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王倫叫苦【求收藏】
字數:4113 加入書籤
陸謙醒悟自身‘大意’後,便一頭紮進了軍機房中,拉著朱貴、劉唐整宿未眠。卻不知道也是這一夜裏,這梁山山寨上還有一人睜著眼睛熬到天亮。
杜遷傷勢並沒痊愈,可昨夜行動裏,王倫死活將他也塞進了下山的隊伍裏。杜遷本心是不情願去,吊著一條胳膊,他能當個屁用?也就以為是趟打醬油,隨在陸謙身邊混過,卻不想臨近收隊時候,他的心腹突然捧著一支係著絲帛的利箭給他。
杜遷大字不識一籮筐,可他手下心腹卻有那麽個識字的,讀了那絲帛文字後,麵色大驚,就是杜遷本人也呆住了。回山之後甚是沉默,隻吩咐周身幾個心腹閉嘴,再將人打聽王倫近來事,入夜後人就如熱鍋之上的螞蟻,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煎熬的無法入睡。
這便是那無巧不成書。雷橫怕也不會料到,自己向著陸謙軍射去的利箭會被杜遷的心腹撿到。
作為王倫的同鄉,綽號摸著天的杜遷,武藝雖很普通,但卻是真正的梁山元老,在那山寨數百嘍囉裏頗有威望,是王倫掌控山寨的左膀右臂。他和宋萬、朱貴等梁山元老,在原著的英雄大排位之時,位置都相當靠後。但那個時候的梁山可非眼下梁山,此一時彼一時,打晁蓋上山取王倫而代之後,他、宋萬、朱貴的那地位就不斷地被邊緣化。宋江時代英雄大排位時候能混到一個八九十位交椅,而不是真正的墊底,已經難能可貴。
現在的杜遷可是梁山上的真正實權人物,一聲號令,便是與王倫放對,都能拉出幾十鐵杆來。
他聽了這書信上的內容後,第一時間就想拿著書信去尋王倫對質。但心神鎮定下後,他放棄了這一衝動式的舉動,轉而讓嘍囉去打探王倫近日來是否與山下李家有過聯係。結果除他早就知曉的那一次外,近日裏李家人竟真主動派來一人上山,可這人卻被王倫留在後山,隱藏起來,並沒宣告眾人知曉。這麽一看,這絲帛上所書之事,八九是真!
“稟報頭領,杜頭領來訪。”
一夜過去,陸謙精神依舊旺盛。安排好飯菜,邀劉唐、朱貴進餐,忽聽杜遷來訪,甚是意外。忙出去迎杜遷進廳堂,做虛的邀他一齊吃些酒菜,卻不想杜遷無半分客氣,坐下來便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拎起竹筷夾起一塊肥牛肉吞咽。旁邊的朱貴都也驚了,他可是不傻,自看出杜遷的不對來。為杜遷將酒滿上,杜遷酒到碗幹,連飲三碗。
之後嘴巴一抹,懷中的絲帛掏出來往桌麵上一拍,整個人活似千年的積冰,淨向外冒著寒氣。
陸謙、朱貴、劉唐三雙眼睛都瞄向絲帛,就是東屋的潘金蓮都小心的側耳。自她上山寨來後,陸謙就連起刀兵,叫她每每心驚肉跳。縱使陸謙連連得勝,她也膽顫心驚。現在看的杜遷上門來,麵色不好看,也留了兩份心思,隻是她隔得遠聽得不親切。
朱貴放下酒壇,取過絲帛打開看,整個人都是寒毛倒豎,忙把絲帛遞給陸謙。
陸謙看了也是愕然,這王倫剛把統兵職權交給他,怎麽拐過頭來就要跟外人合謀要他腦袋呢?
“這,這……”
大敵當前,內部竟又爆出這等事,老天爺是不讓他好過麽?
