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白玉入凡俗 何去何從

字數:4710   加入書籤

A+A-


    李治(唐高宗),字為善,嗯好名字。登基之初,因為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在加上前文的老陳(陳碩真)大閨女搗亂,高宗就把太宗時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秉承了太宗崇儉,虛心納諫的賢德,也說過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如果有事不利於老百姓的應該講的更加細致,要是還不能說明白就書寫下來呈上給我。還經常從各地刺史那,也就是地方檢察官,了解民間百姓疾苦。

    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人口也是持續增長,貞觀十三年的三百萬戶,到了永徽三年就發展到了三百八十萬戶。要知道隋末大亂,隻剩下了約兩百萬戶。建唐之後還要平定內亂,對抗外敵。

    永徽元年,高侃擒車鼻可汗,平定漠北。

    顯慶二年,平定西突厥。隨後,顯慶五年,破百濟。

    唐總章元年八月。唐軍破平壤,滅亡高句麗。

    唐代版圖在李治統治前期達到鼎盛。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大概1300萬平方公裏,(具體多大我也算不來),高宗也很會用人,在位34年,成就永徽之治。

    具體曆史想了解的,百度啊,我們的故事到了唐上元二年,各地也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有些地方洪澇啊,幹旱啊,天災人禍不斷,收成很不好,糧價也是漲啊,也不知道當時有沒有炒糧團,這李治在宮裏頭疼的都不行了,我們前文可愛的老於,也倒下了,就是前一章喝兒子尿那位啊,哈哈。開玩笑開玩笑。

    一晃二十幾年,就過去了,於家在仙居的生意也是做的不錯了,門麵也擴大了,還有了自己家的山頭,也買了地,給兩個兒子置了房,日子也是過得越來越紅火。於家發家還靠了另一個人········

    當年一大家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開了一個店生意也是冷清的很,老於那段時間也修養了,有一天於小妹出門和娘買菜就碰見了當地一個員外,呂員外,員外見於家雖然開了一家店,生活也是拮據,就四處打聽了一下,知道他們是剛來的外鄉人,非但沒有看不起還幫了於家幾次,訂做一些家具啊,做些工具啊,時間久了,呂員外也看老於人不錯,老實,不管大活小活幹得都好,還幫忙張羅生意,這一來二去的,於家也不好意思,老於就和黃氏商量要不就把小女兒嫁給他吧,呂員外呢,人不錯,當時也就30出頭,為人和善樂善好施,也做些買賣,賺了錢,家裏宅子也大,但是呢就娶了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女兒。

    一說要把於小妹嫁給自己,呂員外起初也是推辭,稱道自己隻是見人不易都幫一把,於小妹有節氣,當場就跪下來“我們就算窮也有誌氣,不能白受您的恩德,我雖然不會琴棋書畫,但是女工刺繡還是可以的…”呂員外呢也是忠厚之人連忙扶起來,小妹當年才十五六,水靈靈的,很是可人,要說一般人早要了嘿,但呂員外隻說了“那好吧,你且跟著我,我呢也不碰你,但我家裏已有妻室,還有倆個女兒和你差不多大,比你小幾歲,日後受了氣,你還回來。”

    小妹又跪下來,“既然跟了員外,就算當牛做馬也願意。”

    呂員外忙說“好,好孩子…”

    就這樣小妹跟了呂員外,起初呂員外還真不碰她,小妹在呂家也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和員外的倆女兒也是玩的很好,大老婆呢也沒怎麽在意,小丫頭片子。一晃三年了,小妹也沒有子嗣,家裏家外也是閑言瑣語,小妹呢也是勤快孩子,一天到晚忙上忙下,雖然說過來作妾,也沒把自己當主人,整天伺候呂員外,和他的大老婆丁氏,也是恭恭敬敬,後來就連丁氏也勸老呂,“你這人,人家都過來三年了也不碰,她娘家人都急了,這閨女也大了,你還指望她嫁給誰去。”

    老呂也是無奈,沒想到於小妹推門就進來了,咕咚就跪下了,“老爺,我嫁過來雖然沒有八抬大轎,明媒正娶,但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

    說著就從袖子裏摸出來一把剪刀,指著脖子,“老爺要是今天不與我同房,我就自盡於此。”(你看人家怎樣,我就不客氣了,哈哈哈)

    話以至此,老呂就算怎樣也罷了,這樣才與小妹同了房,沒想到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個兒子,於呂兩家跟上各自大喜,老呂也是高興,補上聘禮,明媒正娶了於二妹。於二妹也是從新回到於家。這才真正與呂家結親,呂員外也是打小就跟家裏做生意,在鎮上人脈廣的很,還在顯慶年間中過秀才,有了呂家的支持,於家也越來越好。

    小妹再回家中梳妝打扮,等於是再嫁一次,上一次隻是說了就送過去了。

    那天晚上,黃氏拿來了一塊玉佩,遞給了小妹,握著小妹的手,這眼淚就下來了,也是心疼女兒,就說,“家裏當初也沒什麽,把你許配給呂員外,讓你受苦了,這是你爹幾年前在山上撿的,成色很是不錯,現在家裏也是剛有起色,沒什麽置辦,你哥哥們前幾年也才娶親,本來你爹還不願意,娘,拿出來就給你了…”

