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癲癇症

字數:3974   加入書籤

A+A-


    飯後,眾人聊天,大家的年紀相差並是不太大,倒也談得來。

    突然,鄧紫玉雙目些斜視。她連忙起身道:“對不起,我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楊翔你能陪我回房間嗎?”

    “紫玉,你沒事吧?”楊露關心地問。

    “沒事,老毛病了,吃藥就會好。謝謝露姐。”鄧紫玉感受到楊露的真誠,心中倍感溫曖。

    她本來就是找自已看病的,楊翔當然義不容辭了。來到鄧紫玉的房間,她已經開始有些手腳不利了,打開藥瓶蓋的手抖的厲害。

    幾片藥下去,她才慢慢好轉。楊翔看到瓶子上丙戊酸鈉片,結全她的症狀,基本上能確定她得的是癲癇症。

    癲癇症又稱羊癲瘋。它本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症狀,癲癇就是腦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產生的現象,一般人的印象中,癲癇發作時,病人一定會意識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其實不盡然。癲癇發作,會因放電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發作症狀。可以表現為運動、感覺、意識、精神等多方麵的功能障礙。

    她有這種病,難怪她不敢去醫院,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切都在大眾的眼皮低下。若是讓人知道紅得發紫的她有癲癇症,那對她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是她不能接受的。她家在北京能量很大,請了不少的名醫,有西醫,也有中醫。除了在發病時服用丙戊酸鈉片緩解症狀外,並沒有明顯的效果。作為知情人之一的王俊基向她推薦了楊翔。鄧紫玉也沒報多大的希望,隻當是給自已放個假。

    楊翔讓她張開嘴伸出舌頭。舌質紅,苔薄黃,在給她把脈的時候,發現脈沉細。

    “紫玉姐,你得的是癲癇症也叫羊癲瘋。此為素體虧虛,致髒腑虛損,痰濁內生而不化,伏痰內隱,遇誘因而激發,痰擾風動則抽搐。西醫認為,癲癇是一種大腦神經元細胞異常過度放電而引起的一次性,反複發作的腦功能障礙。這種異常放電病人感覺不到,別人也看不出來,但可以通過腦電圖記錄下來。癲癇發作的特點是突發性及反複發作性,以一次性的抽搐(俗稱抽風)或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臨床發作可以多種多樣。古代中國對癲癇病早有認識:《黃帝內經》中對癲癇二字有過確切的定義,“癲”即癲狂,表示發作時的意識障礙。”

    “你說得不錯,我就是得的癲癇症。北京醫院和第一軍醫院都是這個診斷。”想不到他還真是有兩下子。鄧紫玉對他多少有了點信心。

    “紫玉姐,你家可有這種病原體的家族史?”楊翔問道。

    “沒有,京城的專家早就問過了,不論是和父親這邊,還是母親那邊都有沒有人得過這種病。”鄧紫玉肯定地說。

    “哦,我是中醫,就從中醫的角度給你說說這種病的病因病機。癲癇症中醫認為,腦為至清至粹至純之腑,為真氣所聚,維係經絡,協調內外,以主元神。腦清則神識清明,主持有度;腦為髓海,水穀精微及腎精所藏。清靈之髒腑喜靜謐而惡動擾,易虛易實,是故神傷竅閉為其病理基礎。清竅被擾.元神失控,神機散亂,則昏仆抽搐;髓海不充,元神失養,腦神乏機,致恍惚不安,目光呆滯等。

    心藏神,腎藏精主髓,脾運中焦,肝主疏泄而調暢氣機,可見腦與心、肝、腎、脾諸髒功能相關。

    先天因素命門伏邪,或由於父母稟賦或孕產調養不當,胎氣受損,或者髒氣不平,或者氣機逆亂,髒腑功能失調。脾腎虛而生痰,肝氣旺而生風。

    痰濁內生飲食不節,過食醇酒肥甘,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或氣鬱化火,火邪煉津成痰,積痰內伏,一遇誘因,痰濁或隨氣逆,或因火炎,或隨風動,蒙蔽心神清竅,發為癇證,故有“無痰不作癇”說。不潔飲食,蟲阻腦竅,因蟲而致風動,也是引發癇證之因。

    七情失調主要責之於驚恐。突受大驚大恐,造成氣機逆亂,進而損傷髒腑,肝腎受損,則致陰不斂陽而生痰生風。脾胃受損。我問一下,伯母在懷孕的時候有沒有受到過什驚嚇?”楊翔說著說著突然了一句。

    “這和我的病有關係嗎?”鄧紫玉不明白這和自已的病有何關係。

    “胎兒在母腹中時,孕母突然受到驚嚇,引起氣機升降紊亂,導致肝腎精血虧損,引起胎兒發育異常,出生後就有可能出現此病症狀。”

    “啊!是這樣啊。我得打電話問問我媽?”鄧紫玉說著就撥通了母親的電話。

    “媽,你在懷我的時候有沒有受到驚嚇?”

