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邊境小村(二)
字數:2675 加入書籤
桌子隻留下屯長和楊翔謝詩語.謝詩語叫屯長妻子也來吃,她卻說自己病了,不能吃肉。
村民對於屯裏一下子來了七個軍人都很好奇,大人、小孩都聚來了,或站或坐在一旁,並不與楊翔實他們坐在一起。
屯長阮富貴見狀不好意思地道“因為我們屯太偏遠,所以平時幹部下鄉也很少到這裏來,偶爾有個別外來的人就是那個收電費的,我們這些縣裏來的人算是大幹部了。”
沒多久,村民見楊翔他們很好說話,慢慢地膽子也大了起來,不時有村民上前交談幾句。其中一位婦人哭泣道,她家的房屋在2003年修築邊防巡邏公路時被拆了,至今仍未能建起來,讓楊翔他們去看一下,關心關心,幫她向上反映情況。又有一個老婦人過來拉著楊翔的手說,他家兒子殘疾,媳婦又呆傻,說著說著,竟泣不成聲。
這當兒又有許多人湊了上來,不一會兒,楊翔他們的身邊圍了好多人,好象村裏所有在家的人都來了。他們都要求上門去看他們家的情況,說他們家這個苦、那個難,一定讓楊翔給幫幫忙。此時,楊感覺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壓迫著他,胸中憋著一股氣讓我想吐也吐不出來,他感覺到全村人都真的把他們當成他們救星。似乎他們每個人都在說:“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們給盼來了”。楊翔隻好跟他們一家一家的走,各家自有各家的苦,有的說家裏人口多不夠住,有的說家裏窮孩子讀不起書,有的說沒錢治病……說得言真真、意切切,同時還向楊翔投來焦渴的目光,仿佛楊翔就是他們的救星。
楊翔實幾個隻是個小兵,對於他們的情況很同情,但他們並沒有多大能力去幫助他們,不,應該還是能幫到他們的,至少楊翔實的醫術就可以幫到他們。因為這裏實在是太貪偏僻,太貧窮了,好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有病在身,小病挨著,大病也無錢去治。
飯後,楊翔先給屯長的妻子治病。她的病其實就是風濕,一開始不在意,後來又沒有錢,一來二去的就這麽耽擱下來,小病變大病,輕病變重病,以至於如今連行走都很困難了。家中一下子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勞動力,原本就結拘的家庭就雪上加霜了。風濕並是不一兩天就能治好的,楊翔先給她針炙,然後又開了方子,當然是中藥。風濕這病還是中藥更好。
因楊翔為了讓她的病好得更快些,在給她舒通經絡時用了真氣,因此屯長妻子的臉上比相前多了一絲絲紅潤。原本就對年紀輕輕的楊翔沒報多大希望的村民們,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要他看病。楊翔是來都有不拒,一直忙到天黑才看完。
第二天,楊翔安排田家寶和江子華進城買藥。
“阮大叔,你安排一腿腳利索的人陪我的兩士兵去城裏買藥。田家寶,回來的時候租一輛車,越野的。我這張卡上有點錢,按我開的藥方買。另外再買些吃食回來。”楊翔實說著把銀聯卡在田家寶手中。楊翔根據每一個人的病情開的藥方,短的一個月,長的有一年,全屯下來就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象屯子妻長就是開的一年的藥,一副二十來元,一天一副,一年就得365副,要7000多元。總之這次楊翔至少要花去三萬多。可楊翔覺得值,因此一點也不心疼。
在田家寶他們出發後,楊翔也在阮富貴的引導下考察起隴昔屯。
這裏並沒有什麽值得開發的礦產,也沒有值得開發的風景。象那些大眾的作物也值不了多少錢,況且在家的多是些老弱病殘,想種也種不了多少,唯一什得開發的隻有藥材。通過調查在隴昔屯有幾樣藥材很適合種植,價格也比較高,況且不好象穀類作物那打藥施肥,當然除草是免不了的,相比穀類作物來說勞動強度小多了。何況並不占用農田。這樣算下來一畝收入五六千還是可能的。當然得種出來有人買。而楊翔家就是開藥廠的,這對楊翔來說還真不成問題,唯一不足之處就是有點遠有點偏。但好在這幾種藥材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能種植的。就算貴一點也無所謂,他畢竟幫助了很多人,做企業也要有社會責任心不是,況且並不會虧。何樂而不為?
楊翔把自已的想法給阮富貴說了,阮富貴激動的得的了,直誇楊翔是上天派到他們屯裏的天使。
田家寶買了很多的肉及其他食物,晚上,屯裏象過年一樣熱鬧。阮富貴對村民們說了種植藥材的事,大夥確的有了盼頭,一個個高興地給楊翔他們敬酒。
第三天上午8點,早飯後,楊翔他們離開了這個村子。走在這路上,楊翔一行步履蹣跚而緩慢,因為他們身上背負的東西太重太重,全村人的希望與夢想都壓在他們身上,使他們喘不過氣了。他們知道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但村民那殷切的目光卻是楊翔他們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的,那焦渴急切的話語也總回蕩在他們的耳邊。他們中的江子華也是農村出生的對於農村的的貧苦與艱辛他是深有體會的,因此他的感觀受更深。
“頭,還是你能。”江子華道的眼睛有點紅。
“是啊,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想不到咱們國家還有這麽貧窮落後的地方。”謝詩語眼睛有些紅紅的,女人嘛總是感觀性的。
田家寶,李溪染,向文軍趙宏軒等人也紛紛發言。
楊翔雖然家境很好,從小也沒有吃過多少苦,但他是見過困難戶的,但還沒見過這麽困難的村子和村民。見大家都有這麽心願他當然是同意和支持的。
“好,眾人拾材火焰高。咱們回去合計合計,弄個章程。在網上發一些照片,給隴昔屯幕捐。否則,僅憑我們幾個的力量是不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