    小妹也是眼淚就下來了,接過玉佩上麵就刻著白玉兒,三個字,後麵還刻畫了一隻九尾狐狸,不過已經漸漸淡了,狐狸旁邊,刻了一個小孩模樣,看不清,不過這玉摸去很是溫潤,於小妹看著玉佩眼眶就濕潤了,當年才十五六就離開父母,在員外家,老呂也不碰她,院裏外麵也是閑言瑣語,說什麽的都有啊,小妹很多次晚上都是自己哭,後來也是不把自己當小老婆,拚命的幹活,伺候夫人小姐,和家裏的傭人一樣幹,洗衣做飯,端茶送水,好幾次都想跑回家,心裏知道自己不能回去,這麽回去自己還算什麽呀。短短幾年手裏都有繭子了

    那晚母女二人聊了一夜…

    白玉就隨著於小妹進了呂家…

    回到今天,臨了臨了,老於不行了啊~二個兒子啊,兒媳婦黃氏啊都圍著老於,黃氏握著老於的手就說“沒事的,沒事的,會好的,會好的啊。”到了這個時候,更不能刺激老人,(不能一進來就說,啊,老於啊,也不知道你還有幾天啊…),你這麽一說有的老人,腦子還清醒的,一下就心裏鬱結了,可能真沒幾天就嗝屁了,就得往好了說。

    老於也是老實人,隻有做工的時候嚴肅認真,平時也是很善良的,雖然不能像呂員外那樣接濟窮人,但與人相處的都不錯,倆兒媳也是孝順,含著淚都說沒事的,沒事的,老於心裏也是清楚,握著黃氏的手,眼神已經空洞了,無神的看看幾個人,就一直說“小妹呢,小妹呢…”黃氏也說“一會就來了,一會就來了。”古代沒有說娘家出事,媳婦就老是往家跑的,都是家裏出大事,不得不回去的時候,還要和家裏老爺商量。

    呂員外是個好人哪,一聽這事就叫小妹快回去吧

    這邊說著小妹就來了,穿的也是不錯,年紀已經三十幾了,但氣色很好,可能也是勤勞的緣故。頭上擦了根金簪,其實母憑子貴,要是心氣高的,可能就要求正室了,小妹也懂事,當初來就是做小,即使生下兒子也沒有和丁氏爭大,還是規規矩矩,本本分分,生了兒子還和家裏傭人搶活幹呢,在房間裏和呂員外鬧啊,“太無聊了,孩子也大了,一天到晚沒事幹的,你也不多陪陪我啊?”(可能她說得比我委婉)

    慢慢的小妹的兒子也大了,老呂呢把家業也漸漸交給小呂,於小妹呢也是幫兒子打理,也是閑不下來,忙裏忙外,伺候老呂和丁氏,還幫丁氏的倆個女兒找了好婆家,真是賢惠的很。

    一聽爹不行了,什麽事都放下了,幾裏地恨不得跑回來。

    和幾個哥哥嫂嫂打了照麵就來到了老於邊上,咕咚就跪下了,“爹,我來晚了…”這說著眼淚就要下來了。

    這老於也是頓時有了精神一樣,“別哭!”扶著榻邊就坐起來了,嘿,黃氏和幾個兒子兒媳都愣了,剛才還出的氣多,近的少呢,怎麽一下就打起精神了,剛想問,老於就叫兒子兒媳都出去吧,又招呼走了黃氏。

    看著小妹,握著小妹的手,“小妹啊…”這個聲音還是很沙啞的。“你娘當初給你的玉佩還戴著嗎?”。

    小妹看得這樣還是落淚了,這眼淚都止不住,老於伸出手,微微顫抖,抹去小妹的淚水,“爹,咳咳,沒事,咳咳…那玉佩,我和你娘都沒有說清楚,咳咳…那玉佩竟然娘給你做了嫁妝,咳咳…爹也和你說實話吧…就把我前文寫的和小孩拔河,看片子的事和小妹說了,噔噔噔,越說越起勁啊,特別是說到當年看到王林和白玉兒半夜夫妻生活的橋段,白玉兒身材很好啊,前凸後翹,(怎麽形容啊)很是詳細啊,其實他也沒看全,小孩那小柳給跳過去了。老於說完還感慨呢,自己要是也有那本事,放片子看就好了。

    (古代也沒有什麽避孕措施,老婆一懷孕,你說咋辦?當時可能有圖,嗬嗬,我也不知道啊,沒仔細研究。雖然網上有流傳一些,古代的什麽避孕工具啊,但,你要想想,古代要是人人都避孕措施這麽好,一家哪來這麽多孩子啊,一般都是生到不能生才結束了(?w?),害羞害羞。。。)

    於小妹聽完都愣了,“爹,你好了?!”

    被這麽一說,老於一下子癟了氣了,咳咳,定了定神,又強調“反正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那玉佩丟了,明白了嗎?”

    合著是回光返照啊,(那要是放在現在,我可以讓老於再清醒好些天)小妹連忙點頭“爹,你躺下吧,再歇會。”

    老於說完那話,頭就一下子咯下來了,小妹再摸摸老於鼻息,“爹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