    “小玉,你怎麽突然問起這事?”正在家中休息的張義鳳不明白女兒為什麽有此一問。

    “倒底有沒有啊?醫生說這可能是我發病的原因!”見母親沒回答,鄧紫玉追問。

    “還真是有那麽一回事。那年我和你爸還在四川榮昌縣工作,在我懷你九個月的一天晚上,突然打起了電閃雷鳴,雷聲好象就在頭頂,院子中的一顆大槐樹都被閃電給燒去了一半,當時你爸加夜班去了,就媽一個人在屋裏,媽媽從小就怕打雷了。於是媽受了驚嚇,還差點流產,在醫院中住了媽些日了才好了過來。莫非就是那時候落下了病根。”張義鳳想到二十六前年的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至今仍感觀到害怕。

    “楊翔,還真讓你給說對了。我媽在懷我的時候確實蠅受到了驚嚇。你能知道病因,那就是說也能治好了?”鄧紫玉對楊翔的信心又多了幾分。

    “針炙加藥物還是有八成有把握的,不過肯定要花很長的一段時,我要根據你的病情針炙和下藥,你知道我要上班,不可能離開醫院太久。”

    “沒事,我有的是時間,我就在乾城住下。還可以隨便遊玩一下你們這裏的風景。”這病折磨了她很多年,如今竟然碰到一個能治好她的人,她那裏還會錯過,如今地位,金錢,她都不缺。有的是時間治病。況且她已喜歡上這裏了。

    中醫治療效果較好的藥物是礞石滾痰散,該藥物在清朝時期曾為朝廷秘方用於治療清朝末期皇室成員的癲癇和精神疾病,後經當時注明中醫加以新藥配伍,治療癲癇的有效率很高。後來清政府被推翻,礞石滾痰散的藥方隻有山東膠東半島一中醫有記載,此方在建國後治愈過很多癲癇患者,那個姓張的大夫也曾轟動一時,後經**********,此中醫被打成“****”至農村務農。

    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魂寶。人們對中醫藥的治療愈來愈迫切,根據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辨證和辨病相結合。傳統用藥與現代中藥研究相結合。在西醫的檢查基礎上,準確的診斷出疾病的類型,發作症狀,然後進行辯證的治療。根據病症的輕重和療法的深淺,正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初期發病,正氣未衰,痰濁不重,故發作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如果反複發作,正氣漸衰,痰濁不化,愈發愈頻,是正氣更衰,互為因果,其病也漸重,在治療上,宜分標本虛實、頻繁發作時,以標為主,著重豁痰順氣、熄風開竅定癇。平時以治本為重,宜健脾化痰、補益肝腎,養心安神為輔助治療。

    在數千年的臨床發展中,中醫藥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療體係,建立了中醫藥靜心安癇劑治療癲癇的辯證原則,消除病因、平降逆氣、醒腦開竅、熄風定痙,穩定腦神以控製發作。調整髒腑、脈絡、氣血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更顯示出醫藥在治療癲癇重突出的優勢。

    楊翔已基本確定鄧紫玉的症狀為痰濁阻竅,肝風內動之抽搐。此為素體虧虛,致髒腑虛損,痰濁內生而不化,伏痰內隱,遇誘因而激發,痰擾風動則抽搐。

    治法,豁痰開竅,息風止痙。方開:人工牛黃30克,琥珀30克,僵蠶30克,鉤藤30克,蟬蛻25克,菖蒲20克,遠誌30克,鬱金20克,天麻30克,全蠍20克,膽南星20克,天竺黃20克,茯苓30克,路路通30克,珍珠母60克,龍骨30克,柴胡15克,法半夏20克,陳皮15克。一付共研成細末,每次五克,每日兩次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