“小人昨晚便遣人密探過王頭領,這幾日確實有山下人上來求見。人被那廝隱藏在了後山。”杜遷連對王倫的稱為都變了。
“我杜遷武藝是平常,然這顆心卻斷不做那反複背義之事。王倫這廝冷了兄弟情義,便也休怪我杜遷刀口不識舊人。”
“現我梁山內有禍變,外有官兵圍剿,如利劍懸頸,危在旦夕。杜遷是個不讀書史的人,甚是粗鹵。今日事在藏拙,甘心與虞侯帳下做一小卒,不棄幸甚。”
陸謙心中似驚喜又似忐忑,這梁山頭把交椅,換做他時,他必然欣喜過望。但現在官軍眼看就要到,這時候火並一場,人心不知要亂成怎樣。“休如此說,且先請宋萬兄弟前來再有計議。”
連杜遷都背棄王倫,陸謙不信宋萬知道此事後還會堅貞。
“且此事隻有絲帛佐證,太過輕飄,杜遷兄弟不若差人去把那後山人綁來,做個佐證,屆時真像自明。”陸謙才不會等著王倫設好全套來殺他呢,隻要王倫這鳥人起了壞念頭,今日裏先動手為上就是他的必然選擇。
隻是這事兒必須一錘子夯實,把王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杜遷卻是鐵了心認準王倫已做叛徒,把手一躬:“小弟這就去把那鳥人抓來。”
而沒等杜遷將山下來的信人帶到,宋萬就已先到了陸謙住處。看到絲帛,聽到朱貴所言其上內容和來曆,也是懵了頭,待到回過神來便暴跳如雷,隻要火並了王倫。
這宋萬在原著上與杜遷一般,地位甚尷尬。但作為梁山元老,那卻是鐵心的不做大宋順民的。原著上宋江一味的等招安,見人就說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且一幹朝廷降將聲音愈大,能力高強,些許不願受招安的,或無足輕重,或受兄弟義氣所累,都是從了宋江。
可現在的梁山與那時大有不同,王倫行的也非是宋江那樣的‘為兄弟著想’的招安路線,而是背信棄義的小人之舉。杜遷一夜的煎熬後,都不顧同鄉之情,背棄了王倫。宋萬就更不會死心塌地的追隨王倫了。
“宋萬兄弟且在此稍等。待杜頭領回來,拿得後山那鳥人,是非曲直,一問盡知。屆時,陸某人自不會坐以待斃。非向王倫那廝問個清楚。”
少時。杜遷便領著心腹,捆綁一人歸來。見到堂屋內宋萬也在,提手將那人摔在地上。
“虞侯,這就是那李家之人。打去歲來,我已見過他多此。便是宋萬兄弟也認的他麵。”
宋萬踏前兩步,揪起那人頭發,眼對眼,麵照麵,看的再是親切不過,“杜頭領說的不差,這人就是那李家之仆,小弟也認得。”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小人隻是受主家吩咐上山送信,萬不敢不來。”這人自知小命危矣,死命叩頭。
“想要活命就老實交代,你上山幾日了?你主家是受誰的指使?”
陸謙倒是信這人所說的,送信人不知道信上內容,這很正常。但王倫若是收到書信多日,迄今還不宣講出來,這就不正常了。還有這信是由李家的手來送抵的,難不成知縣知道李家人與梁山的瓜葛?
“宋押司,宋江?”
“黑三郎,及時雨宋公明?”
聽到這信人交代,有位黑麵宋押司的做公人到了李府,之後自己便被遣來了。陸謙與身邊一幹人紛紛叫出聲。
“嗨,一入宮門難在自由。那宋公明在江湖上好大名頭,卻還要受那鳥知縣的驅使。”
“難怪有人示警,怕不就是這位及時雨的手筆……”
杜遷宋萬也好,朱貴劉唐也好,聽了這信人的話,竟是沒一個將宋江往壞處裏想的。
這呼保義宋三郎真好大名頭。陸謙心裏潛意思的認為,此事與那宋黑子必有瓜葛,可現如今這場麵叫他如何開口?沒有真憑實據,那宋江都不需要自證清白,就有的是人來為他清洗了。
山寨一幹頭領,大清早的忽的聚集到陸謙家中,便是有傷在身的杜遷也到了,這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王倫耳朵中。就在他疑惑不解時,後山又傳來杜遷抓走信人的消息,王倫暗叫苦也,可也束手無策!他能做的隻是叫人去把嘍囉們喚過來,但哪裏來得及?杜遷宋萬盡數站在他的對麵,那嘍囉如何調遣的動?
“王頭領,小弟陸謙,協同杜遷、宋萬、朱貴、劉唐等諸兄弟,前來拜見。”
阮氏兄弟持刀上前,一幹頭領在後,陸謙為首,就王倫親近的一二十嘍囉怎麽敢擋?