李淑婷在家中住了兩天,一來是教那些學生,二來是相互交流心得,楊翔從琴劍逍人那裏也學到了不少東西,讓他的太極拳百尺杆頭更進一步。而李淑婷和雙琴姐成了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